close

1.注意力經濟的特色
如果我們對文化議題感興趣,甚至將文化與經濟、消費這些特色扣連,走出傳統對藝術品本身的探討後,事實上分析文化經濟產業本身的特殊性,才能真正理解這個市場。
以心理學與傳播為核心,直指媒體等文化產業經濟型態的《注意力經濟》一書,可以在消費特色上,給我們一些啟示。
在媒體裡面,表面上資訊爆炸、應接不暇,事實上如果我們把消費者的因素加進去,才能夠真正理解訊息與消費者的關係。消費者是人,人的注意力有限,一次只能注意少數事情,甚至當他注意一件事,又跟著要開始注意另一件事情時,處理訊息的能力會大幅降低。
另外,注意力也並非如物質一樣毫無變化,而是一個動態。一件事情注意久了,可能產生彈性疲乏,或是,當事情熟練,會產生降低注意力的狀況 。所以,注意力是一個稀有財一樣的東西,有限﹔甚至他還不同於財的概念,它會隨時間而產生變化。
突出注意力經濟的特色原因在於,在古典經濟學中,強調的事實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甚至以貨幣為主的交換價值凌駕實用價值上,這一點在馬克思學說可見一斑﹔到60年代消費社會出現後,消費理論指出,符號價值與意象世界,又再一次顛覆了實用價值原初意義,此後,延伸到現在對生活與美學的追求,於是出現體驗與美學經濟。
注意力經濟的概念,我想可以更精細去處理消費社會議題。為何?因為它不是從符號學出發,而是從人的心理與意識狀態去面對經濟效益,觀點不再只限囿在符號本身,更突出了人的變化性與時間差:人在聚焦與厭倦的心理狀態變化下,更是現在社會上刺激消費品此起彼落的重要原因。
如果把注意力經濟,放到既有的媒體或文化產業內去看。作品之間是有排斥性的,用經濟學的話是具有「機會成本」的替代性。今天,我用以娛樂與消費的時間、經力與金錢是固定,並非無限,當我專注在某個表演、展覽,或書、電影時,意味我犧牲掉其他作品,以及其他類型的娛樂模式。
最明顯例子就是近年來報業的蕭條,原因在於,我們有電子報、電視、網路等,更立即而快速的取代報紙這個數百年的傳統媒介。
在此條件下,一旦當某個作品吸納大多數注意力,而犧牲掉其他作品時,「大眾」的概念焉然成形,這是為何「大眾/小眾」之間始終矛盾的政治關係,更可延伸的,為何20世紀初期與中期會有庸俗化、leveling的疑慮與恐懼,原因在於,知識份子體驗到注意力有限,當大眾文化工業吸納大多數注意時,所謂「藝術」,很可能最後下場跟古埃及文一樣,連埃及人都看不懂。


2.長尾效應的啟示
長尾效應依據的是原本Pareto的模型,並且指出透過網路經濟,原本在右端,長而零碎的產品,可以彼此串聯,不斷累積出新的契機與商機。目前長尾在美國證明已經握有不小的力量,諸如線上租片、音樂下載、圖書出版等領域。
但長尾對大眾小眾市場結盟的啟示,不只來自於出現了有別於80/20理論的模型,更在於,Anderson透過實際例子(不只一個領域)指出,大眾小眾,可以並存在同一個競爭空間下,透過合作取代競爭,創造出雙贏局面。不過要從Anderson內分析出更精確的一點是:當同時賣一個產品時,比如一起賣哈利波特的書,大小眾市場自然處於緊張關係,原因在於,消費者願意消費的資源,以及其注意力並非無限,在有限條件下競爭,自然形成你爭我奪的局面,再加上力量之不對等,諸如出版、通路集團挾低成本與廣通路優勢,小眾自然日益衰退。
回到長尾效應。Anderson的長尾市場,最大啟示其實是給小眾市場思考,小眾劣勢在於分散、產品少而成本高昂,以圖書出版為例,自然難以靠廣通路向出版社議價拿更低折扣,但是小眾的優勢在於:跟Amzon網路書店一樣,他也可以賣大眾書,但由於小眾較屬於類型書店,主題特色強,於是他對特殊類型的作品胃納量會比一般普及型通路專精,簡單說,暢銷書在Wal-Mart或家樂福可以買的到,因為是銷售佳,但是家樂福(或誠品)未必買的到特殊種類的書,因為進貨成本與銷售不成比例,但是卻可以在專賣此一特類的小書店買到。
反過來說,小書店拼一般暢銷書─尤其再將行銷通路、書友會選擇地點等因素納入,自然越來越難以與大書店對抗,唯有積極思考,如何在整個市場上,找到小書店的定位,並在部分地方能與大書店合作並存,一方面能獲得求生之道,另一方面,甚至可以與大書店一起截長補短。
簡單說,並非小書店出來面對長尾,或是大書店再擴大藏書量 ,而是將長尾拓到整個市場上去思考,把市場長尾化,而不是偏向僅大眾,或僅小眾端,讓每個消費者的口味─無論今天想看大眾、明天想看特殊小眾品味,都能夠滿足。
一則是能讓既有品味都並存,二則是既維持市場利益,又能夠維繫住文化多樣性的原則。

3.從何散佈起?
接續上述關於小眾書店的探討。這裡在事實上業界的說法,應該更名為獨立書店─她們並非集團化經營,可能全球只有它這一家,但也就因為這麼特殊而獨立於市場之外,在店主對書的熱誠、認識與顧客互動上,會比一般連鎖書店(我上述稱之為大眾)更深入而密切。
店主,可能自身就是該類型的愛好者、達人。尤其相比於連鎖書店,僱傭工讀生、低廉勞力並施以反覆操作的體力勞動,除壓低成本外,服務者對作品可能一無所知,獨立小眾書店特色更為鮮明。
光這一點就夠突顯出獨立/連鎖書店之別,以及貌似在市場經濟下困頓的獨立書店,立基在哪裡。
讓我們回到潮流之起去探討。
任何一個觀察家、評論者,絕對難以告訴我們「這個一定會流行」的定論,所有都是臆測,因為潮流實在難以推測。所以像《引爆趨勢》的作者開始在紐約大為流行的鞋子例子看來,流行時常令人驚訝,它當然有操作的斧鑿可追尋,但事實上不是說有操作就一定有效果,一切都在未定之天,這也是為何,出版界的人,縱使花了大錢在行銷,還是認為「口耳相傳」的效果最好。
「口耳相傳」,就是獨立書店推銷作品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堅實的特色。
在《暢銷書的故事》,作者透過在美國出版界各式的角色─從作者到發行者等─訪談,發現在美國獨立書店的店主,對她們讀者推薦某類型的新書時,效果最好,原因在於,店主自身就是該類型的最愛好者與深入探討者,再加上,這個愛好者的特色也被支持她們書店的消費者所認可,於是,一旦當某種類型的新書在獨立書店上架時,當店主主動向顧客推薦,就往往會有好的銷售成績。
用社會學的術語說,這是店主透過「象徵權力」(象徵資本與文化資本)的運用,除一再確認其影響權威外,更轉換出經濟資本。
回到最初我們拿連鎖書店特色─低廉的勞工、體力勞動去看,我們只看的到在連鎖書店會用專櫃標出主打書籍,以及高度DIY的特色(如沃爾瑪),很少有店員能向你推薦某類圖書,以及訴說這些書的故事,以及這本新書在整個類型脈絡裡面佔有什麼地位。因為,工讀生無法跟類型博士生比擬。
把這個角色的位置,放到一個散佈過程的研究去看,Everett M. Rogers《創新的擴散》這本書雖然出了40多年,但是厚重的、跨領域的探討,仍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擴散過程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推廣者與早期使用者間的差異。推廣者往往是一個外來者,雖然具有對某個理念或產品高度的認識與推廣熱誠,但經常失敗,原因在於,無法使用被推廣者在地的語言與思維架構去說服她們接受,所以在緬甸推展自來水、南韓推展節育政策等,立意良善卻慘遭失敗。
反觀,若能夠掌握住早期使用者,尤其早期使用者裡面,具「意見領袖」特徵者,只要她們認可,並且願意幫助散佈,事情便可變的事半功倍,甚至,當累積到一定數量,突破了引爆點時,群體還會自然擴散出去,形成風潮與強制力。所以M. Rogers認為,最成功的擴散過程,就是群體自己再生、自發性的擴散,而不是推廣者刻意為之。
回到獨立書店或小眾的例子,店主可以這麼順利的推展出某類型的新書,原因就在於上述推廣者抓住了「意見領袖」型的早期採用者,她們的威力不是連鎖書店設計精美卻無言的專櫃可比擬。相對的,當某類型書乃至於產品,突然開始風行時,也都仰賴這些「意見領袖」型店主不斷推波助瀾,願意上媒體披露、侃侃而談之效─專櫃無法接受訪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