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0年代,在台灣電影界內勢力的消長,給我們在媒體產業很大的警示,縱使,近來如郭台銘等人積極投入華人電影界投資,但近20年來的台片低迷,其背後結構給我們的啟示,應該可以刺激我們去思考一些事情。
80年代中期開始,中影培養出一批新潮流導演,紛紛開始拍攝一些有別於過去70-80年代以武俠、愛情或黑社會為主要題材的電影,混雜著社會紀錄與社會批判,融入商業電影內,意欲刺激台灣電影市場新的契機。但是這樣的混雜或說提升,幾年下來卻漸漸讓台片市場票房日見低迷,反而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1989年侯孝賢打開威尼斯影展之門,一時間刺激了國內影人,乃至於新聞局的興趣,此後,製片部份也不再限於台灣市場競爭,轉向(自然政府背後也有鼓勵)以國際影展為經營目標,同一時間,新聞局為鼓勵電影創作,也開始設立輔導金制度。
這一整個時期,特殊現象是,原本處於產業分工上下游的片商/製片部門,因為不同理念與訴求,開始分裂,甚至對立,製片部門一如上述,以導演為中心,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片商,由於是商人,也是電影拍攝資金來源,自然在商言商,於是也尋求新的製片者,此時,一直保持高度商業性的香港,以及蓬勃的港片,在90年代初期,成為台灣電影的高峰與主力,台灣片商,自然也相中港片,轉而以港製片者為投資對象,諸如龍祥公司。
台灣片商與製片分處不同立場與對象,但仍共處於台灣電影場域,於是因為不再合作、理念不同、甚至利益衝突等因素,甚至開始敵對。輔導金施行後,原本只給予製片者創作資金來源用,但後來台灣片商因為電影市場日益蕭條,也開始動輔導金的腦筋,到90年代中期之後,新聞局的輔導金會議成了戰場,片商與製片、影評人吵成一團,為的就是總額1億元出頭的輔導金,最後,以部分轉給片商申請,妥協此次爭議。
同一時期,更值得注意的是,好萊塢八大片商在台灣的崛起,以及對台灣壓倒性的勝利。若將台灣電影市場視為是一個整體,則填充內容者,若有一方衰敗,相對的市場就會被另一方接收,80-90年代台片被港片接受就是一個例子,更早,在70年代以前,正當台灣電影興盛時期,香港剛好顛倒,粵語片勢衰,全都是國語片的天下。
90年代中期,香港商業影人,鑒於回歸中國前途未卜,大多存著「撈一票」的心態,於是模仿、競逐、削價競爭的事件此起彼落,港片品質大壞,花錢的觀眾自然看的出來。台灣市場,又出現空缺現象,再加上,好萊塢八大片商,早就以大成本製作、特效、聳動題材,更重要加上緊密的宣傳手法,很快就壓倒華語片。90年代初期,華洋片約在1:1的方式瓜分市場,到90年代最後,華片根本不是好萊塢八大公司的對手。
1997年,華納威秀在信義計畫區開幕,當時,當地還是相當荒涼,在先前成立的新光三越,營收不如預期,現在的101當時也還沒蓋,NYNY也沒蓋。華納威秀打著影城加賣場的方式,第一個由美商華納集團投資的特色與操作手法,很快吸引台灣人觀影習慣。但更重要的是諭示:「外資大舉入侵」時代來臨─華納公司既是製片與投資公司,又能透過與澳洲威秀合作,打通映演通路事業。從上由一直吃光下游。此後,諸如微風廣場、國賓、京華城等新設立影城者,都有外資身影在背後,反觀過去在西門町幾個重點戲院,卻一家家倒閉。
美商八大公司,能在90年代快速崛起,另一項原因,也跟台灣新聞局數年內開放拷貝數、螢幕放映數有關。在80年代以前,對電影拷貝數和放映數有嚴格限制,像南韓,跟台灣一樣也嚴格限制,縱使市場全被好萊塢併吞,仍堅持要保護國片。不過台灣不敵美國貿易與外交壓力,很快屈服於美商八大的要求,連年不斷大幅開放,現,幾乎無特殊保護政策,反觀韓國,有所謂電影協會,至今都行螢幕保護制度,97年政府開始重視大企業投資電影後,電影業立刻蓬勃。

90年代台灣片商,還有一個值得探討的是,藝術與小型影展的崛起。當時,鑒於大市場拼不過好萊塢,只好轉進以歐洲藝術電影為開發市場,諸如春暉絕色影展,是當時辦的最成功的之一,也蔚為話題,甚至還在西門町設立絕色影城,以及絕色影展。
此類影展票房當然難以與好萊塢大片一片的票房相比,但是他具有的社會意義是,凝聚了不想看好萊塢片,但是對電影,或是對藝術電影感興趣者的口味。現在,這些小型影展或許不再,但是另類觀影人口的凝聚,已經完成,她們或許會轉進如金馬影展等,但是並非因為絕色消失,就跟著消失。
21世紀後,片商、製片為了生存,開始謀求新的策略。路線分作幾個:一個是進中國,一個是進美國。進中國者,就是結合台灣經驗、香港技術與大陸人力,拍攝華人電影﹔進美國者,就是正面與美商八大合作,起初,美商也包持姑且一試的心態,但沒想到大舉獲勝,最出名例子就是李安的「臥虎藏龍」,由台灣影人串聯美商一起合作,不過「臥虎藏龍」表面風光,捧紅李安與章子怡,但內裡卻是不平等條約,美商相較於其他大片極少,約1000萬美金(其他大片有上億美元者),而且票房收入要由美商囊括大部分收益。
「臥虎藏龍」的成功,刺激美國開始思考新的題材與中國熱,除章子怡紅了之外,中國導演是最大受惠者,進來如英雄等片。
另一個,轉進華人電影者,類似台灣與香港進行同盟。香港電影在97低迷之後,也開始積極尋找出路,題材與拍攝方法上有所革新,現在港片內中國/台灣身影影不少,在好萊塢片充斥台灣電影市場時,偶會有華語片的突出、單兵的表現。
另外還有一股就是,經營很久的紀錄片、實驗電影,它未必是一個市場,但是仍不斷默默培養人才。

不過扼要回顧整個電影市場(我沒想到說這麼多),最主要是突顯一個問題。血淚與碰撞的市場經驗,台灣電影過去一直被認為,現在已經谷底,沒想到卻成為與遠趴下的狀況,究竟結構原因在哪?
我個人認為,是大小眾市場並未分流,藝術與商業並未找到各自的觀眾,建立清楚各自地位,在「大珠小珠落玉盤」下,諸如創作者也被要求市場能力,或是傷人被要求藝術口味下,自然亂了套,也彼此因為無法立即理解彼此,造成仇視、資源不斷消耗,很弔軌的是,原本應該分工合作的彼此,成為分工敵視。
分流、認清定位、理解各自的長短處,接下來藉著這些面向,尋找各自合作與發展的空間,台灣電影會不會不需要走這麼多冤枉路呢?
現在,似乎一邊走中國、一邊走美國,暫時地找到一個平衡點,尤其走美國,難保中國熱衰退後,資金又成為問題(但是台灣觀眾還是會攜家帶眷的去看夢工廠或迪士尼的動畫),整體,台灣乃至於亞洲市場並未在電影建立起真正的合作與製作體系。
嚴格說來,就光看台灣,電影產業的產業化體系仍不健全。縱使,台灣有電影系、影評人、製片、片商、固定票房、影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