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最大條的新聞該是這個,雖然昨天晚上已經傳出;
中時大幅裁減員工,是相當震撼媒體的消息,現在電視台上很多名嘴,多出自中時報系,小弟看了一下各新聞報導的方向(聯合篇幅好像很大),大多從經營、勞工權去看,但是這個消息,對文化產業有何意義?
新聞是有稍微提到,我們歸結為:
1.跨產業投資失利。三中的轉投資(超級星光大到炒作媒體正是三中),兩中失利,包括中時本身其實也不太好,其實聯合、蘋果應該沒這麼大幅度的轉投資,所以玩得大、敗的大;想起轉投資,小弟還想起誠品,怎麼覺得誠品就是不倒翁,收掉幾個店而已?
2.傳統媒體力量大幅衰減。下面消息談到:廣告量大減的問題,最近動腦應該特刊快出了,小弟下次也弄本看看去年報紙媒體廣告量消長狀況,我記得前年,只有蘋果獲利,其他全垮。也無怪這些大報要開始轉型蘋果化,但是蘋果已經佔據市場,怎麼轉?數年前黎志英登台被罵到臭頭,但這位香港商人,總統大選前卻開始成為政論節目的座上賓,反而這些菁英辦報不是中晚倒閉、就是中時裁員?
3.報紙定位。中時今天發佈的新聞稿說,他們要轉為菁英報,還要去蕪存菁,意思是,過去這麼大篇幅,大多都是垃圾囉?小弟記得2002年肥佬黎要挺進台灣時,時報係(包括其他既有報紙)大加撻伐,認為墮落台灣新聞,但是今天翻翻中時、翻翻聯合這些大報,怎麼都蘋果化了,比如,社會新聞增多,圖片增多?意思是,台灣人其實水準都很低,你們報紙稿錯方向?還是中時並未掌握住自己確實的客群,一見蘋果的大眾化,就想要跟進?還有,中天在新聞界的水準如何?有比其他新聞好嗎?也是可以思索的,現在很多新聞台每天都在等蘋果、壹傳媒發稿,然後跟進,這是台灣媒體的水準。

=========
中時大幅減張裁員 發行人請辭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6/19 07:20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將近五十八年歷史的中國時報,昨天宣布大裁員,中時員工指出,裁員幅度將近五成,約五、六百人。中時也將由現在的十三大張,縮為十大張,取消地方版,改版最快八月上市。


中國時報發行人周盛淵昨天中午拜會中時工會,下午召集主管開會,傍晚即發布電子信給全社同仁,宣布裁員、減張等決定。周盛淵並為此劇變而請辭。


對於裁員人數,中時社長林聖芬表示還待商議。他說,中時下一步將是先定位,決定版位方向後,才會開始談人力配備,預定七月才會確定該有多少人離開,離退案絕對會符合法律,甚至優於法律規範。


中時昨天在內部流傳的「人事精簡」案信件指出,九月一日起,每日印製張數調整為上限十大張,取消C落地方版;八月卅一日前,各單位以現有編制之二分之一為精簡目標;至七月七日,編輯部將根據所確定版面,初步決定離退同仁名單,即日起受理同仁申請優離優退。


周盛淵在信中表示,整個報業結構和廣告市場的持續衰退,紙價和原物料的飛漲,都使中時赤字持續擴大。高層經過兩個月研商,由中時董事長余建新提出「菁英報」想法,鎖定高社經地位、高教育程度、高所得收入、高度國際觀的各界意見領袖,但仍是綜合性報紙。


周盛淵引用聖嚴法師說法,「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他自己也將伴隨離退同仁離去。


中時晚間也發表聲明指出,「中時有鑑於台灣媒體生態的變化,包括各種免費、即時資訊的充斥」,決定「重新定位報紙屬性,與既有媒體區隔」。聲明中說,時報媒體集團「旗下兩家電視公司與中時電子報已經能夠提供即時、影像新聞」,中國時報未來將提供更有深度的訊息與意見,以強化報導的權威性與影響力。


消息人士指出,中時今年原本已設全年虧損額,結果還沒到年中就已達到該數額,許多人早不看好,中時內部也早盛傳將朝小型「質報」邁進,只是沒想到終於來臨。許多中時記者在採訪新聞時臨時得知消息,也都震驚不已。


民國卅九年由創辦人余紀忠成立《徵信新聞》,後來更名為《徵信新聞報》,民國五十七年更名《中國時報》。中時集團近年積極對外擴充,旗下包括電視台及旅遊等公司。

=====
中時希以兩個月為期 致力完成所有重新定位
 更新日期:2008/06/19 00:06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十八日電)中國時報今天宣布將裁員、減張,轉型「菁英報」,中時晚間發布說明強調,根據規劃,中時將透過屬性重新定位,進行較大幅度版面檢討,配合人員編制檢討調整,希能以兩個月為期,致力完成所有的重新定位、組織再造等流程,期以嶄新的面貌儘速再出發。


中國時報晚間發表的說明如下:


「中國時報有鑑於台灣媒體生態環境的變化,包括各種及時、免費資訊的充斥,以及紙張、原料等生產成本的增漲,再加上受經濟不景氣影響,導致對媒體的廣告總投放量萎縮,決定重新定位報紙的屬性,與既有媒體做區隔,以菁英報的型態再出發。


中國時報一向以報導內容的品質、權威、公信,得到廣大讀者的肯定和喜愛。但無所不包的訊息內容反而成為讀者的訊息負擔與資源的浪費,因此做為時報媒體集團的主要成員,旗下兩家電視公司與中時電子報已經能夠提供即時、影像新聞,中國時報的報導內容去蕪存菁,提供更有深度、更有見地的訊息與意見,以強化報導的權威性與提升影響力,毋寧是符合時報媒體集團分工體系與朝永續發展的負責做法。


根據規劃,中國時報將透過屬性的重新定位,進行較大幅度的版面檢討,並配合新的版面規劃調整人員編制,另外報社的業務、印刷、行政等相關部門,也將配合進行人員編制的檢討調整,希望能以兩個月為期,致力完成所有的重新定位、組織再造等流程,期以嶄新的面貌儘速再出發。至於經檢討必須離開工作崗位者,也將依循現有相關法規,給予優離優退的照顧。」970618

======
中國時報將裁員近600人 大幅減張 工會、記協不平
NOW今日新聞 更新日期:2008/06/18 23:21 本報訊
 
擁有60年歷史、近1200名員工的中國時報,今天(18日)驚傳8月將裁員5、600人,引起各界關注,社長林聖芬晚間6時出面說明表示,因應媒體環境改變,中國時報將從綜合性報紙轉型為菁英報路線,7月中將公布減張、裁員方案;未來時報媒體集團的中時、電視台、電子報等各有不同分工定位,可滿足不同分眾需求。中時工會將於20日下午召開臨時理監事會,討論因應之道。


中時發行人周盛淵也發給員工一封信,表示報業和廣告市場持續衰退,紙價、原物料飛漲,中時整體營收徒勞無功,未能改善經營實績,他將自請處分並為這次劇烈改變的政策負責。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晚間也發表聲明,嚴正譴責中時集團不尊重媒體工作者的勞動權。


林聖芬表示,謝謝大家的關心,中國時報將「再出發」,把目前的綜合性報紙轉型為「菁英報」路線,去蕪存菁,成為更有格調、更有影響力的報紙,中時去年底和今年都曾推出「台灣希望」專題報導,此類深度、前瞻的報導,是努力方向。至於中時是否要減為10張,林聖芬說,張數未定案,也許9張、12張都不一定,張數確定後,再決定人事調整數量。


他說,現在媒體變化快,很多資訊可以從電視、網路取得,報紙要調整角色;另一原因是台灣近年媒體生態環境有很大變化,媒體呈現過度競爭狀況,使得媒體的維持相當困難。


林聖芬說,中時歷史悠久,內容獲得普遍肯定,發行也維持一定水平,但台灣近年因經濟不景氣,媒體都面臨廣告收入銳減壓力,中時勇敢面對這種狀況,如果再下去無謂的浪費,反而是不負責任的態度,裁員是「不得已的手段」,希望外界不要聚焦裁員,而是中時要「再出發」。他表示,1990年台灣全年的媒體廣告量有1000億元,2006年只剩500億元,媒體卻又增加,這是殘酷的現實,所以中時決定做區隔,改走菁英報路線。


林聖芬強調,時報媒體集團除中時外,還有電視台、電子報等,有不同分工定位,能夠滿足不同分眾需求,中時經重新調整後,會走出應該走的一條路。有媒體追問中視賺錢,為何中時要裁員?林聖芬說,中視是上市公司,財務獨立,而且不是用那邊救濟這邊,中視要對股東負責。


對於外傳中時將在8月完成裁員5、600人,林聖芬說,他無法證實,因為數字不是這麼具體,會再進行估算和整理,希望整個方案越快越好,7月中旬能提出;如果人事要處理,不會一聲令下就說「同仁不用過來了」,會負責任的符合法令,甚至比法令條件更高的照顧方案。至於是否比照中時晚報人事裁撤條件?林聖芬說,該給的一定不會少,整個程序會公平、公正、公開。


對於中時將裁員、減張,員工人心惶惶,有中時員工說,高層明知道財務有問題,還大興土木斥資裝潢,甚至擴大招考地方記者,欺騙社會大眾,工會方面表示,從民國90年裁撤中南部的編輯部、94年中時晚報停刊,到現在宣布將減張、裁員,每次倒楣的都是基層員工,也沒有哪個高層出來負責過,都是官官相護。


對於斥資裝潢一事,林聖芬說,這是兩回事,此舉也是希望給員工更好的工作情境,只是整個大環境實在很不好。


今天中午發行人周盛淵找工會成員開會,表示中時將走菁英報路線,並要減張、裁員,報社高層在下午也曾召開相關會議。中時工會方面指出,中時「優退優離方案」目前內容為除依勞基法規定,一年年資加發一個月薪資外,年資滿5年至24年者,分別加發10%到25%。


周盛淵也以電子信通知社內同仁,內文提到,「以中國時報這一年的實績來看,我們的努力並沒有帶來經營上的改善。雖然我們大幅度的改版,使得讀者結構迅即有了良好改變也提升了報份,但是整個報業和廣告市場上的持續衰退,卻使得我們的營收上顯得徒勞無功。而我們錙銖必較的撙節費用和成本,卻遠不及紙價和原物料的飛漲!再多努力,在面對持續擴大的摰至虧損下,呈現出來的,卻是一種諷刺性的對比和反差。」


「現實的殘酷,在我們所有人的生命中,總會不時出現。雖然「壯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但是我們只要抱持著開闊的心情,坦然面對,就會讓這個歷程順利渡過。法鼓山聖嚴法師教導他的信徒,遭逢困境獲災難時,只要去「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心靈就會真正平安,生活終會雨過天青。這些話,值得我們學習和實踐。」


記協認為,中國時報日前進行地方記者招考,近日有新進人員到職,竟然隨即宣布裁員並取消地方版,有欺騙員工、隱瞞財務之嫌。


記協在聲明中也要求行政院勞委會、台北市勞工局等單位對中時裁員事件追查到底,更應正視媒體老闆無預警惡意關門、裁員的嚴重問題。

 


=====
時報記者:過度投資拖垮報社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6/19 07:20 記者程嘉文、楊芷茜、何定照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驚傳大裁員,估計有五百至六百員工將要丟飯碗。中時工會昨天抨擊,公司若營運不善,應該追究掌握經營方向的高階主管責任,而不是拿無辜的小員工開刀。


中時工會表示,希望能爭取至少比照三年前中時晚報的資遣條件(按勞基法加百分之卅),也要求介入資遣名單協調,除了保障經濟特別弱勢的同仁,也絕對不能大砍基層、高層輕輕放下。


另一方面,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昨天譴責中時裁員事件,認為中時集團不尊重媒體工作者勞動權,要求中時集團公布旗下中時、中視、中天等媒體近年財務狀況供社會各界檢視,在未公布財務狀況前,不應以「財務問題」為由裁員。


記協指出,中時日前才招考地方記者,近日也有新進人員到職,竟隨即宣布裁員並取消地方版,有欺騙員工、隱瞞財務之嫌。記協也要求行政院勞委會、台北市勞工局追查中時裁員事件,並正視媒體老闆無預警惡意關門、裁員的問題。


中時工會指出,發行人周盛淵昨天中午向工會告知裁員的消息:三處印刷廠將關閉一座,撤銷所有地方中心編制,未來不再有分區出刊的地方版,只保留全國版。各單位將在七月七日前,提出人員縮減計畫。時報記者相當憤慨,許多人認為老闆業外投資過多拖垮報社。還有人批評今年初才完成的集團總部整修,就花了兩億兩千萬元。對公司有錢投資中天、中視等電子媒體,偏偏就是沒錢照顧勞工,工會也完全不能接受。


工會常務理事陳文賢批評,從民國九十年裁撤中南部中心開始,加上這一次裁員,幾年來被迫離開報系的同仁將突破三千名。但每次失去工作的人,都不是決策者,把公司搞砸搞爛的人從來不必負責、不承認經營的錯誤,現在還聽說有人要去新政府當官,這些人應該出來面對員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