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討論探究 (37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首先感謝CUKI提供的網頁資料,我轉錄諸如產值與推估部分如下,並對該份資料作一個解說、跟相關資料的比較。

國內現況
目前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業將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工藝、設計產業、出版、電視與廣播、電影、廣告、文化展演設施及數位休閒娛樂等十項產業列入「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中,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提供之文化創意產業規模推估資料:民國九十年文化創意產業產值為四千四百億元,保守估計至民國九十七年將達一兆一千六百億元;民國八十七年的就業人口為十五萬人,九十年將增為十九萬六千人,成長率將近百分之二十。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聽到陳文茜跟一個藝術品市場對談,順手電腦錄了下來。
裡面有幾個名字,綜合在兩岸。諸如趙無極、張曉剛等人,這些人因為畫作不斐,於是開始廣為人知。
這個對談,碰到了藝術市場產業的關鍵,諸如明星制度、經紀制度等。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未來台北市文化局應該會公布一份名為『台北市文化趨勢變遷分析報告』,這本比較特別的是,特別針對四大文化創意產業群落,進行專題探討。
四大產業群落,分別是藝術、媒體、設計與數位,大致上,應該都涵蓋的到時下討論的主要產業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用產業群落,也不是台灣的專利,雖然研究資源有限,可能是無法一一詳細探討的變通,但是像英國,我們發佈的報告,也依據產業特色,分別劃定產業群加以探討與分類。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小說家張大春跟中研院院士對談。
談什麼?談經濟。大環境、長時間的的經濟。

看一些談話性節目,往往把經濟衰退直接怪給當前政府,但實際一看,才知道未必如此,只是民進黨政府開始總清算,開始買單算帳。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2007年最後一天,小說家跟聯經的林載爵對談,談什麼?一個半月以後的出版界大事,台北書展。
一開始錄音可能沒全錄到,林劈頭就說,台灣現在是翻譯的天下,主要市場都被攻佔。本土創作者相對勢力較弱,但是台灣的出版通路未必不好,足見其代理性、內需市場型的文化產業特色。
其次談法蘭克福書展,又談到來比錫書展。來比錫在法蘭克福已經崛起後,無法攻下其標的,但是有策略性轉型,所以,以推廣路線為主,也走出一片天。可給我們的啟示是,台灣如果部分的路走不下去,就不要一直抱怨、鬱悶,可以想辦法走其他的路。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以下網址是zen大昨天寫的主題『文化經濟就是鑑賞力經濟』。
我有幾個觀點,或許跟之類似,或許不同。分享一下心得。

第一個,我贊成ZEN提出來,台灣在文創生產體系上,並不完整,尤其評論者與總體架構,相當殘缺。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今天看經日,發現鄭秋霜除了出書以外,也找了這些重量級的產業朋友門會談,裡面,大概都在他的書出現過。
我特別想選這篇,關鍵在於,他們是現在論述文創的要角,諸如陳立恆,這幾年除了當老闆以外,更積極於發揮文創、設計的論述。
很有趣的,這些看法跟所謂作者論不全然相同,同時,相當強調管理與麵包;我們接觸些諸如設計者,或是音樂創作者、電影創作者等,說很多作品理念,但是下面都聽不到,但是,他們卻談很多『創意管理』,如何『在創作中溝通』等概念。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都會稍微注意一下,在報章雜誌上刊出的一些論述創意產業相關議題的論述。
先前諸如中國生產力中心等,都有職位不低的朋友發表過,我們真的想看看,能夠指出什麼樣的方針,以及論述的嚴謹性。
這兩天關於電影,討論也很多,包括諸如成小姐的論電視,最後都很想談到文創產業,但是,至少小弟Brahms6發現,道德文章以外,更重要是論點薄弱,天馬行空。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午收到學妹寄給我的信,有個連結。裡面是一篇成英姝的部落格文章。
還是一貫的用粗糙、大眾消費的角度去看,雖然他所做的功課,有很多台的收視率數字,我自己的觀察,台灣主流的休閒娛樂節目,也跟這個趨勢相去不遠,就實證的角度,成小姐的分析沒錯,指出力量所在。
我也是圖想去看愛之味,但是我個人的喜好是看不下去的,星光大道我從未專注看過5分鐘,雖然每天晚上我都在看電視。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早上半路上聽到這個,後來順手錄下來。我覺得內容對談滿珍貴的。
談的倒不是華陶窯產品介紹,而是雖然出書,但是作者談他去世界各國看了之後,發現台灣應該怎麼處理文化創意產業。
裡面點到很多我們現在也發現的困境,以及,他特別強調台灣應要該又本土的特色,以及建立內銷的信心。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好像喜歡對鄭秋霜小姐講東講西,不是拉,是他的文章都針對文創,其實很多地方有點出問題,可惜回答方面,可能礙於大眾報刊吧,所以蜻蜓點水,或者論述上頗有一些問題。
但總比根本不談文創好。
下面談的,我的認識應該就是談類似P『藝企結合』之類的話題,但是似乎看起來,有點像是說企業發達後,應該多接觸藝術,提升品味跟企業形象。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錄了一個節目,對談的是當代畫作市場。
很有意思的是,世界現在在視覺藝術這一塊,爆發力很大,中國現在已經嚐到甜頭,在畫廊界有所謂f4,什麼潘曉剛,隨便賣都是上億。
台灣,有意思的是,當代藝術其實不錯,但是價格被低估,而且因為『早就被區域化』,所以只有不到百萬的身價。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小說家跟黑鳥麗子對談,一開始談即將上映的hero,不過即使喜歡看日劇的我,卻獨漏hero耶,可能我不喜歡木村所形成的那調調吧!幸好華麗一族沒有太over,還可以讓鈴木京香飆一下。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兩個日本繪畫者來台,一個是奈良,一個是村上。都相當受到注目,而他們兩人9年前也在美國互動過。
翻到破報,談到村上跟奈良,有意思的是在評論上,交代了立場。

面對恐商情節,藝術朋友一直走不出來。於是對村上的熱潮,感到不安。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看到這個經日新聞,原來10月時候,臺北市有個都市產業發展局,辦了一個類似文化產業的座談會。資訊可以由本網頁所示

以夏的經日簡單的回顧了這個研討會。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初,李永萍在槓中正紀念堂時,我記得樂生剛好同時,非常諷刺,鐵娘子遇到不同案例,雖然一水之隔,不過立場軟化很多,而且都是文資法101。
劉可強穿梭媒體間,在樂生事件上,說了不少意見,今天這個從文資法去看古蹟的觀點,我倒推薦。
不過有幾點我想探討的是,文資法貌似明文,其實其實具有伸縮度,猶如調整型內衣,中央在介入時機,並沒有明文規定,何謂地方不行使?也說不清楚,介入時機是否要有第三者判定?諸如法院或議會?不知道,所以表面文章作得很好,但事實上法律是說不清楚的。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次想分享的,是9月出爐,由北市府文化局所委託製作的報告。
該報告每年會針對一個產業進行專題探討, 2006年回顧的是廣告產業。

根據專家的意見,目前廣告產業的困境,或許是創意產業的困境反應: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老高接受訪問的文章在中時po出。跟文創貌似無關。但是,更深層的從經濟面,社會面與文化面去探討台灣。
一個是我們對這幾年台灣的變化是越來越清晰,一個就是對這個基礎上的產業發展越來越清晰。

機會越來越少,人民越來越冷漠。只顧自己的,成為台灣寫照。其實台灣一直就是只想管私領域的風氣瀰漫,最明顯例子,歐洲或日本,對於一個社區如果開始蓋了豪宅,若跟周圍格格不入,會去協調甚至抗議,但是台灣無所謂,非常崇拜豪宅,最愛101。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影人王長安,今天提出一個長年來的問題。金馬獎的電影政治經濟學。
他說的都沒錯,但是是台灣不敢面對的現象。

下面我不只注意大陸片過多問題,更注意,幾乎讓李安囊括;色戒在台北票房已經上億元,口碑不用說,金馬猶如景上添花。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台灣有文化翻譯人才阿,不過是把國外的資訊翻譯給我們,算是作內銷而已。這些人未來怎麼把台灣行銷出去,再看看吧?
台灣的確有在行銷國外,先前看Traveler頻道,一位名為謝怡芬的女士(英文名Jane),每天拿小提琴在台灣到處跑,一口流利英語與奇怪的台語,拍給外國人看,又有風景,又有台灣藝術與地方團體,我認為從風格看,他這位翻譯,應該不是本土製造的電視節目。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