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網址是zen大昨天寫的主題『文化經濟就是鑑賞力經濟』。
我有幾個觀點,或許跟之類似,或許不同。分享一下心得。
第一個,我贊成ZEN提出來,台灣在文創生產體系上,並不完整,尤其評論者與總體架構,相當殘缺。
第二個在本土與外國市場之間,首先本土市場,國片已經驗證ZEN的觀點,當國人不看國片,縱使在歐洲影展獲獎,台灣電影業還是垮,李安也拿威尼斯,但是李安能結合美國資金、兩岸人才,很多手法上也針對美國市場,所以算是特例。
但是,台灣文創跟ZEN想的可能不同,台灣的確是一個內需市場,台灣產品能出口能力很差,舉幾個例子,比如電視,每天晚上我都在看政論節目,這些節目是無法出口的,台灣偶像劇,好像也SOSO,但是日韓偶像劇進的來台灣。
又像藝術產業,大多藝術產業都是內需的,極少數才能如林懷民出國,這個內需市場,特別在於,透過媒體與特定媒介人宣傳,近來有引入國外大團的趨勢,就是在既有內需市場,還要分相當大比例給國外大團,美其名為國際化,但事實上在夾殺本土團體機會。未來藝術界是否也有國片化趨勢,值得注意。
皆下來就要集中討論關於鑑賞力與教育問題。
鑑賞力部分,我記得很久以前影子大曾經提過,台灣沒有類似開運鑑定團的組織,所以很多東西在鑑價上會有爭議,甚至無法鑑價。那還不提,很多圈子都很小,如果作者跟評鑑者是師生、夫妻、兄弟,怎麼辦?又,如果類似美國有作家指南,連每個字都評鑑的出來,則稅務單位就會照章抓人,創作者跟協助者都會反抗,至少在稅務沒有歐美透明的台灣而言。
談到教育,我想本版談很多教育問題,憂心忡忡,台灣就是過度集中在主科,難尊重各種不同專業的朋友,所以難以動員,很多產業也因為缺乏資源、優秀人才不願投入,惡性循環。
最後是談到一窩風。昨天,看到伍國安投書,他最後提到,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特別容易跟風,很多論述都只是假設推論,事實上不存在,台灣人習性就是跟風、沒主見、利之所趨,很難堅持,這一點就突顯出台灣為何跟日本差距很大,關鍵在於過渡追求主流,從教育就開始,所以無法培養匠人文化,百業蕭條、主流產業特強,這個基礎去看,台灣文創基礎事實上非常脆弱,我們的文化本來就不是能支撐文化產業的,就這一點比較,台灣跟日本、英國差距最大的,不是預算額度、有無專法。
還有一個我想談談,就是轉投資。韓國97能起來,政策是一個,關鍵在於大企業願意投資,美國也因為避稅,所以投資、贊助藝術團體等相當興盛,但是台灣這一塊非常冷。我想了一下,台灣不是沒有企業願意贊助,張榮發、台新、富邦、張忠謀等手下都有文化基金會,但問題在於他們怎麼在進一步,而不只是辦演奏會而已,他們如何貢獻更多的能力給諸如管理、財務協助等,都沒有發揮,但是英國人開始注意這一塊。想想看,如果一個團體,假設張榮發願意資助一半、或派專業經理人協助,另一半讓他們去貸款,這些團體去銀行貸款的機會會大增很多,但是目前到今天,文創很多小公司、團體等,銀行、創投等都非常不看好,口頭禪是:不知道文創在槁什麼?
2002-2003年之際,從中央到地方,紛紛開始把文創列為一個探討議題與政策,所以各位印象應該還有,2004年以前,台灣扮了不少座談會,很多學者也開始探討、甚至討論法律。
這兩年冷下來了,還有,當年的計畫,是以2008作為一個驗收期,今天聖誕節,過沒幾天就2008了,就算延長戰線,到2008年12月31日驗收成果,則,台灣拿出什麼文創成績?這6、7年過去了。
有口號、有學者探討、有政策與預算、民間也關注、甚至鄰居都在從事,文創到底問題在哪?
是宿命?還是人為因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