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瀏覽,也看到這篇,為何實體不能2.0?
2.0概念應該起自於歐美,原因我倒不覺得只是他們的科技,而在於文化。
她們從小的教育就主張學生自己動手,彼此報告與對話,於是當網際網路出現後,很快匯聚起這個想法。
WIKI百科一直限在跟大英百科的比較上,其實錯了,WIKI比大英更好的是:對話與修改。因為大英百科是由專家寫完後出版,挑戰與意見,除非出版者願意更動。

實體2.0倒讓我想起的是國內的教育與學習環境。
害怕說話,一直到到大學生甚至研究生身上,都是台灣人慣常出現的面貌,原因在於少年時期被長輩壓制,認為少說話,多讀書,讀書考上好學校才能換取資源。但是父母丟到了扁擔,也丟掉彩卷,原因在於未來人們還是要看你的孩子發表他的主張,尤其說話坑坑巴巴,常被懷疑有鬼。
老師更不用說,同樣的教材,交個幾年一定反胃,但如果教學內容是學生對話,縱使主題一樣,我想教起來不至於如此無力,因為每次上課都是火花。現在老師,其實學生也是,都還在工廠時期,內容一樣反覆,等著休息與下課時間....

==========
實體為什麼不可以2.0? 
 

‧薛良凱 2007/08/20 
 實體要達到所謂2.0的層次,一般來說要耗費大量的溝通成本,要靠社區居民協力完成一部百科全書,聯繫、交通、討論、修改、爭執...要花上數倍,乃至於數百倍高於網路的溝通成本... 
 
 
我有一個朋友是老師,她曾告訴我:學生討厭上一個「重複內容」的課,更討厭上一個「沒有內容」的課。

這句話對我印象很深,因為要讓學生學習不重複,對理科課程來說還蠻容易的,但是對某些文科來說,有時候實在是免不了的事。這位朋友就被學生吐槽過,認為有些已經教過很多遍了,幾乎都會背啦!而她也有話說:某些重複提醒是擔心內容會銜接不上,何況,她又不知道別的老師將會帶什麼「驚喜」給學生。


如果加減乘除、唐宋元明一路教下去,內容要重複的機會當然不多,而對於較為整合性的傳播、行銷課程,那就很難有完全不同的內容。曾有學生告訴我,不知道多少老師喜歡上課前幾週來個「導論」、「總論」,身為一個大四生,有些內容幾乎是有幾學期就聽過幾個學期,屈指一算竟然聽過四、五遍了。


今年初,就在學校要求每位老師必須製作教學綱要的時候,我這朋友的話又浮上心頭。所以我打算做一些不一樣的事,來個「客製化」,讓我今年教的這個大四班盡量沒有「重複」的內容。


事先,我把這學期預計要上的十八堂課程都條列出,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樣化選擇,又另外多列了八堂課「優比」。考慮到課程名稱太過簡略,還把內容大略描述一遍,讓拿到課程的人稍微可以有些想像空間,知道這堂課是教些什麼,而不至於對像「第○堂:基模訓練」這樣的字眼發呆。


第一堂上課時,我把課程表印給每一位同學,也說明一下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就是要把這一堂課弄得更「不重複」。當然囉,「老套」可不是我們這學期創新行銷的範疇!接下來,我讓每位同學參與投票,只要把想上(或不想上)的課挑出來,就保留(或刪去)某堂課,這樣去蕪存菁或許可以讓討論最快完成。


果不其然,大家反應很正常,班上出現預料中的一片靜默。上什麼還有得商量嗎?上什麼居然還有得商量?每個人臉上依舊一副待宰羔羊的表情,看來大家對投票表示意見這件事意願都不高。


我猜,那是因為誰也不願意甘冒大不韙說「○○課很爛,可以不上嗎?」的緣故吧。


這時候只好自己來個破解僵局:「我覺得第一堂這個○○導論四年來大家應該上過很多遍了,把這刪掉換有趣一點的如何?還有倒數第三堂的病毒行銷,天啊,這根本是古董了,改掉好不好?」


這招果然有效,沒想到馬上就有好幾個人接著話,「我覺得第四堂的○○○也聽過好幾遍」、「第八堂的○○○好像很有趣,可以說一下內容嗎?」、「我想聽比較實務的東西,像是○○○」...


場面只要七嘴八舌熱絡起來,就很容易把事情辦成。除了刪掉幾堂課程之外,還新增了不少有趣的點子,東拼西湊後,把原先的課程幾乎全都調動一次,成了一個真正的客製化課程。


考試的次數與交報告的配分、次數也是自選的。如果報告、考試次數少,那麼配分就會比較重,只要一次考、寫得不好,那下場會很慘。那可以不考試嗎?同樣的道理,如果把考試取消,交報告的配分就會比較高,那麼報告最好要不只交一次,以免寫得不好還有另幾次得以平均補救。


最後,「市場」決定了最佳策略該是什麼:不要考試,口頭報告一次,書面三次,配分各佔25%。另外,點名三次不到要嚴懲,但每次都到的至少都會及格。


你最拿手的,變成你最好的表現


另一個改變是讓每個人訂定自己想口頭報告、書面報告的題目,而報告的方式與格式也可自選。這背後有一個簡單的理論基礎,如果你對某件事情很拿手,你就會很瞭解這方面的東西,哪麼以此延伸,如果讓學生自訂自己想做的,那會發生什麼事?我猜一方面對題目熟悉度比較能掌握,一方面講得、報告的也該比較平常好。


所以每週報告的學生,可以自訂一個與當週主題相關的議題(搭上邊就好),或是偷懶就用當週主題當題目。比方說,選到「在途行銷」的那週,你可以報告「什麼是在途行銷?」或者,你也可以有創意一點報告「在途媒體對捷運上班族的行銷影響力」。不用說也知道,成績當然後者會比較高一點。


實際效果如何?大多數學生一開始反應訂不出題目。沒有辦法主動找到題目這件事,不僅發生在學校裡,職場上也經常見到。許多新近工作者傷透腦筋,如果沒有題目,就會無法自己給自己方向。(是不是該怪該死的填鴨教育?)不過,可愛就在於當你釋出小小獎勵,或是有人率先領航後,還是會有多數人選擇例外,願意大膽一試。


創意在於自由的空間


每週學生的報告時間,是一個讓人既興奮又震撼的時刻。


當沒有受到制約的時候,每個人可以挑選自己最想講的,然後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完成。有人選擇用DVD播放他的創意、有人則用PDF再嵌入flash動畫。還有很特別的做成歌曲專輯,有CD外殼、有條碼(我猜是假的吧),裡面附帶一些文字圖像說明文件,封面清秀稚嫩的少女臉龐,儼然就像是一張店頭上會大賣,一片要價550元的那種偶像唱片。


這些作業都是怎麼完成的?這可能是剪接自兩年前的作品,也可能是幾天前嘔心瀝血不眠不休的成果。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這可是某個人最拿手的菜,不管你愛不愛吃,你已經透過這道料理瞭解了他/她。


這都是創意的體驗不是嗎?更重要的,這整個活動是不是像極了「Web 2.0」呢?沒錯,實體也能玩2.0。


1.0與2.0


我當然很討厭什麼都加上2.0,像是Book 2.0、Learning 2.0尤其是某電影偏要搞個4.0,或許是不安分末尾只是個4吧!2.0並不是行銷特效藥,吃多了是會出人命的,消費者麻痺速度比你想像得快。


但是這概念還是很容易用來解釋一些狀況,例如前面費這麼多時間說的故事。天平的一端是霸權式的一對多傳達、僅供單向互動、答案只有一種、把大家視為一個樣子等等。


另一端是牽扯到多人參與、雙向互動、多答案(甚至沒答案)、客製化。那是不是可以把一段(霸權、單向、封閉型的)就叫做1.0模式,另外一頭開放性架構、多答案的就叫做2.0?


是的。當你發覺部落格很有趣,相互留言很好玩時,或許你會開始羨慕網路自由與開放的空間。不過實體也可以玩得更有創意,誰說這些不能落實到生活中?這個小小的教學測試不過是一個例子,周遭仔細留意,你會發現更多這樣的例子。


關鍵在於「溝通」。實體要達到所謂2.0的層次,一般來說要耗費大量的溝通成本,要靠社區居民協力完成一部百科全書,聯繫、交通、討論、修改、爭執...要花上數倍,乃至於數百倍高於網路的溝通成本。


網路一般被認為,就是省下了這樣的成本,再加上24小時開放空間,補足了彼此工作者時間不協調的落差。


要讓實體也可以達到「2.0效果」,首先就是要改善溝通成本。如果原先溝通的用意在一致化,規範大家必須提供一致性的答案,那麼會耗費許多時間在規範與限制,以及檢查與一致性不合的想法,甚至於還要花時間去矯正(←這就是1.0的思維啊)。但若是開放問題、開放解決方案、沒有標準答案、自己決定答案...那麼,壓力就轉移到個人,溝通也就變成了主動與自動,那麼loading就不會是由一對多,而是多對多。


當然,你不必要因噎廢食,非要純粹實體進行這樣的實驗,實體佐以網路,效果要比純網路、純實體都要強。有興趣一起加入這樣的實驗嗎?只要你願意打破窠臼,進化時時都可能會發生,也歡迎你與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