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影子前兩天針對我想探討「挑戰2008國發計畫」內文創計畫進行了回應。我的回如下:

可能我的想法是,就是要去讀耶
從中挑出前後不一至之處
以及針對這個政策,看看他的目標規劃,執行度等部份
甚至她們怎麼修正計畫,理由是什麼

找資料跟讀資料,是一樣重要的
尤其最好能拼出一個譜系.讓人門一目了然

老實說在文化研究界,乃至於文化政策研究界
講些風涼話或清談的人很多
對官方實際在用資源的人,怎麼用,都非常不明白

今天你想檢討一個政策
資源與資訊都掌握在官方
他決定釋放多少給你你才知道多少
解釋也是任由他說,因為它下面養幕僚,養研究人員

最明顯猶如前鎮子炒的很兇的基測
我記得中研院的人認為教育部政策矛盾,出題紊亂。
教育部就扯一大堆,認為沒問題,要中研院研究員謹言慎行
結果研究員哪出一份他自己研究的報告,教育部官員當場啞口無言,於是才推動第二階段改革。
其實立院有教育委員會立委,但是她們通常不碰基測,原因在於後續效果不好,曠日費時。

思索這幾年文創雖然都在做,從地方到中央,從一般業務到特別計畫。
但是大家知道多少?願意去知道嗎?
噴口水的人很多,作硬功夫的人很少。
知道內情的,也不太願意說什麼。政策執行者有持無恐,你門這些文化研究或政策研究者,哪有心力,哪有興趣搞懂我們。還不是就跟callin節目一樣罵一罵而已。或訴說個人感受而已。
缺乏一個積極行動的,類似美國專業的遊說(壓力)團體,也是一個問題。
不過小弟Brahms6認為,每天等待聖君出現,等待果陀,不如自己先開始。尤其各位很多不是內行人,就是學術人出身。就興趣跟專業度來說,或許可以,只是套一句單先生跟zen對談的「非不能也,不為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