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教一直是我們關心的話題。原因在於我Brahms6認為,高教對人才、知識的產出,直接就決定台灣的國力,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兵工廠。剛剛想到兩個問題,隨手寫寫上來跟大家聊聊:

1. 台灣的大學教授,近乎終身職,除非犯大錯,否則與公務員無異﹔待遇跟業界或美國一流教授沒得比,但是從風險角度看,一旦聘任為正式教授,則猶如抱著鐵飯碗。從握有利益的角度看,獲得正職就先過了第一關,若在教授領域能獲得正教授頭銜,猶如身穿黃馬褂。
在學界有一套尊重教授的階級制度,從理論上看,自然等級越高,意味資歷與影響力越高,當然自由度也越高。所以正教授,跟尚未獲正聘的教授,等級十萬八千里。不過,當位置越來越穩,卻反向可能意味:越來越容易偷懶。台灣的大學裡面也因此弊病叢生。
我們談到後工業的彈性生產,我想文創已經不可免是首當其衝者。台灣的特殊歷史文化使然,很害怕冒險與挑戰,於是諸如公教體系,十分熱門與受歡迎,自然在高教界的正職教授,也十分燙手。未來,當彈性生產與外包制度越來越興盛下,公教體系從預算與管理角度,可能越來越難以負擔,除延長新聘間隔外,有無可能,大幅調整正職教授的鐵飯碗,改成彈性與約聘?
這樣又會產什麼樣的高教環境呢?當飯碗不穩,當然更努力授課,但也可能難以產生忠誠度。
我們現在的高教品質,尤其在教學部分,是靠良心的。老實說混吃等死/孜孜矻矻,完全看老師研究時間、教學理念而定。現在台灣評鑑高教的唯一標準,就是按照以量取勝的研究數目而已﹔但是,教授們忘了,一個好的大學老師,可以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研究者或人才,撒下去,那可是多少研究可以開花結果﹔但一個好的研究者,所帶團隊,也不過就那幾個人而已。

2. 談到「產學合作」。在比較實務的學科,諸如管理學MBA,像在美國,產業界經驗是必要入學條件﹔台灣的產業界,包括文創業者,都認為台灣的高教與實務嚴重脫鉤,談到人力,一定要政府想辦法。這分成幾個層次:第一個,高教是為產業服務嗎?第二,但是反過來說,當高教完全脫離產業,則也可能產生產業失去競爭力問題。
但這個問題,其實應該擴大所謂的「產業面」思維,所謂產業,未必一定是要去「企業上班」而已,其實去學院以外看與體驗、實習,再回學術界進修,何嘗不是一種產學合作?尤其以人文社會學科而言,許多學問都是非常理論性與架構性的,唸起來虎虎生風,進入實務界發現無論在時間或文化條件上,都落差一大截,但是台灣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界/產業界的關係,是學界畢業後進入產業的「階段性」特徵,無怪乎產生業界認為學院與現實脫節的問題。「產學合作」的意義,說更大一點「實務與學術的扣連」,該怎麼調和?我們對於進出高教界的容易度,是否需要增加?尤其對「修學分」的概念,以及「實務界反饋學術」的思維,該怎麼去看呢?

剛剛想到這兩個問題。共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