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出刊的工商時報文創園區,有點看不太懂。不是3D動畫問題,而是,東拼西湊,又有好萊塢的3D大片、又有國內這麼多業者的經營策略,究竟要報導什麼?

要討論好萊塢最新科技、產品介紹?不只,要介紹國內大廠商的作品、策略?好像也不是很清晰,中間又岔出談IT實力,第二篇報導也談最近的資訊月,應實屬於硬體部分,那究竟是什麼樣的圖樣?
但如我從炒熱氣氛的角度看,大概就懂了,因為東一塊、西一塊,熱熱鬧鬧的,很快就可以把感覺作出來,電子書不就是這樣?

以及,電子書熱的都是硬體廠商,甚至是國外團隊;國內在設計內容部分--尤其是出版人怎麼看電子書?我只聽過老貓談。同樣地,3D動畫,國內究竟那些人具體做出成績?這個好萊塢都還在嘗試的東西,怎麼感覺一夕之間就爆紅了?台灣優勢在哪?
不過「3D熱好萊塢點火 台灣搧風」,這樣的分工關係,大概也就懂了。

還是一樣回到根本問題,那就是發展3D動畫,或許硬體與技術人才不是問題,甚至是可以學習與調整的;但是,內容部分呢?這個一樣在電子書上,載體問題可以很快突破,但要承載什麼樣的出版內容?我們又要製作什麼樣的動畫內容?並且結合什麼樣的廠商,一起構成完整的產業鏈、產業體系關係呢?

==========
3D熱好萊塢點火 台灣搧風

2009-12-07 工商時報 【邱莉玲/台北報導】

     3D自好萊塢點燃產業變革之火,台灣在第一時間「軟」攻「硬」施加入搧風行列!

     阿凡達的視覺衝擊和產業關聯

     被稱為引領21世紀電影工業技術的3D大片「阿凡達」本月將上映,但早自去年便迫使各地戲院陸續改裝升級為3D影廳,除了看好導演詹姆士柯麥隆是品質和票房保證,也受他起初宣稱只做數位3D版立體本影響,此片費時14年耗資5億美元,將為電影娛樂帶來數位立體變革,接著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也將跟進拍3D大片,都讓戲院老闆看好。

     得藝國際媒體公司製作部主任莊啟祥表示,阿凡達最燒錢部分是首部使用3D實拍+3D動畫,詹姆士柯麥隆團隊發展出新一代「立體攝影機」(Stereoscopic camera)、「表演捕捉技術」(Performance capture)以及「虛擬攝影機」等,攝製技術突破令CGI虛擬角色更逼真,加上3D立體動畫可處理天馬行空特殊複雜場景,都是本片賣點。

     這又與觀影行為有關,現代人把看電影當作一種享受、約會的消費行為,追求更好聲光效果,使3D立體電影近年票房屢創新高。拿台灣為例,今年春季3D實拍片「血腥情人節」,傳統膠卷放映影廳雖是數位3D影廳的2倍,但8成票房集中3D影廳,又如「聖誕夜驚魂」6成以上票房也來自3D立體影廳。

     好萊塢掀起3D變革風雲,據悉,2010年美國便有近20部3D電影將推出,以往賣座迪士尼電影也有多達17部將重製成3D立體影片上映。2008年全球已有超過5千家DLP電影院可以播放3D電影。

     3D電影銷售優於2D,但製作成本、難度也高,少說一部上億元,加上好萊塢獨家掌握3D攝製技術多年,連帶戲院放影技術也由Real d、IMAX等少數美商、組織把持。直到這些年看到所謂「台灣3D之光」,導演侯孝賢為了拍攝2010上海世博台北館宣傳短片,遍訪海外,卻聽到其實台灣已有人會做3D實拍片。

     以往在新科技發展和應用上落後的台商,在這波3D熱裡是疾行在亞洲國家的前面,日前在金馬影展發表的吉羊數位電影公司「小丑魚」,是亞洲首部數位3D立體實拍片;太極影音科技自製3D立體動畫「土星之謎」,更與Pixar、Dreamwork、Bluesky等國際A咖動畫公司,同在今年推出。

     台灣動畫、電影自立研發是亞洲之最

     大病初癒便決心鑽研3D立體動畫紀錄台灣之美的導演曲全立指出,3D實拍片特色是讓人感覺有溫度,即使看到日常熟悉事物也會有驚訝、好奇感,惟3D關鍵技術僅美國八大影業、日本等獨占多年,他只能就僅有相關照片、資訊,用概念土法煉鋼,花4年時間研發、實測並規畫工作流程與配套工具,學習鏡頭擺法和語彙,從最難拍的生物特寫下手,首部生態教育3D實拍短片「酷客任務」,已被美歐亞10國官方博物館指定播放,他帶領的吉羊團隊陸續完成6部短片、2部長片,長片一小丑魚明年4月上檔,絕色、威秀和京華城等戲院業者看好3D電影前景,將把票房所得再轉投資新片;另一部長片「幻之光」,曲全立將與導演侯孝賢合作。

     吉羊從企畫到合成完全自製,讓日、韓與中國等由大型企業或國家出資研發3D的部門嚇一跳。據悉,新加坡首部喜劇動畫電影「功夫梁奶奶」,背後便有新加坡科技局旗下集團子公司J team技術支援,預計3年後完成;北京電影學院一度因為3D關鍵技術無法克服而暫停,改跟著外籍兵團做中學3D。

     除了軟攻之外,當初試圖出國學習3D技術的曲全立,也被台灣IT業實力嚇一跳,他花50萬元從美國辛苦扛回來的硬碟,竟是台灣的世陽科技製造,鑒於奇美液晶面板、台達電子投影機等都在全球市場占一席地,他正嘗試聯合這些IT企業及影音業者,在明年台北電影節共同造勢推廣3D,硬軟兼施並搶攻市場。

     另個台灣3D之光是太極影音,2年埋頭自行研發製作「土星之謎」,加上美國導演、國際演員代言的組合已打進國際市場,明年1月亞洲先上片,邀請太空人阿姆斯壯造勢,2月接著在美國推出。

     太極董事長黃寶雲表示,當初太極轉型做CG電腦動畫就設定要做國際級,否則市場不大,將淪為代工,從擴大CG到衝刺3D,太極甚至比有些國際A咖動畫公司還早,直到籌畫土星之謎,NASA要求製作3D立體動畫,太極團隊更積極迎戰,除土星之謎,也製作2010台北花博3D短片、「國寶總動員」3D電影電視片。

     歐美是最大影視市場,且目前3D影廳有限,所以太極採取博物館和IMAX影院雙管齊下策略,用知識性體裁所謂「萬年電影」打通關。據悉,博物館租片費價格好且穩定,論獲利,未必比商業片差,目前吉羊、太極及躍獅等台商製作3D片,都重博物館路線。

     台灣3D技術共通特色,是用較少成本做出比擬好萊塢、日本等級片子,吸引大陸、香港等各地娛樂圈注意,接下來的關鍵是,看能否順勢把軟硬體3D立體數位產業價值鏈串起,一起搶攻全球3D商機。

=============
台韓纏鬥從2D打向3D

2009-12-07 工商時報 【邱莉玲/台北報導】

     3D變革星火很快燒向3C消費性電子,昨天結束的台北資訊月,Acer推出全球第一台3D影音筆電,Asus新3D筆電隨即應戰,三星、ViewSonic、Asus等液晶螢幕,結合Nvidia顯示晶片、電子眼鏡聯合行銷3D,Sony更喊出明年筆電、電視、PS3都將3D化。如果放眼全球,還有Martell、微軟的Xbox遊戲機等廠商,都積極從3D遊戲玩家切入市場。

     就3D遊戲來看,遊戲橘子公司動畫策略發展室總監謝春未指出,遊戲追求刺激、快感,3D視覺震撼、擬真效果佳將是趨勢,但這1、2年只會有3D遊戲零星、試驗性推出,預算和技術都是關鍵,主要由EA、Blizzard等大型遊戲公司帶頭投入,尚不如拍片預算、螢幕都大的3D電影熱。

     一般認為,IT品牌急著打3D,宣示意義大過銷售,主要強化創新形象,但長期看3D是趨勢,所以宏碁集團旗下緯創、建碁公司分別負責研發戴眼鏡3D技術、3D裸視技術,因應雙A競爭,據稱惠普、DELL已交由緯創ODM 3D筆電。

     就產業變革看,GEEP公司總經理徐治國提醒,IT業將被3D資訊更新,影響層面不只電視、筆電,擴及電子書、廣告、機器人等。

     例如,今年美式足球盃爭霸戰電視轉播,球賽上半場終了播出立體廣告,觀眾戴上從住家附近超市免費取得Intel提供1.3億副特製免費紅藍眼鏡,就可看到夢工廠的動畫片「Monsters vs.Alien」卡通人物從螢光幕飛出來,或百事可樂「SoBe Life Water」飲料動畫大蜥蜴伸出螢幕。

     3D技術日新,產業從膠捲影帶、類比光學進階到數位檔案,觀影者也從附加顯示卡進階到戴眼鏡3D,未來進步到裸視3D,從電影到電視,市場將有爆炸性成長,連帶新技術、新媒體、新產品、新市場,將演變為3D世界大戰,故多國紛紛擬定3D政策,保持或翻轉技術贏面,又以台韓大戰受矚目!

     業界情報,韓國2D電視即因掌握關鍵顯示技術,成功打出品牌,一年銷美1、2千億美元,接著積極發展3D計畫,結合市場的中國、技術的日本,組成世界3D聯盟,拉攏美國3D AT Home聯盟,企圖架構完整價值鏈,特意排除台灣,主宰全球市場;有3D裸視顯示技術IP的歐洲企業,諸如荷蘭飛利浦、匈牙利Holografika、法國Alioscopy、德國NewSight,則積極想結盟台灣面板廠,已知台達電、太極、Alioscopy展開接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