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翻翻最近的破報,這一篇感覺又是個置入性新聞。會想要PO下,是因為在冗長的置入性新聞最後,略微提到了文化、文化創意。

看來破週報在廣告與收入壓力也很大。

最後提到,數位典藏計畫是與文創計畫同時的,而且是可以自給自足。但是,經費日減下,很多都是趕進度出來的東西。數位典藏計畫應該是在國發計畫裡面的另一環,數位發展計畫裡面,跟文創無關。雖然下面介紹很多什麼古蹟拉、技藝拉,貌似是什麼文化創意。不過,一如電子書,是電子業還是圖書業?我們的認定還是:數位典藏是數位產業,而非創意。

在一般的討論都把其混淆,然後認為文化創意以後快樂得不得了,事實上未必;我們採取的態度比較相反,採區分而非混合。數位典藏就是一種數位技術而已,也沒有開發多少文化創意。

至於經費,如果數位計畫少,那文創更少。而且文創到現在都還在討論政府補助問題,而不是一如最後的介紹:可以自給自足。

=======
以科技留存記憶/技藝-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採訪報導/林佳儀、洪嘉寧、簡伶恩、陳雨柔、吳欣恬(實習記者)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始於2002年,承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博物館計畫」、「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三個計畫的經驗。第一期計畫(2002-2006)共計完成209項,包括內容開發、技術研發、創意加值及創意學習四類。第二期(2007- 2012)則以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為始,專注於呈現臺灣生物、語言與文化的多樣性,並以促進典藏內容與技術融入教育、研究、產業與社會發展及後續推廣與典藏技術研發等五項計畫徵選執行團隊。本文在第一、二期數百個計畫間遴選幾組為例,探究歷史文化中的人、物、技、藝如何典藏?並帶出其中的執行難度與後續推廣如何可能?

島嶼住民與移民‧典藏族群文化

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

民國38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國民黨軍官大量移居台灣,形成台灣獨有的眷村文化;而這群播遷來台的居民,被冠上「外省人」的稱號。在那個政局紊亂、飄搖的年代,這群外來移居者心中牽掛中國,礙於局勢卻必須默不作聲,當他們逐漸建立起土地情感與民族認同,也等到台灣民主開放,但在愈趨強調本土草根的今日,「外省人」被視為既得利益者,成為被杯葛炒作的對象。而在那段戒嚴禁聲的日子中,又有誰能好好看清彼此的面貌?中研院社會研究所研究員張茂桂希望藉由《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計畫,透過各個不同的生命故事與敘寫,讓社會重新認識「外省人」。

「這個計畫並沒有明確定義『外省人』族群。」張茂桂說。避免將族群標籤化,自2007年開始的《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數位典藏計畫,點閱網站內容,是來自不同族群對外省人的生命敘寫,每個人立場不一,刻劃形象各異的外省人樣貌。不同於大部份的數位典藏計畫,此計畫典藏的並非具象的物,而是存於各個生命中、1949年的外省人族群故事。透過典藏計畫中的家書、返鄉照片與蒲公英寫作班的女性書寫,觀者由文字影像中感受、認識當時外省人面臨的問題,以及身為外省人家屬共同建構的情感連結,慢慢拼湊出兩岸隔絕30年間,台灣外省人樣貌與歷史的演變。

大嵙崁流域泰雅族文化故事數位典藏

林煥堯長期致力於復興鄉泰雅族青年數位技術能力的培養,尚未接觸數位典藏計畫前,參與過國科會「縮短城鄉數位落差」計畫,輔導復興鄉原住民資訊課程。教學過程發覺當地的小孩子自信心較不足,也漸漸遺忘自己的原鄉文化,後來跟當地教泰雅族母語老師張新仙接觸,發現到泰雅族有豐富的神話故事、以及紡織、狩獵傳統文化。2006年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育計畫,南亞技術學院推派一名泰雅族職員,完成小部分泰雅族口簧琴音樂典藏,開啟泰雅文化典藏之始。並選擇以原住民最令人讚賞的舞蹈、音樂,以及漸漸流逝的語言為典藏的三大部分。

數位典藏的時間裡,林煥堯進行田野調查,訪問耆老,從語言、音樂、舞蹈三方面更進一步地接觸泰雅族文化,陸陸續續蒐集,並將檔案一一數位化,影音記錄泰雅傳統古調音樂、舞蹈,建置網站維護資料。為了可以將此資料庫更完整,林煥堯奔走各大小部落,有許多部落甚至是當地人從未去過的地方,就是要讓資料更完善、泰雅族青少年可以更了解自己的文化。電子資訊背景的林煥堯坦言,自己僅是有資訊專長,蒐集當地寶貴的文化、歷史資料,並且將其數位化而已。若他退下目前的職位,那些蒐集珍貴資料有可能被刪除,不過,計畫雖然結束,泰雅族的老師們也願意繼續充實語言資料庫,讓漸漸流逝的母語得以保存。

掃瞄一棟厝‧典藏歷史空間

台南古蹟數位典藏計畫

身為開台首府,台南擁有全台灣最豐富的古蹟資源,而古蹟保存政策面臨的問題,在台南也最顯而易見。在修復古蹟的思考脈絡上,究竟是要維持舊有原貌,保留時間刻劃的痕跡,還是讓古蹟以嶄新的面貌重生呢?計劃主持人興國管理學院文教事業學系楊飛不斷強調,典藏就是要典藏最原始的面貌。以台灣目前的情況來說卻是偏向後者,但是以文史工作者的角度而言,如此這般的修復其實是對古蹟的傷害。楊飛2004年進行大天后宮的拍攝工作,發現原來的黑面媽祖像經過修復已經煥然一新,以金面媽的姿態重新出現,金光閃閃加上濃妝豔抹的模樣,讓計劃團隊扼腕不已。

台灣古蹟保存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缺乏統化的建檔整理。並非所有歷史文物都公開展示,完整的清冊的缺乏以致於無法得知詳細的文物數量和名稱,只能就當前展示的文物進行典藏。目前團隊已將台南地區一級和二級古蹟全數典藏完畢,更進一步的規劃是將所有數位典藏資料整合為數位學習平台,把素材變教材。今年團隊計劃教導台南地區中小學的學生如何做數位典藏過程和使用加值運用,同時也針對教師和大眾作數位典藏的教育訓練,希望把珍貴的古蹟資源變成數位內容再到教材的製作以及推廣應用上。

台北縣古蹟建築數位典藏計畫

台北縣古蹟建築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團隊藉由新形態的3D雷射掃描技術,將原本非用於掃描古蹟的技術,修正改良後,在短短的2年間已完成20處的古蹟數位化計畫。計畫主持人、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閻亞寧直說:「我們這個計畫除了典藏品具有意義,典藏『技術』也具有突破性!」閻亞寧表示3D雷射掃描技術在國外發展約十年左右,原本是用來做地形、地貌、空間建築等大範圍的調查,因儀器解析度無法配合設計精密的古蹟,一直以來較少用於古蹟上,而近年來,在技術的改良革新後,國內外皆相繼將3D雷射掃描用於精密度高、外形自由的古蹟建築。

「一開始野心很大、想掃台北市55處的古蹟」計畫助理、中國科技大學講師楊文斌笑說。國科會一年的補助計畫,前半年皆在摸索、找尋適合掃描的古蹟、測試系統整合熟練度,最後才由55處改為10處,並以造型較簡易、細部物件較少的古蹟為主,例如馬偕墓、廖市嬌紀念碑。自2007年第一期計畫實行以來,目前已完成20處的古蹟典藏,包括林本源園邸、吳沙墓、小白宮、菁桐車站等。透過網站的圖文導覽,觀者可理解建築物的歷史脈絡、週邊環境、以及建築物配治格局,另也可使用3D虛擬實境功能,向前、向後、向左或向右皆由滑鼠操控,更可隨意的穿牆入壁、登堂入室,不用出門、在家使用電腦即可觀覽古蹟全貌。

生老病死和人文意涵‧典藏醫療技術文物

台灣近代醫療文物與二十世紀初台南地區醫療手抄本數位典藏

台灣的西醫醫療史最早可追溯至十七世紀荷蘭人佔台時期,因年代久遠、又無人整理,相關資料現在難以收集;至1895年日據時期揭幕,西醫始在台灣有系統的發展,並有醫療發展記錄。日人佔領台灣初期便為傳染病和水土不服等問題,在大稻埕成立「大日本台灣病院」,幾經遷移和改名,至1938年併入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為附屬醫院,1950年代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二度更名,到現在我們知道的台大醫院。從此歷史沿革可想見,台大醫院在這方面的紀錄和史料的豐富程度。台大醫學院圖書分館和台大醫院秘書室在2007年加入數位典藏計畫,分出文物、舊籍、照片及期刊四大項進行整理和建置資料庫,除院內既有的收藏外,有許多是出外開業的醫生捐贈,泛黃的退職錄、斑駁的診療台,讓人想像起當年來來去去的那些醫生、病人,醫學的進展留下了痕跡,見證了醫學發展的歲月。

如1979年連體嬰兄弟分割手術,象徵台灣醫學的一大進步,是轟動一時的新聞,為手術前置作業製造的連體嬰銅像,展示在台大醫院院史室中;日據時期的日文、德文書,早期醫療器具,以及紀錄上課情形的照片等等,都是台大醫院收藏品的一部份。這些典藏除了對相關從業人員和學生有意義外,同時也打破醫學給人硬梆梆的表面印象,原來醫療史也有人文的一面,對一般大眾來說更有親近性。計畫助理陳文芬表示,未來希望能夠將建置好的資料轉化,應用在教育或創意加值,和文化創意接軌。

而除了公部門醫療史料,台灣民間流傳的醫療手抄本又稱為「銅人簿」,多數為明清時期隨大陸移民流傳進台灣,歷經數代傳承,因應台灣當地的情況進行修改,而成為目前蒐集到的版本。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蘇教授在執行二十世紀初台南地區醫療手抄本的典藏計畫時發現,由於典藏文本是在民間流傳,因此有些名稱是以台語發音記錄,和現在常用的稱呼有別,在辨識上需要花費心力,甚至請教文史研究者和地方耆老。

所以除了基礎的數位化,蘇教授希望藉由進一步的內容解釋分析進行知識的重建,讓更多學者和民眾能接觸這些台灣民間的醫療知識而加以研究或應用。例如在社會文化上做本土醫學史和社會醫療行為的研究,或是與大陸或其他地區流傳的手抄本進行比較研究。除了南部地區以外,淡水、萬華、鹿港和西螺等早期渡海來台人口聚集的都市應該也會有手抄本的流傳,等待後續的發現。

當代針灸系統的整合性數位典藏

致遠管理學院資訊與多媒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陳擎文大學時代就對中華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當年從業界轉戰教職時,就決定要全心投入中華文化的創新與加值,後來投入數位典藏計畫,五年下來,成果備受肯定,許多中醫師甚至是知名軟體大廠主管,都主動詢問是否有出版的可能,希望能將「當代針灸系統」內容推廣至醫學上或是教學平台。比起一般大學,管理學院的資源較少,在任教的科系沒有研究生的情況下,已陸續完成階段性計畫。

目前典藏的內容主要是將各種針灸體系進行大規模資料蒐集與整理後,加以各種多媒體影音加值應用;還有古代各種針灸配穴的複雜演算法,以現代天文曆法結合程式,撰寫成快速配穴軟體;民國40~60年間一些台灣針灸大師的內部教學教材、絕版書籍、珍貴手稿;錄影採訪老中醫的影音專輯,皆是典藏資料的來源。陳擎文表示大多數的醫生與中醫藥相關從業人員,無閒暇時間做這些亟需時間與成本的工作,所以對於典藏工作,都抱著鼓勵贊成與鼓勵態度。而目前針灸系統是網路免費使用的,但仍有很多中醫師不斷來函建議,希望能出版單機版光碟軟體,方便讓他們在自己的電腦使用。屆時亦將此數位學習平臺,應用到大專院校的課程,或推廣給一般民眾的數位教材。

留存記憶‧典藏技藝

雲門數位典藏計畫

「我們動作還是不夠快。」雲門舞集文獻室主任陳品秀如此感嘆,2008年一場大火將八里大排練場燒掉了。雲門36年來的設計手稿、音樂盤帶、舞台配置、燈圖…等文史資料全數燒毀。才開始一年多的數位典藏進度,抵不過大火的速度……大火燒的不僅是雲門,也反映出目前台灣舞團的困境。柯皓仁教授表示:「其實像雲門舞集、優人神鼓或蘭陽舞蹈團,在台灣都是非常知名的團體,可是就會發現他們的物質儲存條件,真的是很差,如果哪天又一把火,就會留下很大的遺憾!」一齣新創作品不僅要花費人事與場租費用,事後的服裝、大型道具等更需另尋場地存放,舞團背負的經濟壓力,也導致舞作無法以最完善的方式儲存與重現,數位典藏剛好提供了一個虛擬的倉庫節省了空間與金錢。陳品秀認為結合交通大學資料管理與數位化的專長,將文物以數位化方式典藏,對藝術的保存來說,非常好的合作方式。

交通大學圖書館過去建置了楊英風、蘇森墉、劉興欽、掌中乾坤布袋戲等數位典藏,柯皓仁教授說:「幸好這幾年的執行績效還算不錯,獲得國科會的肯定,才得以持續執行計畫。可以在執行新計畫的同時,維護之前的數位典藏成果網站。」但是,也有些計畫在執行期滿後,因為無力維護,網站也就消失了。永續經營的確是一大考驗!「脈絡是由執行單位去進行的,做過雲門後再找優人神鼓或蘭陽舞蹈團合作,我們才能盡力將表演藝術的脈絡做起來。」柯教授期盼能將台灣舞團的歷史與脈絡做起來,保留舞蹈文化在台灣發展的完整軌跡,「零零散散的,最後再把它統整起來,還不如一開始就專心朝一個類別經營,這就是我未來執行數位典藏計畫的想法。」

宋江陣數位文化藝術村

宋江陣在高雄內門鄉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過去為了慶祝「觀音佛祖聖誕」,都會有繞境活動;而交通部觀光局,民國九十年選定該鄉舉辦「宋江陣嘉年華」民俗文化藝陣等表演活動。對此,「宋江陣數位文化村」團隊認為嘉年華的形式,在短時間容易吸引內媒體和人潮,缺點是「熱鬧有餘但深度不足」,若沒有文化或是教育甚至是商業上的加值應用,仍舊無法解決文化傳承的問題。高雄縣溝坪國小宋江陣即在2002年成立,並研發宋江陣周邊商品,溝坪社區發展協會也在開始凝聚地方力量,積極發揚宋江陣文化,加上台灣藝術大學團隊與長期帶領研究生,研究民俗藝陣與宋江陣的台南大學體育學院的蔡宗信老師搭上線,在這樣的背景與機緣下,讓宋江陣數位藝文村就此誕生。

台灣藝術大學研究助理蕭雅文表示,最困難的是在說服耆老將文物數位化,「他們希望可以讓大家知道這東西(宋江陣),但是對於技藝的保存是存疑的。」於是透過口述歷史、影像拍攝、田調記事的方式,然後先讓耆老們看之前曾經做過的東西數位化內容,讓他們逐步接受。其中比較特別的部份便是「臉譜館」,當初擁有者並不想授權,宋江陣裡頭,有的需要在臉上臉譜在台灣以漸漸失傳,他們本身擁有一本臉譜的書籍,僅是將書籍不斷地傳承,後來經過溝通才將此公開。然而,宋江陣文化為傳統技藝,習練的人多半有一定年紀(典藏內容裡還有位高齡九十歲的老先生),也點出技藝數位化後的問題。宋江陣本身有其限制,女性不能碰兵器,無法學習該項技藝(但近年因為人力不足,開始有女性參與),所以都是男性習練其技藝,而在當今社會多半仍以男性為家庭經濟重擔,習練宋江陣並不能養家糊口,所以鮮少有職業性宋江陣表演社團。宋江陣逐漸沒落,最大的問題還是經費與人員的投入。蕭雅文也提到:將文化一一數位化後,沒有重視實質人才的培育,也可能讓原本已經沒落的傳統,永遠存於「宋江陣數位文化村」的電腦硬碟裡頭。

典藏文化不能只問點石成金

數位典藏的教育和訓練在台灣實際執行未滿十年,典藏初期的對象主要為歷史文物和文化資產,而數位化是文化產業發展和推廣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部分。面對數位典藏的計劃,甚至整體的文化發展政策,接續皆以產值為衡量標準,但是卻多所忽略文化本身為公共財的特性,從社會公共利益的層面來看,其重要性和影響力是難以被忽視的。當這些文化或古蹟面臨天災人禍的破壞,數位資料就是未來修復的依據和存在過的紀錄;進一步對於人文藝術和創意產業而言,過去的文化積累是創意發展的根基,這些意義和價值是難以化為實際產值計算的。

數位典藏計畫與台灣文化產業的發展的模式幾乎同軌;初期多需仰賴政府資源的培植,最終能靠營收自給自足是期望達成的目標。然而上述採訪對象多次提到,經費每年遞減,對還在做典藏工作的計畫來說確實較吃虧,或是盡量趕進度,或是希望能夠早日到達文化創意加進計畫的程度。而已典藏的成果當然有其價值,每年重新提出計畫書申請,不通過便宣告中止,那麼最初讓計畫通過執行又是基於什麼考量?是否在典藏完成後(有的甚至尚未完成)也是可以接受的結果?這些都為數位典藏計畫添上問號。以目前台灣的文化產業而言,能完全不依賴政府的實屬少數,除了內容的開發和加值產品的推廣,如何發展穩定的產業結構維持其營運是整體典藏計畫應該思索的課題。

資料來源:破週報復刊584期
http://pots.tw/node/36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