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的經濟日報,探討的是一個座談會,專門討論文化資本的座談會。

文化資本出自於法國社會學家P. Bourdieu的思想中,詳細定義自己去查書。簡單的說,我們在社會上討生活,錢(經濟資本)與人脈(社會資本)以外,還有一個無形的、從支撐著判斷力、美學鑑別力的文化資本,作為判斷彼此出身、是否是同一群體的東西。
既然是資本的概念,意思就是:他是可以累積的,甚至可以轉換,所以,有錢人參加音樂表演,不斷訓練自己的鑑賞力,就是用錢去買文化資本(當然中間還要參與、訓練、感受,不是有錢買就好)。

來了這麼多學者,陳郁秀都來了,比較值得注意的倒是國外學者,他們直接從文化資本角度切入,認為藝術是有區隔性的,不是全民運動,現在著政策若在裂解社會,造就藝術階級的話,建議更改藝術政策。
這讓我們想起補助政策,如果願意自己掏腰包的觀眾,平均的經濟地位、素質都較高時,還給予補助,真的只會擴大社會排除;則,補助是要給的,該怎麼給?給誰?

現在國內有幾份文化報告,官方也會出,如果調查到文化消費人口現象,大約都呈現:文化參與跟收入、教育程度成正比關係,階級有決定文化消費的直接因素。

當這些先聖先賢大談文化理念時,同一天的經日也報導了一個圓夢計畫,台灣還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去過兩廳院的。

========
創意加持 打造文化新資本
 
【經濟日報╱鄭秋霜】 2008.05.03 02:57 am
 
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潮流下,「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的觀念愈來愈受到重視,如何重新檢視文化定位,將文化結合創意成為新型態資本,攸關台灣文創產業在全球化影響下的成敗;而在文化資本累積過程中如何縮小社會不均,也成了文化決策者不能忽視的課題。

由國家文化總會總策劃,台灣藝術大學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主辦的「文化的力量:歐洲經驗與台灣躍起」國際論壇日前舉行,邀請歐洲及台灣專家,討論文化產業新資本的誕生等議題。

受邀來台的文化研究專家湯尼‧班尼特(Tony Bennett)指出,法國知名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將「文化資本」定義為一種資產,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因為熟悉菁英文化才能得到的,階級優勢因此得以複製、代代相傳;他們因擁有「文化資本」而更可能受高等教育,晉升到高地位、高所得的專業管理職位,且更有可能持續參與菁英文化的組織與事務。

文化政策要公平

換句話說,階級的不平等因此循環複製,在家裡獲得的文化優勢,轉化為教育系統裡的成功,然後造就職業的高階職位,以及對菁英文化不成比例的參與。

班尼特還公布一項文化資本與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研究,透過全國性的訪問得到「文化地圖」的成果,發現分布在「文化地圖」左右的不同族群中,對文化的喜好及參與都存在差異,例如右邊的受訪者經常出席政府支持的博物館、畫廊等公共文化活動或票價昂貴的藝文表演,左邊的人則幾乎不參加這些活動。

班尼特說,這不代表不斷複製的「社會排斥」都由政府支持的文化所形成,但必須確認的是,如果政府支持的藝術文化造成社會不均,就應轉變成較公平的文化政策。

在台灣政策鼓勵發展文創產業的潮流下,台藝大藝政所所長廖新田認為,從文化資本的角度來看,即使政策支持發展文創產業,也不能忘了其背後的社會階級及文化權力仍存在,因此文化政策決策者,仍得時刻反省到底推動的是誰的文化、誰的品味。

法藍瓷總裁陳立恆也根據布迪厄的理論指出,人的一生都在聚集三種不同資本,分別是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及文化資本。布迪厄認為文化資本分布不均,是造成階級劃分與社會地位轉換困難的主因,陳立恆說:「這個理論也可用來了解,創意產業為何會以不同速度在全球各地發展。」

他並認為,近年來台灣推動文創產業成長不如預期,主因是台灣過度忽略我們固有的文化資本,未來台灣文創產業若想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善用我們的「新」資本,那就是用創意把中華文化轉化為台灣的文化新資本。

「文化的確是一種資本,但不易衡量。」歐盟執行委員會資訊社會與媒體總署長顧問艾克特(D. Eckert)坦言,歐盟也不知道該如何決定文化資本的價格,雖然很難為文化「標價」,但仍要不斷說服政治人物讓他們理解並支持。例如歐盟非常重視數位典藏,但並未做成本分析,只因各國都認為這是一件「該做的事」。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艾茉莉(F. Allio)則呼籲,台灣文化的豐富與活力相當聞名,但如何守護及保存台灣的無形傳統文化像是廟會儀式等,更是當務之急。

德國德樂斯登總博物館館長羅施(M. Roth)則從博物館經營經驗指出,博物館等文化機構的吸引力,在於實質內容,否則不會持久,也不利文創產業的發展。

重視文化軟實力

台藝大校長黃光男指出,重視文化的「軟實力」是國際交流的新視野,「它既是文化戰爭,更是文化競爭」;台灣軟實力的所在,應是結合行銷、文創產業及旅遊等,營造一種能與他人分享的自我生活風格。

政大校長吳思華也舉例說,韓國文創產業能快速成長,主因是韓國文化展現了高度包容多元文化,以及能夠清楚地突破傳統等特質;「台灣不論是從文化、經濟或觀光的觀點,都應更快、更積極地投資文創產業」。

國家文化總會秘書長陳郁秀指出,文化是經濟成長與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文創產業的推動除了經濟效益外,更深層的意義是藉由對文化的自我認識,產生新文藝核心價值,成為台灣新文化,型塑「現代台灣」新品牌,成為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新印象。

【2008/05/03 經濟日報】
 
=======
捐款5萬 助百人到兩廳院圓夢
 
【經濟日報╱鄭秋霜】 2008.05.03 02:57 am 
 

如果有5萬元,有的人會拿來安排一次出國旅行,有的人可能拿去買個名牌包,有人喜歡參加一個專業學習課程,或有人拿去買筆基金投資。

兩廳院自去年底推出一項「藝術零距離」圓夢計畫,只要捐款5萬元,就可以讓100個從來沒有踏進過兩廳院的人,第一次到兩廳院欣賞藝術表演活動。推出不到半年來,已有2,700人受惠,讓人看見5萬元可創造的新可能性。

為推廣人人都有機會欣賞藝術節目,縮小弱勢族群無法參與欣賞的落差,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發起「藝術零距離」專案計畫,結合社會、企業團體及兩廳院資源,共同圓一個人人都能置身精緻藝術的夢,一起散播文化種子讓藝術生根。

兩廳院指出,這項計畫的圓夢對象,主要是針對期待第一次進入國家戲劇院和音樂廳的民眾。圓夢方案分為預約安排及專案規劃,凡是醫療、社福機構、弱勢團體、服務性公益社團都可提出需求,兩廳院則運用接受來自各方的金額贊助,協調安排。

兩聽院表示,這項計畫採專款專用,自啟動以來已獲得不少企業或個人的支持,已捐款者至少包括天使美術館館長賴麗純、遠流出版董事長王榮文、東和鋼鐵企業、綠灣會館及多個扶輪社等組織或個人。

此活動舉辦以來,估計到今年4月底已推動2,700人第一次進到兩廳院貼近藝術。例如兩廳院和台北縣文化基金會,曾在4月初安排來自七所學校、共1,034位台北縣的中小學生師生到兩廳院參加「藝術零距離」活動。

兩廳院播下的藝文種子,已在參與者心中發芽。例如署名為「nana」的參與者在「圓夢部落格」上寫著,過去都只在電腦聽音樂,但欣賞了圓夢計畫安排的管弦樂音樂會後,有了很大的感觸與撼動,自己日後有能力,也將擔任傳愛大使。

陳郁秀指出,企業或個人每贊助5萬元,至少可創造100個人接近藝術欣賞節目機會。歡迎各界響應參與,可洽圓夢專線(02)3393-9818。

【2008/05/03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