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見報的一篇報導,是大陸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區域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王筱芸來台訪問後的一些觀點。

閱覽完她的意見,感覺她判斷問題的角度很確實,但是提的方案包括觀點,還是不知所云。什麼叫做認同GDP?名詞不能這樣亂套拉。還有他對台灣的考察,可能也不是很確實,行程可能都被刻意安排,沒有走到最基層去看,比如脫隊感受一下庶民在吃什麼、想什麼、看什麼,困境在哪。

倒是想集中整理一下王研究員對台灣問題的剖析,可能更有啟發性一點。

她提出:
1.「如果文創產業不改革、不市場化,歐美產品便會進入、占有你的文化消費市場,當生活所需皆西方化,連同文化也西方化,對國家的文化安全是有問題的。」後面她也提到這個觀點對市場的影響力,看來他對產品屬地是有概念的。而這一點是台灣主流文創從業者很缺乏,甚可能是被刻意掩蓋的。文創作為一個產業,商業化與否,小弟覺得是其次,反而值得注意的是:他跟傳統產業不一樣的是,他不是一個只能將本求利的商業行為,而混雜著美學/品味判斷。我們可以少花幾成價格,買次級消耗品(比如衛生紙),但對於欣賞藝文/設計品,一旦當認定了,是全有與全無的問題。無法降價求售。

2.「文創和其他產業不同,光有政府是不夠的,一定要有消費者,而消費者也恰好認同設計者,跟他站在同一邊,貫穿其對文化的熱愛,才能根據本土元素發揮創意。」可惜關於政府/市場觀點,他沒有多談,或者後面一句「過於商業化或是政府介入過多都不適宜」,那究竟該怎麼走?沒有明示。過於商業、或政府計畫經濟無法推動文創,我當然知道,問題怎麼執兩用中?還是要走其他路線?這種1+1或1-1的抽象概念,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3.關於市場過小問題。這點似乎也跟台灣現在主流的文創觀點很像,或許也被影響。早幾年台灣是沒有這種聲音的(市場太小,要去大陸發展)。市場規模大小的意見出現,包括文創法的補助或藝文消費券等,大概都象徵著某種意見成為主流。未來大概還會持續強化。

至於後面提到什麼群聚、創意指數之類的,未來台灣文創論述會轉型(也注意一下前兩天聯合報對幾個藝文館所的專提報導),王研究員來台,可能也被影響了吧?


(因為是去中時網站的新聞,應該是他們排版出問題吧?所以感覺起來怪怪。)

========
經濟搭台 文化唱戲 大。陸。文。創。產。業。一。路。走。來

2010-05-02 旺報 【記者黃奕瀠/專題報導】

     應暨南國際大學之邀,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區域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王筱芸來台參與「文化創意產業營運模式研討會」,並且探訪台灣的文化創業產業和社群。她對台灣文化創意相當欣賞,笑稱不只心動,還情動,不但計畫來台訪學,且將書寫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書。接受本報專訪時,王筱芸暢談了文化產業在中國大陸的發展。

     文創產業的跨界發展

     而中國的文化安全,也是發展文創產業的重要原因。「如果文創產業不改革、不市場化,歐美產品便會進入、占有你的文化消費市場,當生活所需皆西方化,連同文化也西方化,對國家的文化安全是有問題的。」王筱芸認為,全然西化對文化生態是不利的,因為文化需要多樣化、本土化。

     以台灣為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早,因此王筱芸發覺台灣的文創「很草根」,形式內容和大陸相差甚大,但從西方化到本土化、在地化的發展路徑卻是一致的。「這和文化安全是一樣的,而且要在地化才能滿足需求,這些文化需求不是別人強加給他的,而是在生活中發現的。」如他在高雄看到年輕設計師自發地經營高雄的文創業,讓這個藍領集中、經濟後發地區展現相當強的文化活力,讓他很感動。

     「文創和其他產業不同,光有政府是不夠的,一定要有消費者,而消費者也恰好認同設計者,跟他站在同一邊,貫穿其對文化的熱愛,才能根據本土元素發揮創意。」王筱芸表示,文化創意產業要對本土文化元素有一定的理解,而消費者和創意人才是文創的重要參與者和互動者,消費者水準提高會帶動設計者的創意,過於商業化或是政府介入過多都不適宜。以北京798和高雄駁二特區為例,這兩處和世界其他文創園區相同,先由藝術家進駐,藉著創意互動,讓消費者和創意者都能愉快享受文化,「參與是文化創意的靈魂,一定要參與。」王筱芸說,文創是跨界的,可破除消費者、創造者和廠商間的距離。

     文化需多樣化、本土化

       ,王筱芸認為,文化創意 和「認同」有關:「若我們只接受西方化文化,我就是個被動的消費者,最後會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我們對於使用的產品投入了感情,但卻是對西方產生感情。」她表示,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如此藉著體驗對產品產生認同,產生新的價值。

     「文化創意產業不能只用一種指標來衡量,不應只有產值,應該產生一個國家地區文化創造力、文化多樣性、文化生態的良性循環。」王筱芸說,當國家越來越文明,便想找出自己和他人的差異性,而文創正是找出自己的特殊性,透過商業方法達到目的。因此文創不能只用GDP來衡量,GDP只是一個利潤增長的產值,應該有個「創意指數」,展現對多元文化的包容,還有對區域文化的認同,甚至是自己這一個族群生活方式的認同,並由這些人產生群聚效應,創造自己的文化消費機制。「人們對文化會省思,我到底有什麼,我和別人的差異在哪裡,連結相同的人做一件事,從活動到加入到商機浮現。」王筱芸認為,創意指數不是一個GDP,是一個文化的GDP,是一個叫做認同的GDP,而台灣的文創產業正積極表現了這一點。

     比較起兩岸文創產業,王筱芸認為台灣發展很早,活力很強,可惜受限於市場較小。而中國大陸之大,光一個北京便足以納含各種型式的劇場,而北京的流動和旅遊人口之多,即便是不甚好的產品還是有人購買、有商機,這雖然是台灣無法比的,但台灣在管理和行銷上的經驗,值得大陸學習。「儘管大陸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和歷練,但兩岸交流會達成雙贏,互相彌補,必須特別明瞭自己的本質才能彌補,這是很好的。」王筱芸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