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的TN雜誌,談到社造。我記得陳其南上台,除了跟高層關係良好之外,帶領文建會走社造風,也是一個特色,所以在他主政那幾年,社區營造的議題很熱,但是現在主委換了,社造就比較少聽到,算是文建會其中一項業務。
當然你上文建會網站去看,還是有社造的補助與業務。

社造,真的是由下而上嗎?理論上是的,包括下文幾個教授(陳本身也是教授),大聲呼籲,不過,是學者告訴我們該怎麼社造?還是台灣本身自己已經產生社造意識?兩者有所區別。
這個又可擴大到文創。所有搞文創的都會主張,文化本來就是紮根、從台灣做起。外國人喜愛台灣的項目,跟台灣自己認為要推的文創,也有所差別。很少聽說文創主流以檳榔西施為主題的,大多都是國外知名大牌,文創範疇較大,社造領域比較集中。或許也可看到類似問題。
其他包括所謂本土化、社區營造,如果只是透過辦活動、蓋硬體老方法作,真的達到效果嗎?

我還想起,台灣是一個代工社會,模仿相當盛,推社區應該很累,因為長期為國外作嫁、移民社會,包括現在很多外籍配偶等。擴大到文創,文化產業事實上也是高難度,因為有不同意見、文化者衝撞,怎麼一般論述,好像說的很順?

========
熱情不熄 台灣社造向前行
 
‧Taiwan News 2008/02/28 
 「社區總體營造」一詞,自從一九九四年文建會開始倡導以來,已在台灣走過十四個年頭。當時擔任文建會副主委、確立社造政策的陳其南指出:「台灣社造發展至今,集體決策的公民意識還未完全得到彰顯。」... 
 
 
【文/李欣如】
陳其南與曾旭正提醒勿偏離公共意識精神

「社區總體營造」一詞,自從一九九四年文建會開始倡導以來,已在台灣走過十四個年頭。當時擔任文建會副主委、確立社造政策的陳其南指出:「台灣社造發展至今,集體決策的公民意識還未完全得到彰顯。」

公民意識的落實

自從「社造」成為政府的施政項目以來,國內一直對這個中文辭彙缺乏明確的定義,於是「社造」因為個人不同的理解與想像,而有不同的意義;甚至,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操作者,也有不同的展開。

儘管在台灣社區通網站〈sixstar.cca.gov.tw/index_new.php〉上至今共有三千六百多個社區註冊登記,「不過,真正能實踐公民意識的社區並不多。」陳其南不諱言地指出。對此,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副教授曾旭正也表示:「台灣的社造通常以文化、景觀方面的發展較多。」因此,以塑造公共意識為目的的社造精神,竟逐漸演變成以環境的美化為依歸。

然而,為落實公民意識所採取的策略-美化環境並非不好,只是過程中的「創造性」需要被關注。同時也擔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的曾旭正強調,「社造必須在世俗的做法外,找到新的做法。」也就是打破目的性導向,大家一起參與美化環境的過程。他舉出國民政府時代所廣建的地方活動中心,就可透過鄰近居民反覆地討論、規劃,哪怕一個議題來來回回多次難以定案,都沒關係,因為實現原有空間外的想像,過程才是重點。

「就是將一件原本簡單的事,變得複雜。」陳其南點出社造的精神。例如,要不要做水溝?都必須經過大家共同討論、凝聚共識,才得以進行決策。他補充,「社區總體營造中的『總體』,其實等於沒有,即代表什麼都可以做。」因為社造觸及的內容跟生活一樣繁瑣,不論社造欲達成的目標為何,其中每一環節緊扣著的「集體決策」才是珍貴之處。

社造非一望即知的東西,陳其南以一九九九年美濃人為捍衛自己家鄉,反對美濃水庫興建案為例說明,「社造的過程,是磨練民主政治的生活方式。」姑且不談社造的使命,這股居民由下而上的活力,只是單純地希望生活好一點,但非單一力量可達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所促成。

雖然政府在初期提供誘因、示範計畫,著力於理念的推廣、經驗交流、技術提供與部分經費支援,但回歸到社造的本質,還是必須強調社區居民的自發性與自主性。陳其南認為,「當政府賦權給社區,社區又能發揮自主性力量時,居民的生活品質以及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也將隨之提升。」

回歸社造初衷

將「社造,是磨練民主政治的生活方式」意義釐清後,社區還需面對「如何永續經營?」的課題。當多數社區處在永續經營即是要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以藉此延續社區生命力時,曾旭正提出,「人的經營,才是永續之道。」一旦忘卻,很容易扼殺掉有心經營者的熱情。

如同陳其南所言,「其實在社造政策未推前,就知道失敗的比例一定偏高。」因為基於社區不同的理解、歷史背景與操作經驗,能達到社造精神的很少。更遑論還有社區只有在申請到補助時才做事、沒有補助就不做事了,這些看在曾旭正眼中,就像是被補助計畫逼著往前跑一樣,雖做足了表面功夫,換來的只是一桶又一桶,澆熄有心經營者熱情的冰水而已。

「社造的補助是發展的助力,嚴禁依賴。」曾旭正說明,在居民投入社造的過程中,最好能讓每一個人都有所成長,除了長期投注時間、精神的勞動外,也要提供個人自我成長的機會。正所謂「要做好社造,就得先造人」,社造的基礎就在於人,而扎實的社造經驗,也能避免被公部門的補助牽著走,造成缺乏社區自主的扭曲情況出現。

有人的地方就要社造

儘管許多人仍難以體會或實踐「社造」的深刻意涵,但可確信的是,社造的確為生活帶來了景觀上的變化。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教授陳其南曾在文建會任內走訪多處社區,「除非居民很滿意目前的生活,否則都需要共同為周遭的公共議題來努力。」他同時也看見,社造存在著城鄉差異。

相較於能直接住在大地上的鄉村型社區而言,都市型的社區的確缺少有個性、有魅力的招牌,而城市的疏離感,也是形成差異的要素。這雖是先天的差異,不過,居住在都市的人多,消弭社造的城鄉差異,還是必要。曾旭正認為,「經營社區感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由於都市型社區沒有空間、產業等問題,加上公寓大廈的法定地位更為完整,事實上可以做得比鄉村型社區還多。「只是城市的疏離感阻絕了社造的可能,」陳其南進一步指出,「可藉由建商定位或管理委員會的啟動,來強化居民對生活環境的意識,待後續的制度逐一建立,社造的精神也將永續下去。」

一位是有台灣社區總體營造之父之稱的陳其南教授,另一位是長期參與台灣社造工作與研究的曾旭正副教授,他們兩位皆認為,「台灣的社造是台灣民主社會的根本力量,足以走在華人世界的前面。」對於台灣社造的未來,不僅還有很多可以發揮的空間,社會的發展也將如同活泉般,由此汩汩湧現。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第33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