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月1日最重要的新聞,對文創而言,我認為就是這個。同一天,也在聯合,有個劇場從業者投書,大嘆政府給他們的補助太少。但與此同時,施董,開始要搞藝企結合。
施鎮榮關心文化界,不是第一天,以前聽滾石段董提過,施董說有問題可以去找他。今天,雖然站在他旁邊都是台灣大團,我倒不會認為,怎麼都是你們在吃,而會想,當大頭都因為混不下去找他,可見藝文界條件多嚴苛。

這一系列報導,我注意幾個點。
1.這些報導全部出自經濟日報,注意,這是一份財經取向的報紙,不是兩廳院手冊、不是文化快遞,到這個管道,才能讓非藝文界的、不熟悉文化產業的朋友去認識;當然報導者,就是提出澤崎小姐說的鄭秋霜。
2.國家藝術基金會,搞藝企結合與平台很久了,數年應該有,還有網站,但是,這些大頭還要出來,還要施董協助,意味什麼?很多人都要國家補助,不管補助哪一方,國家早就做了,能做的就這麼多,還要期待什麼?包括,施董自己也說,藝企結合尚未有模式,施董意味著什麼?
3.施董最後一篇報導說,藝術不是做公益而是投資,我想應該也犯了很多人的大忌,不過逆風之後若有新局面,也應該要試看看。如果文化『要產業化』,而不是文化與創意產業切割的話。
4.施董其中一段報導說,他跟媽媽去看歌仔戲,發現其實管道不足。我們談過大小眾市場分立問題,大眾市場特色是,資訊來找你,小眾的話則是,你去找資訊。所以蔡10出片,想不聽到她新歌都難,足見管道布建的威力,這些都是傳播學的ABC,卻很少跟文化產業結合,綜合出新的營運模式。

========
施振榮 打造藝企平台
 
【經濟日報╱記者鄭秋霜/台北報導】 2008.03.01 03:26 am
 
 http://udn.com/NEWS/MEDIA/4239059-1804902.JPG
 
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聯誼會會長施振榮(中)昨天出面架起「藝企合作」的橋樑,歷屆表演藝術類十傑林懷民(左起)、魏海敏、陳瑞斌(右起)及孫翠鳳也向各界提案,期盼企業界共襄盛舉。
記者侯永全/攝影
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聯誼會(簡稱十傑聯誼會)會長施振榮打造「藝企合作」平台,昨(29)日號召企業界及藝文界人士共襄盛舉,包括林懷民、朱宗慶、賴聲川、魏海敏、孫翠鳳及陳瑞斌等六位歷屆表演藝術類十傑當選人齊向企業界提案,希望共同提升藝文風氣。

施振榮表示,他願意擔任藝企合作的「超級推銷員」,未來將親自把藝文界人士的相關提案,推薦給企業界友人;十傑聯誼會也已把相關提案簡介,印製1,000份相關宣傳資料交給施振榮。

為了讓企業人士更深入了解這些表演藝術大師與藝文團體的提案,並提供藝企彼此近距離接觸機會,施振榮昨晚舉辦音樂餐會,邀請近60位企業友人與會,地點選在今天即將重新開幕的鳳甲美術館舉辦,並由國際鋼琴大師陳瑞斌為與會企業人士演奏鋼琴,做為藝企合作系列活動的首航。

孫翠鳳說,她看到這個合作案立刻眼睛為之一亮,她相信企業與藝術結合,可以為企業帶來附加價值。

【2008/03/01 經濟日報】@
 
=========
施振榮促銷 藝術、企業連上線
 
【聯合報╱記者李玉玲/台北報導】 2008.03.01 03:34 am
 
 
二○○四年宣布退休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昨天重出江湖扮起「超級推銷員」,行銷的不是他熟悉的IT產業,而是邀集林懷民等六位曾獲十大傑出青年的藝文界人士,共同推動藝企合作計畫,搭起企業與藝文贊助橋梁。

昨晚,施振榮作東宴請六十位企業界友人,推銷他的「藝企合作‧共創價值」計畫,餐會除了選在藝文氣息濃厚的鳳甲美術館,還邀請「藝企十傑」之一的鋼琴家陳瑞斌現場演出,做為這項計畫推動的第一步。

現任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聯誼會會長的施振榮說,他發覺,電子新貴物質生活可能已經超越過去的貴族,精神生活卻比不上。他希望以曾獲十大傑出青年(十傑)的六位藝術家林懷民、朱宗慶、賴聲川、孫翠鳳、魏海敏、陳瑞斌為出發,向企業界提出藝企合作計畫書,把表演藝術帶進企業界,縮短彼此的距離,共創雙贏的附加價值。

施振榮並邀請十傑聯誼會執行委員錢復、陳維昭、趙守博、簡又新等人,與林懷民、孫翠鳳、魏海敏、陳瑞斌共同宣布「藝企合作」計畫內容。

施振榮說,六位藝文十傑提出的藝企計畫案已印製成一千份宣傳資料,將透過他的私人管道陸續發送給企業友人,最近,他也開始「超級推銷員」工作,推薦魏海敏到企業界演講,未來還會陸續引介其他幾位十傑的藝企計畫。

林懷民指出,雲門曾到企業辦過演出推廣活動,有員工看到流淚,流淚的原因是這些人長期在沒有感覺的環境裡工作,一場藝術表演觸動了他們的心靈深處,林懷民希望,透過這次藝企合作,能觸動更多人的心靈。

孫翠鳳也表示,以前總認為一切要靠自己,歌仔戲才能活下去,現在,她的想法已經改變,如果企業贊助能夠加入,藝術界可以創造更多好的作品,格局也會拉大,她期待,施振榮的藝企計畫可以成功,締造雙贏的局面。

【2008/03/01 聯合報】@
 
===========

施振榮:投資藝術 不是做公益
 
【聯合報╱記者李玉玲/台北報導】 2008.03.01 03:34 am
 
 
退休後積極推動「品牌台灣」觀念的施振榮說,品牌就是形象,如何透過企業的精神,將藝術無形的價值轉換成有形,他還在找尋,外界不必過於樂觀,他強調:「不難的不做,這就是我的脾氣。」

退休後經常出現在藝文場合的施振榮說,當初只是陪媽媽看歌仔戲等表演,沒想到自己越看越享受,他認為,企業界不是不喜歡藝術,而是沒管道,沒時間,他相信,只要接觸得到感動,藝術與企業就不會有那麼大的距離。

施振榮笑說,最近忙著寫信給企業友人,推銷「藝企合作‧共創價值」計畫,收到他的餐會邀請函,大概有人會以為是鴻門宴,不過,他的臉皮很厚,會緊盯著不會放棄。

施振榮認為,企業以「做公益」觀點贊助藝文,初期可行,長期來看卻是不合理的,藝企合作要永續,必須從行銷投資觀點參與藝文,而不是「幫助」藝文,唯有將藝術無形的價值轉換成有形,才能共同創造價值。

施振榮說,藝企合作的模式為何,目前還在尋找,這是一種風氣的養成,沒有兩三年是看不到成果的。

【2008/03/01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