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縣市長大選決戰前夜,轉開電視,看到李濤在後半突然談了當日獲得紐約大賞的設計師古又文及其作品,並且在前半訪談古設計師。
這位母親一手拉拔長大的,缺乏資源、曾想放棄的設計師,在堅持,外加英國願意支援下,到英國讀書,最後設計被美國認可,獲獎之前,他的作品也被韓國人奪去。
古又文說到最後,甚至還大喘氣(可能快哭了?)。一路自己血戰上來的古又文,我們的政府也認可其努力,開始收割了。

在訪談的現場有四位來賓,行銷達人王文華、法藍瓷總裁陳立恆以及兩位財經達人。在談了一週的杜拜與金融風暴之後,決戰前夜突然開始談了MIT、台灣品牌,並略微帶到文創產業。

媒體人阮慕華提出了四個憂心,最後尤其提出僵化的教育。尤其引米雪兒服裝設計師Jason Wu,小學四年級就離開台灣,因為她媽媽認為他在台灣的教育制度沒出息。而王文華也提出,台灣很多人要離開台灣,才能被認可,成為台灣之光。這意味的是,這個環境與條件是不利於發展的,人才搞久了也會變成奴才。另外也包括諸如政府對產業發展的觀點,台灣過去非常重視製造業,也熟悉的是OEM的作法,但是,台灣的問題正在於「沒有轉型」(甚可能是轉型失敗),則,我們只熟悉加工、代工的模式,現在開始要走智財、軟經濟、品牌時,便相形見拙。
而阮慕華也直接提出,台灣人崇洋不是新聞,也不是台灣特殊現象,原因在於如時尚產業的價值是由西方人決定的,我們當然永遠都只能走在後面。
只問Know How、不問Know Why的台灣,這次終於嚐到苦頭,因為面對的是無法跨越的鴻溝:對理性、教育、思維、產業發展的總體挑戰,而不是集中資源發展幾家廠商、抑農重工就可以混過去的。

台灣講轉型,提出新的產業(不管幾大產業),然而為何總是雷聲大雨點小?政府出了什麼問題?民間出了什麼問題?罵政府一點也不難,但是提出主張就很困難;反省政府不難,反省民間、具體找出方針就很難,動則得咎,很多大江大海的問題也無法解決:橫在我們前面的就是文創產業,如何面對文化/商業之間的矛盾?

以及,國外不會沒有面對我們面對的困境:有人才,但是環境不好;甚至,更差的環境可能都出現過,比如戰後、97金融風暴那種諸神的黃昏。為何其他國家可以站起來?台灣總是一副得慢性病的樣子?

最後王文華提到要發展文化產品,要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是基礎建設,第二個是教育。在教育部分,他特別提到要提升台灣的品味,因為有品味才會去消費。這個說法現在是滿主流的美學教育觀點,不過王文華自己也說,教育品味要十幾二十年…
不過反過來想,現在也出現諸如台灣要先有內需等的問題。甚至有點愛用國貨的口號,不過仔細想來,台灣真的內需不夠嗎?還是內需不支持自己生產的文化產品?以電影市場為例,90%的票房是外片,總體市場票房超過200億元,如果200億元分一半給國片,怎會有台產片資源、投資不足問題?又為何,台灣人不喜歡使用國貨?是品味不夠?台灣很懂得欣賞世界各地的作品,比如Sex and City,品味並不會低阿?但在「全球消費、在地生產」的框架下,所謂的內需不足,意義到底是什麼?

也就順便錄音下來了。錄音檔逾期不補檔。
http://www.sendspace.com/file/ydoxjc

http://www.go2upload.com/file/2/6f7bfc.html

http://rapidshare.com/files/316243889/20091203.mp3.html


很多人都在崇拜一些台灣之光,成功的企業經營者。小弟觀點不一樣,我們這種小地方,唯有認清自己的處境、條件,夾在/處在各大勢力之間周旋,善用各種資源,不斷變動自己的戰鬥位置,才可能有立足之地—什麼文化立國、台灣被哪裡看到,都不切實際。

我們需要一位真田昌幸--他跟他兩個兒子有多次以寡擊眾的經驗。

以及:


=========
兩個「台灣之光」背後的母親
 
【聯合晚報╱社論】 2009.12.04 02:03 pm
 
 
2009年美國一項國際服裝競賽的「前衛時裝獎」,頒給了台灣的年輕設計師古又文。今年以來,先有吳季剛的禮服被美國第一夫人挑選穿著出席就職晚宴,接著又有31歲的黃嘉祥得到國際成衣聯盟競賽獎項。台灣的年輕設計師在國際間嶄露頭角,實在令人高興。

服裝設計,本來未必在傳統觀念裡「以天下為己任」的成就領域。但近年來激動人心的「台灣之光」,從體育界的王建民、林義傑,電影藝術的李安,服裝設計界的這幾位台灣新秀,乃至於國際調酒大賽、電玩遊戲競賽的年輕得獎者,說明台灣人才後浪推前浪,只要對夢想執著不懈,雖未必非要憂國憂民或追求世俗的功成名就,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古又文和吳季剛都激動地說「謝謝媽媽」,這兩位母親的故事頗值得一提。古又文三歲喪父,媽媽學歷不高,從事勞力工作以養育三個孩子。這樣的背景下,古又文念的卻非實用賺錢的科系,一路順著自己的興趣發展。古媽媽樸實苦幹,仍鼓勵孩子逐夢,很了不起。

吳季剛的故事更傳奇了。他從小愛玩芭比娃娃,假日吵著要去逛婚紗禮服店,媽媽坦承最初感覺震驚和擔心,還為此請教過醫師和幼教專家。吳媽媽自認「是個很傳統的母親,當然也會想要他…去學醫或當律師,平順過一生」。但這位母親在發現孩子對台灣教育適應不良,只好送他出國當小留學生,提醒他學藝術可能會心力交瘁,但終於放他走自己的路。

媒體難免要報導這些案例「為國爭光」,但若撇開「台灣之光」的大帽子,回歸到每個家庭、每個學校都要面對的親子關係、人生志向、教育問題種種,則古又文和吳季剛家中所發生的,不過是父母尊重孩子志向、支持孩子的選擇而已。這本來是作爸媽的愛小孩、作老師的因材施教、學校激發學生潛能和信心的基本道理,但台灣社會多數人能否視此為「順理成章」?

我們為這些從小就志向受到尊重的年輕人慶幸,也希望有更多父母願意向古媽媽和吳媽媽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