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小說家張大春在不能沒有你大獲全勝後,用1HR訪談了戴導演。整個一小時除小聊一下他的新電影,都在談電影產業,可惜後來才稍微錄到最後一段,不過也很有趣,雖然才8分鐘。

前面戴導演談這次金馬有創投機制(向外尋找資金媒合)、他談他們這一代出道(約90年代,台灣新浪潮後)的狀況,以及他指出台灣電影在2000年有個轉折,而最慘的是2003年,因為當年有半年時間,沒有一部新片開拍。之後就開始反轉。

比如他指出以百老匯形容台灣電影市場:他說,台灣猶如沒有百老匯的外百老匯,這不是一個健康的電影市場,因為電影市場應該是多元化,有主流商業片,也有非主流、獨立的製片。戴導演的言談,也讓我想起一個老問題,究竟電影的「規格」與「標準」是什麼?當我們可以用DV8也拍點什麼時。

比如幾年前陳國富召集了一批人,一起拍了商業片「雙瞳」,該片包括他,也聚集了如魏德聖、蘇照彬等人,後來都頭角崢嶸---陳國富不就是這次風聲的導演嗎?

以上是沒有收錄到,趁還記得,記錄下來。

最後一段比較值得注意的是,他最後談到大陸市場,他形容大陸是黑洞,而大陸對台灣現在一些小資的拍攝方式,還有興趣,也都還有市場;但是,他很清楚,大陸是要玩大資本的地方:都是億來億去。不夠規模與場面的商業片,不是他們主辦的興趣。
在這個黑洞旁邊,節目開始時,金馬的創投會認為,現在國外很多資本對台灣電影會有興趣,著眼點是因為兩岸同文同種,認為台灣相對來說是進中國的跳板。
不過,我們也一直提出,在文創園丁時尚產業,黃淑綺設計師那句話:「對岸除了語言通以外,什麼都不通。」這對小弟是一個震撼。足見文化差異之大,我們對「中國」的想像,是不是太快了,太美了?以及,動不動就說人家有13億市場,真的有嗎?那邊文盲、下崗民工、繳不起醫療費的人有多少比例?又,能消費的人,為何都買台灣人的東西?這是大哉問。
以及,影視、藝文產業現在「西進」才蔚為風潮,其實台灣製造業早就去了,比科技業還早。前陣子有台商「回流」的新聞不斷傳出,最近也傳出,現在能去大陸的,要人中龍了,不是早先混不下去才去大陸混口飯吃的。
大陸朋友眼界也大開了,我們就直接搬移台灣經驗過去嗎?還是要準備什麼?以及,現在去的都是文化面的東西,兩岸是有文化隔閡的,說去就去嗎?

最後還提到代工,這點我們先前談動畫、電影業也有提到,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最後戴導一句話:「如果電影產業也是代工場所的話,那就....(笑)」

擇一下載,逾期不補檔:

http://ifile.it/wgok7a0

http://www.sendspace.com/file/fmh9y7

http://rapidshare.com/files/315601701/NEWS98__________2009-12-03_15.35.41.mp3.html

=======
社論-最佳導演飆淚 台灣電影還是陷谷底

2009-12-04 中國時報 【本報訊】

     看電影看得很心酸,大概是台灣電影觀眾特有的經驗。為什麼心酸?電影本身催淚是其一,更重要的,從電影裡看到台灣電影產業的起落浮沉,真的很難不讓人淚難自抑。今年金馬獎最佳導演戴立忍執導的《不能沒有你》,抱回多項大獎,卻只看到他在會場中,男兒淚幾度飆到講不出話來,更印證台灣影業環境糟到了什麼地步。

     台灣電影環境低迷,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很多內外在因素的衝擊,讓台灣電影人腳陷泥沼,苦不堪言。就拿《不能沒有你》這部全年討論最多的最佳劇情片來說,全部製作經費僅六百萬,可謂最小成本的院線片,戴立忍得身兼導演、編劇甚至剪輯,一個人關在房裡三個月,剪出這部動人心弦的電影,戴導的淚,直接不掩藏地抒發他在製作過程的委屈和壓抑。

     六百萬,給一般商業片搭場景都不夠。以熱翻全球的哈利波特第六集為例,製作費高達二億五千萬美元,七、八十億製作一部電影的手筆,台灣想都不要想。即使不和歐美大片相提並論,同樣是金馬獎入圍的《風聲》,製作費號稱四千萬人民幣,還有一說是不斷追加到八千萬人民幣,折合台幣二億到四億之譜。《南京.南京》也有七千萬人民幣,至於中國大陸的建政六十年大片《建國大業》,算是非常儉省的,製作費也有三千萬人民幣,不過,這是因為大卡司都一毛不收。

     去年,同樣是金馬獎大贏家的《海角七號》,紅遍台灣,讓所有觀眾津津樂道長達一整年,這部片製作費算是相對高的,也不過台幣四千五百萬。海角的熱賣,一度讓大家興起一股希望,認為台灣電影終於該到了谷底翻身的時候了,然而,當魏導靠著海角賣座執拍他多年夢想的《賽德克巴萊》時,他的困境改變不大,即使得到政府的輔導金補助,都還是沒辦法挹注他不斷向上攀昇的製作經費。

     寂寞難道一定得是台灣電影人的宿命嗎?想當年,台灣電影引領亞洲風潮,曾幾何時,台灣影業優勢竟一步一步被香港超越,如今連大陸電影從環境到品質都顯著地趕上台灣,以《瘋狂賽車》為例,同樣是一部社會批判性極強的電影,卻讓人笑到飆淚,電影元素充分而飽滿,娛樂效果奇佳。電影環境低迷,連帶的台灣甚至很久不再有真正的大明星了,金馬紅毯走下來,不是港星就是陸星。

     《不能沒有你》,風光抱回多項大獎,這部以真人真事的社會新聞事件改編的電影,批判政府官僚心態,造成民怨無處可訴,絕大多數公務員卻沒興趣看,得獎之後,內政部決定出錢讓所屬抽籤觀賞,從電影了解民眾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卻引來基層公務員不滿,認為既剝奪他們的下班時間,看完還得寫心得報告,簡直是強迫中獎。連公務員都不肯看一部和他們相關的電影,可想而知,台灣電影要賣座有多難。

     從扁政府到馬政府,改善製作環境、推動電影產業都是新聞局重點政策,卻始終不得法。畢竟政府預算有限,不可能將政府資源無限制投入在單一產業,尤其是電影產業風險其實滿大,投資錯誤的結果就是血本無歸,政府丟大錢還要有圖利他人的風險,多半都得先從大小影展抱一些成績,才能得到相對獎助,直言之,錦上添花有,雪中送炭難。台灣觀眾早已習慣好萊塢的電影口味,凡院線片若非大卡司、大場景、大製作,要受到青睞委實不易,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目前風湧的小成本製作,既難以在院線賣座,不如走電視電影的路線,先打通電視版權創造口碑,找回失落的觀眾群,否則拍一部賠一部,沒有哪個電影人吃得消。

     台灣電影過去總能紅遍全亞洲,如今卻有走不出台灣的危機,電影不能只是導演個人的藝術理想囈語,商業電影不是小眾的藝術電影甚或實驗電影,導演的夢境轉幻成電影時,就必須成為能打動人心的作品,作品產出後還要有適當的商業機制行銷,才能有效促進電影產業良性循環,層層環節只靠政府,或只靠電影人都是不夠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