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影子的朋友上網,看到小弟文章似乎頗為驚嚇,為何文創要搞的這麼硬
無論如何感謝閱讀,希望能刺激思考與不同觀點的出現。
以及,
「硬」,對男人是一種稱讚。
稱讚哪部分?我倒留白讓大家想像。


======================
昨天上來Po過一文,介紹昨天買的一本<創新的擴散>一書。該書1962年出版,為一個界在學術與書籍之間的論述方式,就一個也寫流行理論的我而言,是一本十分寶貴的書,以下,我想從裡面提到的一些概念,串聯起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廣談談。

第一個是在意見領袖。在一個觀念或物品推廣的時候,往往會遭遇到一個問題,因為它是相當新穎的,跟過去的經驗不同,於是單純的介紹(或傳播學中的皮下注射理論),往往無效,甚至造成反效果。
於是作者提出,應該注意到在一個對象散佈的時候,在裡面起的關鍵性角色的人物,他稱之為意見領袖。
一班來說,再事情推廣的時候,往往成一種S型分布。簡單說就是,一開始少數人接觸,等她們認為可行時,會繼續散佈給他所接觸的團體或個人,只要這個少數人是「意見領袖」,一方面或許可以作為你的推銷員,一方面還可以加快散佈速度。因為,通常一個推廣者,往往是外來者,對團體,乃至於一個社會來說都是局外人,會造成因不熟悉而產生的排斥﹔但是如果是「意見領袖」加持過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這一點,我論文裡面也提到,並從社會學模仿概念去討論,最後還認為意見領袖之間可能進行鬥爭。
在文化創意產業部份呢,我倒是這麼想,其實1995年台灣文化界與文建會就有這樣的意念,2002年列入國發計畫,雖然佔總金額不高(0.85%)。但到現在整體意念發展到現在約10年,計畫執行4年,似乎成效不彰(遠見特刊如此形容)。第一個原因,可能在於沒有納入社會「意見領袖」的加持。過去,此計畫開始的時候,最高主事者乃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就其政治關係與威望,剛開始的時候是有頗新的氣象,可現在陳政委已經退出計畫,並未將光環傳遞給計畫中人,或是引入其他人繼承光環(Weber稱之為Charisma)。
下個月即將開幕的學學,會引起這麼多討論,一個原因在於主事者等人除商業巨頭外,主幹是媒體人,所以還沒運作,一年前就放消息。學學作為一個美學教育單位,其活用了「意見領袖」的概念。

第二個是文創的引爆點在哪?
一個東西真的推廣成普遍程度,是一個跨越族群與地域的活動。在研究中,認為是有一個「引爆點」的,也就是推廣過程並非直線前進,一如上述是s型─突然有一個爆炸期。但那個「引爆點」,應該是從少數邁向多數的關鍵。所以作者羅吉斯說,這是一個邁向關鍵多數的點,破了以後就會倍比成長。
回頭思考,文化創意產業的引爆點在哪?
按照身處創新散佈過程中的各種類型角色,文創業似乎還在一個創新者à早期採用者階段,早期採用者部分是有意見領袖的特質,但是似乎還沒通過認證,所以台灣目前還沒有「引爆點」的出現。2002雖列為國發計畫,但是所佔比小,也缺乏重要性的論述,以致於無續航力。
民間來說,文化比較偏向在享受閱覽的層次,還沒意識到要將之視為是個領域與產業,更難提出整體方針與未來走向。所以引爆點遙遙無期。

第三個是「早期採用者」在哪?該如何著手?
早期採用者類似一個創新者與大眾之間的橋樑。在羅吉斯的分類中,創新者由於思想前衛,標新立異,往往是社會的邊緣份子,所以創新者直接進行推廣散佈工作,常常失敗。但是當他說服了早期採用者,採用者動用手上的資源與網路開始加持後,散佈的力量就不一樣。這一點在流行、書籍、甚至學術上都看的到,在他文中一再出現的就是「現代數學」的例子。
回頭看「早期採用者」,其實文創業並不寂寞,因為它不是一個冷僻議題。相反的,各式媒體都是文化創意產業,而其日常報導的內容,也是文創業。比如一家電視台播放歌仔戲,為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分工而已。事實上方法正確,知道管道特色,媒體對這個議題是很友善的,因為她們自己就是其中一員,並且,也知道近10年來在這塊成長的國家不少,尤其南韓。
所以我一直提出,可能要扭轉對文創的習慣在此,擺脫純粹感官解讀的層次,提升到將文創視為是一個事業或產業方式思考其可長可久上,如何刺激輿論注意和逐漸升溫。
尤其目前面對幾個,是其潛在競爭者。一個是科技業,科技業過去20年享有因產值的光環,但是所照顧者寡。媒體由於報喜不報憂的特色,自然以其為首要報導對象,甚至過分樂觀報導。當版面全部被科技業鎖死,文創的認識與討論自然受到排擠。現在,各個平面雜誌是漸漸注意到文創,但是又發生一個問題,對台灣文創不感興趣,原因上面說了一些,但是又出了一個『中國熱』在此,包括中國推展文創的手法有二:園區、打歌。意味中國除了喜歡蓋園區或擴大表演以外,文創政策是一邊執行,一邊秀給別人看。
這頗和媒體特質。
另一個除了科技業與中國熱以外,就是政治惡鬥。這個表面上看跟文創無關,事實上,拉回媒體特色,由於政治也是表演事業,而且天天上演,求新求變,於是其有限版面也被佔走。台灣已經出現某種聲音:「媒體無法跟我們一起思考未來怎麼辦」,看來,還要討論文化或產業等議題,實在太奢侈。

最後,談一些零碎的東西。
<創新的散佈>中也有一個概念,稱之為弱聯繫強資訊。這個頗社會學。
簡單說,人們所身處的團體,往往會傾向與自己特質相近的(諸如階級或品味),相近,意味著許多訊息同質性跟著高,很多時候創新事,是無法在高同質性團體內散佈,因為她們自己就會篩選議題,選擇跟自己特質相近的對象接觸。於是,當團體內某成員能夠有機會接觸到其他團體者,雖然聯繫很弱,異質性高,但是訊息傳遞卻可以很寶貴,因為聽的到不一樣的聲音與消息。
在這個條件下,我往往反省討論文創的聲音與特質,是不是過於同質,有納入不同領域的朋友一起討論嗎?我們會不會過於偏執在某個方法或領域(諸如文本解讀或產業分析),而無法中和,甚至提出不同方法與想像?
以及,過去問文創的研究方式,大多是單刀直入的,比如很喜歡從不同典籍中尋找『文創的定義』。事實上,是不是忽略了文創作為社會的一環,也需要跟其他領域互動?諸如它的人力條件、社會水平、經濟動態、未來趨勢等….。
我曾提出『或許,台灣不適合文創?』這一個爆炸性問題,似乎從未在文創討論中出現。一如我還沒聽說過『學術是不是也是某種流行?』的言論一樣。(事實紹<創新的散布>開頭有提到隱形學院,簡單說就是「學閥」,已經隱約出現學術與流行間的基本概念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