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時專訪了林懷民先生,他發表了很多看法,小弟覺得非常重要,這一篇,不管你是在這裡看,還是去中時看,或者去其他地方看,拜託,多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文化產業、文創產業的現況,尤其,林懷民是長期從事表演藝術,也觀察表演藝術,更已經進入總統府當資政的人,他不是隨隨便便說兩句的人,他的觀點相當值得參考。
我抓幾句我認為是佳句,給各位欣賞一下:
1.他說台灣的文化長期根本沒產業,只有出版業還稱得上產業,其他藝文領域只有「敢死隊個體戶」。
2.台灣今年要舉辦世界運動會、聽障奧運,後續還有二○一○台北國際花博,但卻欠缺相關的文化產業人才,就連電影業年度盛事金馬獎典禮,也沒有展現夠水準的電影節慶。
3.因為沒有產業,傑出團隊只好自己找活路。
4.不管經濟景氣或不景氣,都應該培基固本,台灣社會不能永遠只想要收割成果工作,卻不願打好根基,文化產業就要全面照顧。
5.台灣創作者可考慮小而美的製作,文化團隊要打破「沒有大製作,票房就會出問題」的迷思,此刻大家可以重新安靜下來思考整體藝文環境問題。
6.馬政府擬再度推動政府組織改造、成立文化部,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對此強調,政府有必要設文化部,此事非常關鍵,但「過去很多事沒有配套,應事緩則圓、周密一點,先想清楚再做」。
7.由於缺乏配套,光是舞蹈界就已出現很大危機,過去二、三十年訓練出來的舞蹈人才,卻已成為歐美的工廠,「單單北藝大,這個寒假至少就有十個人去歐洲考團,我能說什麼?」
8.台灣的藝文人口是自修來的,跟學校教育不大相干,現在學校課程只增加一次戶外活動有什麼用?成立文化部要能做好這些配套才行。
上面八大條,可以歸納出幾個面像的問題:產業組成有問題、資源來源不足、政策混亂、缺乏文化核心能力、美學教育來自民間而非體制。
如果林懷民說的是對的,那我們則需要真正徹底檢討過去幾年在文創方面的政策、產業,尤其小弟在這個小BLOG上一直說「論述方式」。
林懷民::釐清價值 很多東西不要錢
2009-01-21 中國時報 【何榮幸、李維菁、高有智、汪宜儒/專訪】
危機就是轉機▲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提問:「現在的年代真的不好嗎?年代什麼時候真的好過?」他認為,環境低迷時,正是大家重新尋找生命的意義與本質的時候。(陳信翰攝)
編按:面對不景氣嚴峻情勢,台灣社會需要更多反思與沉澱。本報日前獨家報導慈濟證嚴法師呼籲「以清平致富精神對抗不景氣」後,再度獨家專訪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今明兩天分別推出這兩位意見領袖從文化、財經面提出的觀察與建言,提供各界進一步深思此波不景氣背後的重要意義。
冷鋒籠罩八里雲門舞集排練場,林懷民播放剛買的CD與來訪的我們一起聆聽。「年代真的不好嗎?年代何時真的好過」?「台灣從未真正安穩過,永遠是在波動中找到平衡。」林懷民認為,面對不景氣,更應思考生活的本質與意義、釐清價值,希望藉此機會「讓台灣走進一個靜定、素樸、有生命力的年代!」
讓林懷民激動落淚的這張CD,是重新整理出版的《敬!李雙澤:唱自己的歌》,其中最讓他動容的,是卅年前胡德夫、楊祖珺演唱的李雙澤作品《美麗島》。「我懷念那種純粹,那種相信著什麼的誠懇,兩個年輕人唱著他們真正相信的東西,我想起七○年代青春的火焰,特別的感動。」
交了學費 認清楚金錢遊戲
林懷民強調,他不是懷舊眷戀,而是想到七○年代甚至更早一點,「當時台灣什麼都沒有,卻從來沒少過志氣」。但台灣人自八○年代晚期以後,好像就從來沒相信過任何事。外在的事情都不能信,人也變得尖酸刻薄。每個人不能善待他人,也迴避了自己。
「現在的年代真的不好嗎?我問你,年代什麼時候真的好過?」林懷民如此提問。對他而言,政客亂吐口水、影歌星為了打歌賣電影捏造緋聞、大家搶著穿名牌,這些東西加起來,讓台灣變成一個奇怪世界,「好像對於物質的追求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大家永遠汲汲營營於權力、財富與政治的追求,到一個混亂的局勢。」
「那些事都該成為過去了。」林懷民說,金融海嘯讓大家看清楚,這是個金錢遊戲玩出來的世界,「台灣社會M型這麼厲害,這次不能再逃避了」,大家已經交了「學費」,當下要做的是「走出來!眼睛清楚了,就看得到路。」
思考意義 生命本質是什麼
林懷民表示,他這一代人還有承受不景氣的能力,但八○年代後出生的孩子,從小生活都是物質所累積而成的,從CD Player換到iPod,從手機、遊戲機到名牌球鞋,不斷的換。「我真有點擔心他們,要注意到這一代的感受,他們一定要找到生命的意義才行。」
社會底層老百姓的困苦,更讓他高度憂心。「基層人民的痛苦不再是媒體催淚的把戲,已經是真實!」「我不覺得三千六會幫助到任何事情!拿消費券的人,有一大半是可以不需要的,但那些真的有需要的人所需要的卻不只三千六。」他說: 「消費券花完後呢?這才是我在意的。」
林懷民強調,這一波不景氣剛好讓大家好好想一想:我們是否需要那麼多?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到底生命與生活本質的東西是什麼?」「往下走,可否讓台灣走進一個靜定、素樸、有生命力的年代!」
不景氣也是一個釐清價值的時代,「雖然窮,但很多東西不要錢。」林懷民說,去圖書館借書不要錢;走進大自然不要錢;停下來聽聽風吹、看看陽光移動,不要錢;還有,「賺大錢的時候時間很昂貴,窮的時候時間也不要錢」。
沉澱一下 在危機中找出路
他認為,過去不管是在政治上或經濟上,台灣以火速向前發展,「過去廿年台灣人活得就像是永遠來不及似地,永遠在趕deadline,因為趕,沒用時間去經營,做出來的東西永遠殘破不牢靠。」
林懷民說,現在時局不好,除了節能減碳,還要讓自己安靜沉澱下來。就個人的準備而言,「我永遠不擔心沒機會,但永遠擔心機會來時沒有準備好」;就個人的付出而言,「稍有能力的人都要懂得如何幫助別人」,才能多幫助社會底層老百姓的生活。
整體檢視此波不景氣的嚴峻衝擊,林懷民的結論是:「不要自己嚇自己」。他強調,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台灣社會雖然根基不穩,但台灣人的韌性、機動性強,「台灣人在危機中可以表現得特別好」,因此大家應該對自己有自信。
「台灣從未真正安穩過,永遠是在波動中找到平衡。」這是林懷民對於此波不景氣所下的註腳,在變動年代中傳達一個藝術文化工作者對於這片土地的期待與信心。
=====
扶植文化產業 從消費免稅做起
2009-01-21 中國時報 【何榮幸、李維菁、高有智、汪宜儒/專訪】
▲2007年雲門舞集一連10天在國家戲劇院演出10場代表作《九歌》。圖為末了送神曲「禮魂」一段,全體舞者在舞台點放800盞油燈形成一道燈河,哀悼逝去的靈魂。(本報資料照片/王錦河攝)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強調,在文創法當中,政府應將文化藝術的消費支出納入免稅額度,這個法令也將是檢驗台灣能否成為文化大國的指標,「如果此案沒辦法過關,國民黨一黨獨大就白大了。如果行政院草案沒有這條條文,那就更是開玩笑了」。
林懷民憂心,不景氣對文化界衝擊非常大,政府和社會應該利用此時培基固本、培養人才,建立台灣的文化產業。他說台灣的文化長期根本沒產業,只有出版業還稱得上產業,其他藝文領域只有「敢死隊個體戶」。
他指出,台灣今年要舉辦世界運動會、聽障奧運,後續還有二○一○台北國際花博,但卻欠缺相關的文化產業人才,就連電影業年度盛事金馬獎典禮,也沒有展現夠水準的電影節慶。
林懷民也舉例,因為沒有產業,傑出團隊只好自己找活路。紙風車劇團的三一九鄉鎮巡演就是很聰明、很好的策略,可以幫助別人,又可以為自己找出商品通路。
他呼籲,不管經濟景氣或不景氣,都應該培基固本,台灣社會不能永遠只想要收割成果工作,卻不願打好根基,文化產業就要全面照顧。
談到名單剛出爐的文建會年度扶植團隊補助金額,今年補助金額雖有增加,不過,遇上經濟不景氣卻變成「正負相抵」。但他表示,不景氣、經費不足,創作者不能以此作為藉口。
他指出,台灣創作者可考慮小而美的製作,文化團隊要打破「沒有大製作,票房就會出問題」的迷思,此刻大家可以重新安靜下來思考整體藝文環境問題。
面對不景氣,雲門自有獨特因應方式,除了開源節流,雲門團員今年初還集體去禪修。林懷民說,禪修後,團員學習重新面對自己和心中的雜念,包括恐懼等,儘管無法解決問題,卻找到靜定力量。「他們不知道可以做什麼,但起碼先把心定下來,才可能找到方法因應。」
「舞者無法改變股市和選情,卻可以薰陶社會。」林懷民說,藝術可以人的頭腦、對美的要求,視野改變後,價值也就不一樣,最後藝術甚至可以改變選舉文化。
雲門二團去年成立十週年,巡迴全台九十二場表演,八成以上都在社區與學校,就是希望讓孩子們有機會開眼界,能提供電視所沒有的節目,讓生活多一些選擇。
林懷民強調,他最大夢想是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台灣的年輕人從學校畢業,儘管是在十坪大的小房子,薪資只有三萬,但下班回到家,戴起耳機聽到交響樂,「也會覺得世界非常遠大。」
====
別讓北藝大淪為歐美工廠 教育到就業 文化部應配套
2009-01-21 中國時報 【何榮幸、李維菁、高有智、汪宜儒/專訪】
馬政府擬再度推動政府組織改造、成立文化部,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對此強調,政府有必要設文化部,此事非常關鍵,但「過去很多事沒有配套,應事緩則圓、周密一點,先想清楚再做」。
林懷民舉例指出,過去成立了很多舞蹈實驗班,每年有二、三百位舞蹈系畢業生,但立即就報銷,「他們最輝煌的演出就是畢業公演」,因沒有訓練是不能跳舞的,但訓練需花錢,這些用老百姓的錢培植出來的人,他們的出路孔道在那裡?從教育到就業明顯缺乏配套。
他強調,由於缺乏配套,光是舞蹈界就已出現很大危機,過去二、三十年訓練出來的舞蹈人才,卻已成為歐美的工廠,「單單北藝大,這個寒假至少就有十個人去歐洲考團,我能說什麼?」他認為,尋找出路孔道並不是錢下去就會發生,如同學校裡教導藝術知識後,下一個答案是什麼,學生就不知道了,其實學生需要的是欣賞、玩味等重要配套,但我們的學校不教這些。
林懷民因而指出,成立文化部當然重要,但是「政府講清楚好嗎」,不要只是成立文化部這個動作。事實上,台灣的藝文人口是自修來的,跟學校教育不大相干,現在學校課程只增加一次戶外活動有什麼用?成立文化部要能做好這些配套才行。
======
開心早起 從容讓生命加分
2009-01-21 中國時報 【李維菁、何榮幸、高有智、汪宜儒】
林懷民告訴我們他最近最開心的一件事情,他終於實踐了長年以來想要進行的生活小革命:早起。
這一個月來,他終於做到每天七點半起床。早起的日子,讓他覺得「對自己充滿期待,早起讓生命加分。」
幾十年都想要早起,但是工作忙碌行程不定使得早起困難。他說,出國演出的話,媒體訪問與行程都排滿滿。在國內排練,常常就是在八里排練場忙到天黑,每天九點半吃晚餐。回家後,打開電腦收信繼續處理公文,有時候則看看書。等到心情真正沉澱下來,自己覺得可以睡了,已是很深的夜。
他上個月剛好有一個假期,不用出國,不用排練,得到充分的休息,彷彿一年來累積的疲倦都得到紓解。也因為如此,作息逐漸正常,不知不覺就成為七點半的早起族了。「多出了一段早上的時間,是很棒的。」林懷民說:「早起讓我看到很多東西。」
「其實我是那種對於生活小節很低能的人。早起讓我終於有機會看看我家前面的淡水河,甚至終於有機會看看我家中有什麼。平時太過匆忙,我連家裡有什麼都不太清楚。早起多出來的這段時間,我看看自己,看看週遭,這就是最根本的東西。」
他說,每個人其實都跟他一樣,工作的問題不能解決,又不可能將自己從人生調包,「只能先面對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恐懼與慾望,這就是我說的靜定力量。」
林懷民說,這年頭環境如此,他其實也可以訴苦,只是訴苦變得沒有意義。雲門舞集撐到今天,其實他每天都在兩種不同的思維中來來回回。想著最壞的狀況,也有力量往理想的方向繼續前進,這樣來回,走到了今天。
他說,這一年來,雲門的海外邀約單位其實也會試探出國演出可否少來幾個人,這樣可以省點房錢。也有人拐彎問能否降價演出。聽在耳中總是掙扎,環境壞,但真降價了就回不了頭,若不降價也可能失去機會。但不管怎樣,也就一步步走。「局勢再不好,再亂,我是編舞家,我還要編我下一隻舞。」
「我是那種極悲觀的人,但我的腳,要走樂觀的方向。」林懷民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