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上BLOG

發現今天人數快破600。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中歌劇院要動土,我左看右看,怎麼都沒看到面對藝文團體軟體與這做硬體的配搭方案。
台中,近幾年來藝文數量與人數大增,胡自強蓋了個台中雪梨歌劇院,很好阿,吸收表演團體場所不足問題,但是作法呢?
09年底就要開始啟動,不會到時候又要分台北獅子王、歌劇魅影的場次吧?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續對SSCI因為資源補助不公,所導致的批判。
首先要說的是,SSCI又不是第一年推,政大教授門為何現在才傾巢而出?五年五百億,已經推了四五年。政大或許一開始有分到一點,發現整個版圖都是自然科學的天下。
而且,批判這份考核標準,是因為分不到資源才說,而不是為了人文學科發展,因為要批判早就可批判,他們都是這個圈子的人,一看到考核有問題,應該立刻糾舉。保衛人文學科?捍衛自己利益?那個才是真的理由?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SCI之類的東西,現在成了人文學科相當的參考指標,我覺得可以跟現在諸如高教現象、博士與教授考核等一起討論。
SSCI我記得是仿造SCI。就是將自然科學對論文的考核方式,加了一個S,針對人文學科進行以量為主的考察。
而SSCI本身似乎跟影展類似,也有所謂流行風的問題,比如這幾年瘋亞洲、那幾年瘋阿拉伯等。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楊教授在行政方面我也聽過他對時政的意見,今天投書,談組織再造。適逢政府改選,這個話題又會因為新氣象而提出。
上週馬英九提出文化觀光部與相關專法,這個部會問題在2-3年前曾經在立法院討論,因為文建會等部會提出一個版本,似乎不了了之,包括各部會談的版本也說服不了人。
但成立專責部會的方向不變,連立委都有點在先打再畫靶的現象,成立一級部會,不少公務員又要升官,跟當初消防署、海巡署等現象一樣,問題是,成立這麼多部會,實際效果影多少。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弟有不少朋友在讀博士班,除了對學術熱中以外,可能沒有仔細思考到未來,或可能對未來錯估。當然對方也可能說小弟對高教錯估拉,台灣的大學未來可能一片大好。
今天看到這個新聞,連碩士班都開始要清算,我覺得滿好的。
教育部的管理,就是數字管理,每個學校至少要有11位專任,不過數字遊戲,據說有些學校正式專任老師不到5位,照樣開碩士班,唯靠一些數字填表,把教育部考核混過去。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陳郁秀算是民進黨文化領域的扛霸子,重要的文化界職務,他老人家通通呆過,我看,連阿扁都不敢拔他,因為先夫效應。
另一個,翁金珠前主委應該也身價不凡。

最近傳出的兩廳院消息,似乎輿論界都反應不好,有陳女士獨裁的味道(至少我看起來這樣拉)。誰強勢,誰是音樂老師倒不重要,重要的是,獨裁,另一面就是要負責,可以貫徹方針。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今天這兩則新聞都是關於音樂。首先是國外談電玩音樂的。
這些美國人、英國人對電玩音樂的認識,還這麼菜,雖然英國軟體與遊戲產業該國創意產業第一,據說是世界第三大生產國,但是看起來好像對電玩的影響力認識還是SOSO。
日本在198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電玩遊戲產業,台灣雖然2000年後單機版拼不過韓國,但沒聽說過日本因韓國崛起倒台,因為日本有很多鴻溝跨不過去。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個機緣,看到幾本韓文書。因為沒有英文。全部韓文,
小弟Brahms6沒有一個字看的懂。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剛好昨天馬提出所謂文化政策,今天政大馮建三教授就投書。
我倒覺得馮沒太多批判馬,倒是點出馬對文化政策的外行,台灣在文創法,數位內容法,到廣電三法,早就有,甚至現在的現象是,徒法不足以制刑,甚至修法因應現況困難。
馬所謂成立文觀部,阿扁早就說過,都要下台了,都還沒在政府組織再造中兌現,張揆還二度當上行政院長。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這個新聞,據說摔破很多人眼鏡。
Brahms6小弟倒想起文化行政,這是最標準的台灣文化行政。
為何?我覺得苛責公務員沒有美感、品味,其實是我們的錯,因為公務員不是一個美的事業,公務員口頭禪是依法行政,所以在報導中看到,『文化觀光局長許耿修說,雕像本身未損壞,也沒有大肆改變,只是單純重新上色,所以未知會楊奉琛;且原創人楊英風已過世,延平郡王祠也不是古蹟,雕像不算古物,市府處置於法並無不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迴避法律責任,尤其從文資法裡面迴避掉。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篇關鍵不在馬英九,關鍵在文化觀光部。如果謝長廷也有類似文化政策政見,一定要告知本站,免得我們為特定人士抬轎。
馬英九主張這個好不好?可能還在開支票,但是詳細的政策作為還是不知道。
專部、專法過去幾年談很多,事實上挑戰2008的國發計畫雖然結束,但過去幾年都有專門討論過的,專法其實去年就過了行政院版草案,本版上蒐集的新聞都可看到。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又是文化界的政治消息,也不知道該說啥。先前國藝會也好看不到哪去。
看到第二篇對制度的解釋,怎麼會有一種雙首制長的感覺,幸好總監沒有最大黨組閣問題,是要偏向董事長?還是總監?
難免拉,位置、資源,外加制度,通通都是政治。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今天看到社會學家王振寰投書,談五年五百億計畫,我記得,這是新十大建設的內容。
坊間報導,大概都是投入特定大學,認為投下去,大學就會卓越,結果,近來傳出的高教消息,諸如大學退場、清大拿經費修校門等,總體也沒感覺這幾年高教卓越到哪,反而有對教改總清算的時期到了感覺。
王振寰突出的就是文創教育最基本的危機,台灣一直到今天都還在代工心態,不只是產業,還包括教育當然背後都是政策。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這個『D‧FUN 數位享樂雜誌』這麼談設計,有啟發性。
不過沒談到李坤耀拉,因為已經倒台。

滾石的段董曾經說過,時尚設計等產業,是歐美人的天下。的確,如果美學與製造體系全部為他們打開的話,這樣,世界體系論,還是可以引用到文化領域,所以ZEN大也說文化後殖民等看法。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期天下講倫敦,其實12月的遠見已經先跑了,而且專門鎖定在倫敦與創意經濟上。
我自己上過倫敦市的網站,還不錯,研究案很多,推動的事項,花的錢也不少,下面也有介紹,可以看一下,包括略微提到倫敦市政府怎麼規劃他們現在與未來。
我一直想找倫敦有沒有搞花火節,尤其在大笨鐘之類的地方搞跨年50萬人倒數,然後捷運癱瘓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曾形容誠品是星巴克,看到S牌開始降價求生,首先要問的是,誰使之然,如果S可以獨霸咖啡通路的話。
原來是麥當勞的咖啡,台灣還有其他便宜咖啡拉,但是估計,S除了原物料上漲壓力以外,可能還有顧客流失,同樣一個咖啡,星巴客不是老咖啡廳,讓人完全享受氣氛的(雖然他如此標榜),但又比平價咖啡貴很多的話,
形成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的現象。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這是一個小新聞,不過是不是創意相關課程,在台灣開始走衰?
92年開始推動?當時文創正是台灣高峰,現在大概要開始總清算,並且檢討錢花在哪裡。
英國也有類似課程,不過好像都是社區,並且藝術家等都會進駐,部分有藝企結合性質,訴諸對象未必全然是學生,台灣,這樣看起來比較像通識教育,則,前陣子據說部分大學通識中心越來越難經營。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座談會記錄拉,刊登在聯合報上。
一般對於寫作、編輯,現在探討的層次大約在實體出版、網路共享之間的矛盾上。
尤其對出版人、報人這點探討尤為尖銳,大多認為,以後部落客會取代編輯。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要感謝夏老師這份投書,不過最先要批評一下的是,文中出現很多詞彙、數據,但是更詳細的論述關連,似乎薄弱,提出國內的數據,先前本版討論過,但是提出諸如全球文創貿易數據,包括中國的宣示,似乎有點斷連,最後只以口號結尾。
當然可能夏老師原文很長,自由時報編輯裁掉所致。

其次是,這類的言論在過去台灣,至少小弟brahms6認為,非常缺乏,甚至前導研究都缺乏,更別提未來文創趨勢、台灣文創要策略性發展什麼。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