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般的觀點認為,眷村群聚起來,具有歷史感,當然是現成的文化園區,為何不透過積極的社造保留紀錄?
這樣的思維就掌握不住官方推動文化園區的方式,問題在於,既然有了,何需去蓋?
不蓋,哪有政績,哪有長官蒞臨致詞?

很有意思的是,特稿指出,眷村是台灣的本土經驗,這又顛覆一般人對台灣文化就是閩南語的觀點,尤其眷村就是被批判最力的一批中國豬群住的地方(台灣養豬業一值都是很強的產業),

王偉忠的那個紀錄片,我略為看過,很有味道,諸如在市場賣早餐的外省婆,一群僅一樓高的庭院式建築,跟現在改建後的國宅大樓不同。
歷史就是當權者的歷史,這一點沒錯,因為有權者才有能去詮釋歷史,選擇對它有利的。

=========
中國時報 2007.09.03 
找回破銅爛鐵 新社區擺滿老眷村故事
高有智/專題報導

    各地搶救眷村文物總動員,不少文史工作者發現,從文物保存過程中,不僅可以留下歷史見證,更可凝聚居民認同感,成為社區營造的重點項目。

    救村內文物 啟動了社區營造

    台南長榮社區雖然是多達十個眷村合併的大型集合住宅,卻也是當地社造界赫赫有名的「明星社區」。該社區從保守隔離的眷村組織,走向全新開放的社區組織,眷村文化保存工作成為串連社區的無形橋樑。

    長榮里長潘美純指出,眷村二代保存搶救文化的熱忱,帶動整個社區營造發展,尤其文史工作者的熱情無形中感染眷村老人家,他們看到自己文物被展示,相關證書文件被展覽,激起老人家光榮感,更加重視文物保存和歷史傳承。

    「這些文物都是社區的寶貝,」潘美純看著社區文史展覽區,擺滿社區的集體回憶,有熨斗、老唱機、黑膠唱盤、舊皮箱、軍裝和各種老照片,還有眷村老伯的書畫,不是隔壁老伯,就是巷口大嬸的物品,如同「社區故事館」。

    長榮里老照片 製成藝術空間

    長榮社區更將老照片、生命故事製成看板,座落在社區中庭各角落,並結合戶外音響設備定時播放音樂,打造具有文化氣息的公共藝術空間。

    潘美純還驕傲地說,當地還將社區的地下停車場發揮巧思設計成「地下文化城」,以中國省分配合車位分區,就連「北垣」、「富台」等原有里名這裡也找得到,保留舊社區的回憶。

    水交社志開國小進行搶救眷村文物的星塵作戰計畫,當地老師吳延晃等人帶著學生一方面蒐集文物,一方面重新瞭解當地文史,加強對土地認同。

    志開國小校長蕭瓊瑤說,志開國小是空軍子弟學校,過去也有認識當地社區的田野訪查課程,此次結合保存眷村文化工作,讓學生更能夠親身參與。

    吳延晃表示,水交社拆遷作業在即,他們初步希望能讓每戶至少都留下一件文物,蒐集過程會造冊列檔,登陸遷居住戶資料,留下線索,以供下一階段的口述史補充更多文史資料,讓眷村不會因為拆遷就遺失了歷史回憶。

    參與催生新竹眷村博物館的文史工作者潘國正也指出,新竹市保存眷村文化工作有三部曲,從田野調查開始,陸續蒐集文物和紀錄,集結成民國八十六年全國文藝季的眷村展示活動,進而擴大搶救眷村文化,最後催生一座博物館,才能延續文化保存的工作。

    一眷戶一文物 認同這塊土地

    他說,國防部從事眷村改建只有拆除觀念,沒有保存觀念,只會計算「量」,包括改建分配多少坪、需要多少成本等,卻沒有「質」的觀念,不知道要保存生活空間的文化品質。

    潘國正強調,往往在眷村夷為平地後,政府才又要另外花錢蓋全新建物,以及一堆和當地文史無關的地景,卻從沒有想過拆建前就應該進行田野調查,以保存重要地景和文物。

=========
中國時報 2007.09.03 
政府只拆不留 坐視文物流失
高有智/特稿

    全台眷村改建,預計民國九十八年前完成,改善眷村居民的生活環境本就無可厚非,然而眷村文化已經深根為台灣特有聚落文化,如果政府思維停留在「只拆不留」,就算口口聲聲高喊重視保存眷村文化,最後只會淪為空談。

    眷村改建有其時代背景,過去基於選票考量,全面推動眷村改建,然而,「改建」不等於是「摧毀」,除了推動修改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加強文化保存的觀念,國防部和民間團體也研擬未來在台灣北中南東及離島,設置一至三處的眷村文化保存園區。

    如果政府真有意要保存文化,有意要推動文化園區,面對當前眷村文物流失,尤其是拆遷過程的配套措施不足,就應該緊急研擬對策,否則未來園區的文化內涵,如何充實和活化?

    台灣民間社會有其活力,無論是台南長榮社區,一步一腳印建立自己的故事館,水交社由志開國小和文史工作團隊共同參與搶救地方文化,甚至是更早的新竹市官民合作打造地方博物館。

    每個文物背後有其故事和意義,必須留在那片土地上才能感動人心。離開了土地的文物,失去了生命;同樣的,失落回憶的族群,也找不到自己定位。

    「眷村」過去是因為國家政策形成的特殊聚落,但卻已累積融合出特有人文和生活經驗,尤其聚集來自中國不同省分又摻雜台灣原有不同族群,拼湊出特殊的生活文化,更是見證台灣特有的族群發展歷史。

    無論藍綠政治如何對立,「眷村文化」絕對是道地的「台灣文化」,屬於台灣的本土經驗。這是屬於眷村居民的回憶,也是每一代台灣人共同擁有的文化資產。

=========

中國時報 2007.09.03 
王偉忠:有安全感才會保文物
高有智/專訪

    知名製作人王偉忠日前拍攝一部《偉忠媽媽的眷村》,記錄自己成長眷村點滴,他接受記者專訪時強調,保存文物必須要讓這塊土地的人有安全感,對所處環境有安全感,有自信,就敢說出自己的故事,也才會保存自己文化。

    王偉忠從小住在嘉義建國二村,全村在二○○五年搬到新國宅經國新城,住了五十幾年的老房子,轉眼拆毀成空,老媽媽孫紹琴相當不捨,還把老家門牌帶到新家釘上。王偉忠說,他瞭解媽媽的意思,除了希望孩子們能隨時回憶住了五十幾年的眷村,是永遠都不會被拆毀的,而已過世的爸爸如果回來,「只要看見門牌就知道家在那裡。」

    王偉忠說,這部紀錄片原本是很私人的故事,他想把它留給自己女兒,就像別人是寫祖譜,他用碟片當作傳家寶,讓子孫還知道,他們祖先一開始來台灣第一塊土地居住在哪裡,儘管現在已經是車水馬龍的大馬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