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年第一期的兩廳院「表演藝術雜誌」做了2個專題,第一個是「2000-2009十年表演藝術回顧」;第二個是在去年10/31-1/1舉辦的一場文化論壇」紀錄。關於第一主題,在表演藝術雜誌網路版刊載了兩篇,目錄如下,我們也截選第一篇「雜談眾議百花齊放 專業仍可笑傲江湖」給大家參考。歡迎去看過期雜誌紙本版。

特別企畫Feature/2000~2009 十年表演藝術回顧/生態觀察
2000~2009 大事記 / 整理 田國平 / 77
雜談眾議百花齊放 專業仍可笑傲江湖 / 文字 楊忠衡 / 77
打造品牌到解讀市場 藝術也能是好生意? / 文字 廖俊逞 / 78
課程趨於多元實用 為藝術環境培養全面人才 / 文字 林采韻 / 80
沒有英雄的時代,誰是大師接班人? / 文字 林乃文 / 82
影音互動成要角 科技打破「第四面牆」 / 文字 李秋玫 / 84
轉換身分制度鬆綁 打造台灣與國際的接軌 / 文字 盧家珍 / 86
從出錢到出力 「藝企」牽手點亮未來 / 文字 李惠美 / 88
分進合擊的文化力量 為藝術前景奠基 / 文字 李國盛 / 90
生態劣勢製造創作優勢 遍地開花令人驚豔 / 文字 傅裕惠 / 92
變與不變之間 創意迸發展望盛景 / 文字 紀慧玲 / 94
先行者深耕不歇 新生代剽悍來追 / 文字 陳雅萍 / 96
跨界、實驗、碰撞 舞台迴盪變動之音 / 文字 林芳宜 / 98

在這2大專題裡面,有滿多東西可以去看的,我們也整理一下:
1.    數位新時代裡面,音樂性的文字出版,真的衰退了嗎?楊忠衡用了一個很好的譬喻:『好比鄉下人走進車水馬龍的大都市,痛心地說:「可憐,難道城市人連一輛牛車都買不起嗎?」』,這不只是音樂性雜誌,其實包括其他雜誌或閱讀物,也都值得參考這個譬喻。而且,楊忠衡最後還提到facebook與訊息綜合、交錯的現象。

2.    第二篇「打造品牌到解讀市場 藝術也能是好生意?」就感覺比較無理頭一點,一開始也一如傳統文創論法,比如我們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藝術與商業不再如先前對立;中間一大段談案例,最後結論收尾,期待文創發展或提出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其實面對市場是否是跟市場妥協?我倒覺得是耶,我們必須抉擇在市場因素進入了原本非營利的領域時(比如表演藝術裡面,有些部門原本是不營利的),那該怎麼取捨路線之別?這的確是要去面對的,甚至應該提出看法,或者至少提出矛盾點大家來思考一下,而不是四平八穩的面面俱到,商業也要、藝術也要。

3.    「打造品牌到解讀市場 藝術也能是好生意?」裡面也提到2006年的「歌劇魅影」以及去年的太陽馬戲團。藉此作為國內表演藝術的案例之一,但後面又提到很多本土團體(大小都有),這樣的討論方式有點混淆了。剛好,破週報在本期出刊後,復刊598期「2009年表演藝術十大新聞」也提到這個太陽馬戲團,他們的觀點又有的不一樣: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25753982

4.    第三篇「課程趨於多元實用 為藝術環境培養全面人才」是從培育面來看,裡面點了台藝大、北藝大,甚至是其他大學的相關科系的培育狀況,並且在第二頁提出「藝術管理」(第一個所為2000年成立)碩博士班在未來的需求。比較想提問的是,如果本土團隊的市場並不好(所以要價差補貼、藝文消費券)時,這麼多的藝管生(還在培育中),他們就業機會在哪?是可以幫國外團體或展覽服務嗎?

5.    在第二篇主題裡面,是表演藝術聯盟主辦的活動紀實。裡面專門針對表演藝術市場進行討論,就比較沒太多作品或團隊介紹。裡面感到有趣的是:根據研究調查結果,其實國人對表演藝術,是「認品牌」的,對團隊的信賴、品味是很大的決定因素,但是,未來一年還要在看表演藝術的比例下降了;還有,在該文的後半,提出了「樁腳」要素,不只一位來賓表示「樁腳」出了台北是,非常重要,因為他們會拉人買票。看來,表演藝術界自己也有其政治經濟學、傳播學有待深入匯聚。光「給錢」式的補貼、價差補貼,都可能還太粗糙了。

=====


特別企畫Feature/2000~2009 十年表演藝術回顧/生態觀察

雜談眾議百花齊放 專業仍可笑傲江湖

文字 楊忠衡
 
數位時代來臨,人們不再停留在平面閱讀或電視觀看,互動性強的網路改變了新的媒體閱聽習慣。在這個人人都可發聲的虛擬肥皂箱上,評論更見百花齊放,演出行銷手段也緊跟潮流與觀眾互動頻繁——但變動中也有不變,專業依舊是堅強的基本面,動盪之後總有新秩序出現,就看你「適」或「不適」……。

文字  楊忠衡 音樂時代藝術總監、廣藝基金會執行長

這次《PAR表演藝術》給我的考題,恰好都有親身從事經驗,而且編輯觀點和我的心得基本上吻合,所以我樂得遵照既定結構,依三大要項提交我的觀察報告。有趣的是,同一種現象往往因觀察者不同的形容,產生截然不同的詮釋。也趁這個機會,「翻盤」、或「辯誣」一番。

誤解一:平面媒體不振,代表風氣不振

二○○○年前後,曾經在台灣盛極一時的音樂類雜誌,從戰國七雄,突然倒到一家不剩。於是論者直觀認為台灣音樂風氣衰落,質問:「難道台灣連一本音樂雜誌都養不起嗎?」但仔細推敲,好比鄉下人走進車水馬龍的大都市,痛心地說:「可憐,難道城市人連一輛牛車都買不起嗎?」我們必須體認,網路時代藝文資訊傳播比以往更快、更直接,不能用傳統平面媒體的有無,斷定受眾對資訊需求的下降。

音樂雜誌的消滅與唱片市場急墜有關,但更長久的原因還是媒體生態、角色改變。筆者九○年初期開始從事音樂媒體,當時國內音樂資訊極缺乏,手上握有外國雜誌、書籍唱片的發燒友,都成為樂壇名流,透過每個月發行一次的雜誌,餵養饑渴的愛樂大眾。同時,雜誌也是唱片公司發放消息給消費者的管道,更是散居各地愛樂者交流的小會客室。

現在逐一檢視這些關鍵功能,在網路時代完全變得微不足道。以前讀者會為了某期雜誌的專題,特地劃撥訂購過期雜誌。現在只要隨手在Google小小對話框鍵入關鍵字,第一手資料排山倒海奔湧而入,誰還要痴痴等待雜誌專題?至於讀者交流園地,和現今的網路社群相比,更只能當成笑話。

當然,網路有強項,但不可能完全取代平面出版物。就像再先進的燈泡依然不能代替原始燭光一樣,書籍的質感、方便性,讓出版品在後網路時代逐漸改換角色;有可變、有其不可變。出版界對此議題有很多討論,不另贅述。但就現況而言,固然許多藝文期刊因特定資源支持(如國台交《樂覽》、北市國《新絲路》)得以維持,但體質都是不可能自力生存的。儘管如此,出版品若能尋到自己的特色與定位,與網路媒體功能扮演互補角色,就可以找到立足點,與網路共生依存,發揮特有影響力(如《PAR表演藝術》、《破週報》)。

誤解二:專業評論式微了?

二○○三年香港舉辦第一次兩岸樂評人座談會,每個地方的作者都抱怨媒體刊載評論版面少了。台灣情況也是一樣,結果引申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專業評論沒落了。

我想起二十年前,有一群賓士車主抗議賓士車公司提供分期付款服務,使得賓士車滿街都是,讓本來很有面子的人,變得不夠面子。評論也是一樣,它不但沒有少,反而變得到處都是,使過去為數不多的評論者變得不再特別。承前所述,平面媒體不代表媒體的全部;網站、部落格提供很好的發言平台,每個人都有一個肥皂箱,無處不評論。

一九九○年初,《中國時報》藝文版率先推出責任藝評專欄,刻意帶動過去所沒有的率直、專業評論,曾經引起相當爭議。但是大家後來發現評論讓表演不再像以往那樣一廂情願,它帶動了回應與思考,讓表演界產生重視品質的新秩序。我常表示「評論不是形式,是風氣和觀念」,慢慢的,觀眾習慣不再做聽雷的鴨子,欣賞完總要鳴放一番。這些評論並沒有絕對正誤,有時更像表演後的連鎖反應,激發新的創意和能量。

那麼專業評論會消失嗎?不會。就算滿街都是賓士,車展出現的保時捷和藍寶堅尼依然讓人矚目。評論風氣普及後,還是會拱出更上一層樓的專業評論。少數專業媒體扮演指標性的工作,這些評論未必一言九鼎(實際上,現代社會任何言論都會被質疑),最重要的功能是像一爐柴火,示範、延續評論的風氣。如同電視政論名嘴,儘管觀眾未必肯定他們的言論,但他們還是影響著觀眾的思考模式。流風所及,從檳榔攤到計程車無處不政論。肥皂箱評論究竟會造就什麼未來?兩千字的稿子說不了,也許該由社會學者接續。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05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