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舉行時間】
2009/9/4

【舉行地點】
洪建全基金會

 
【與談內容與簡介錄音檔】

一、投入設計領域
為何會想出來作設計?米奇鰻說當年在當上班族時,就會覺得自己越來越像正常人,想給自己兩三年時間出來闖看看,要是不行就當重考,同時也可以讓後人知道,自己曾經衝撞過體制,不是只認為環境就只是這樣而已。米奇鰻認為,自己能作多少改變,就要去嘗試。
這個想法在高中時候就有,當時看了心靈雞湯後,就想要創作作品一些來賣。大學時候學的是工業設計,有了量產概念。由於米奇鰻也有在畫漫畫,所以能夠結合不同領域的產品。
在投入設計時,米奇鰻認為自己算是幸運,因為投入時間很早,所以還有犯錯與嘗試的機會,當時市場還沒有完全競爭,可以容許自己找自己的方向。現在消費者已經看習慣,所以要看完整的東西。

二、獨立創作者的生活
米奇鰻認為上班和獨立創作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獨立創作者風險要自己承擔。獨立創作是從此沒有下班、休假、獎金的,因為有工作才有收入。相對的,上班其實也有它的好處,比如上班也有一些資源、有人脈(他認為當初如果留在職場多一點時間,可以多累積點人脈與資源)、下班時間可以自動切換,但是現在獨立創作時,出去玩還是要工作,時間已經很難二分。當然在收入部分,獨立創作可能會比上班族高,但是它相對的工作量也會多很多。
米奇鰻還認為,當上班族時很多時間都花在人事方面,他比較想花時間在創作上,因此脫離一般上班族生活,改而當獨立設計者。
在工作時間上的差異來比較,米奇鰻認為獨立創作與上班族的時間不能比,因為上班是做的都是別人的事情,而當初想脫離廣告業,是因為米奇鰻認為,這些業務其實非缺他不可,但是如果他出來做獨立設計者的話,還具有某種文化多樣性與價值。
獨立設計的工作型態,反而會花很多時間在非創作上面,比如行政、後勤、品管等工作都要自己做,當然也會有調劑的方式,因此工作/生活之間的其實很難劃分。
獨立設計者一開始在找到商業模式前,收入其實很不穩定,跟SOHO族差不多。但是後來如果找到自己的競爭力,是可以比一般上班族好,比如05-07年間就不錯,09年是少一點,是因為米奇鰻比較少跑現場活動,開始做正經生意、開始繳稅,反而收入會少一點,當然工作量會減少一點,因為會跟其他人分工。

三、政府的角色
對於政府,米奇鰻認為不用管政府在做什麼,因為政府通常都太慢。像先前在創意市集時候,他們有與文化局長開會,當時市集有想跟局長請補助等,局長說政府扶一個產業,它就會倒,當時米奇鰻的感覺是很生氣,但是現在一看的確如此。在政府接手以前,其實還可以撐的下去。政府其實是後知後覺的,當它發現時,其實這一塊已經差不多了。
所以期待政府去改,太慢了,而且這一塊米奇鰻認為衝撞才有趣,有自己的理念才有趣,優勢應該是游擊戰、靈活、對資訊掌握能力強,一旦跟政府掛上了反而會辛苦,比如先前創意市集在紅樓,政府其實不懂辦活動,因為政府辦活動是要看人次的,沒有考慮到消費族群的差異。而且一旦我們跟政府合作,很多東西就要配合政府,就變的不夠靈活,比如先前開發票的問題,這也是困擾過。
米奇鰻認為現在的環境反而變的不友善,因為主辦單位反而漸漸消失了,而且很多活動或市集是由政府發起的,有點在消費創意市集的感覺。其實創意市集不應該是全民運動,而是藏身在西門町某棟大樓,讓有興趣的人來,夠有特色的東西呈現出來。
創意市集很奇怪的是,不知道為何沒有吃的東西,有吃的東西可以讓消費者待的比較久。在倫敦那邊,其實比如他們會有一群年輕人在那邊逛、牆上面還有噴漆等,光在那邊逛就很有趣,讓人家感覺是內行人在逛的地方。政府真的要做的是,給我們一個閒置空間,2-3年給我們搞,如果我們真的做起來,政府可以收回去,至少我們這幾年在這邊可以隨心所欲。其它的方法都很難,因為這個東西很難量化,很難比較作品。

三、主辦單位問題
在參予創意市集久了之後,創作者們也都會挑主辦單位,比如簡單生活節等活動作久了,大家知道它會做的起來。
米奇鰻指出,主辦單位來很重要,因為它會決定這個活動的樣貌,像牯嶺街、Campo、草地音樂節各自的樣貌都不一樣—草地音樂節比較集中在女孩子的花草搖滾,不是嘶吼的,自然它的創意市集也會又那種氛圍,如果是要吃到飽的,就可以去簡單生活節,如果真的有在聽獨立樂團,可以到Campo,這是一個屬於次文化的團。參加創意市集的攤位也許都差不多,但是因為主辦單位的屬性不同,所以市集會有主題性,米奇鰻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米奇鰻觀察,其實舉行一個創意市集很容易,現在在大賣場也可以辦、政府也可以辦,創意市集這四個字也沒註冊,如果沒參加過這樣活動,其實也很難判斷,當到處都有創意市集時,能量也會分散。

四、關於創意市集創意枯竭的問題
米奇鰻認為這是很自然演化的情況,本來創意市集就沒有目的性,跟去同人誌一樣,想被人看到。創意市集本來不應該這麼熱,它其實是小眾、自給自足的,但是由於媒體一報導後,一般人就湧入,讓這個領域一開始不屬於這一塊的消費者湧入,接著其他人也來一起賣東西,就稀釋掉了。反而最後是讓真正內行的人走掉,也讓一些不想賺錢、想創作的人走掉,剩下新一代加入、創意成分比較少的。
消費者在裡面看久了,其實眼光都會越來越尖銳,當創意市集內容重複性太高時,他也不會想再來。
另外媒體的報導,是要負很大責任,因為媒體比較喜歡一些聳動標題(比如創作者月入30萬之類),但這個東西其實會給人一些錯覺,覺得創意市集很好賺、入門門檻很低,最後模仿者越來越多,大家越來越像,反而讓有特殊性的東西賣不好。

五、創意市集需要的是風格
米奇鰻觀察,台灣這幾年經濟一直都很差,所以創意市集可以趁勢起來。其實也靠媒體報導,百貨商場才會來找米奇鰻等創作者,或者是他們才有機會可以進百貨的通路,這是10年不可能的事情。其實米奇鰻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慢慢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策略。
創意市集對他而言,本來就是一個過程、是個階段,它是一個讓創作者被看到的機會,也許就是一個青蘋果市集,讓每個人都可以嶄露頭角。米奇鰻也認為,他就不會一直待在市集裡面。而這個階段性是只限參加者的心態,但主辦者要維持自己的風格,因為市集很好的是,它入門門檻很低,你又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獲悉自己商品是否OK,如果知道自己有潛力發展下去,那就可以脫離市集的階段,進入其他領域。這些東西其實都因為先有市集,才能被看到,所以米奇鰻認為市集是一個滿好的管道,但是現在比較缺的是一個厲害的主辦單位,能讓消費者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創作者,同時還兼具自己的風格,讓消費者來過時候還想再來,也就是「策展力」。

七、協助者的角色
米奇鰻認為協助者可以像房地產公司,它有一個建築物,比如明日博物館一樣,先把地段做起來,有可能性後,就有利可圖。在政府的話,看他們敢不敢這樣,比如在日本的design festival gallary,他們就一棟公寓,各個房間都可以租人,牆壁全部漆成白色,像格子趣一樣,可以吸引很多人來,很有特色,其實年輕人、觀光客都想看這些東西。如果真的可以吸引觀光客,其實對東南亞市場就有吸引力,因為一直賣一樣的東西,對觀光客而言都是新的,他只會來這樣一次,他來一次就夠了。

八、需要協助的部分
除了創作以外的事情米奇鰻認為都需要協助,因為他先前的經驗是:有很多東西都是靠直覺去做的,但是很多東西都有自有專業的邏輯,比如行銷、鋪貨、成本計算等,很多創作者都不會算。
創意市集裡面創作者可以剝削自己,因為沒有管帳,很多時候都高估。因為創作者除了創作以外什麼都不會,所以需要協助。在將這些非創作事務委託出去以前,米奇鰻一週只能創作兩天,其他時間就是要花在請款、盤點等事宜。
關於協助,就是什麼面向都需要,各種有用的知識都要進修都需要,比如面對盜版。這些東西其實可以放在網路上面,因為它們其實滿實用的:比如怎麼成立一個工作室、怎麼定價、怎麼簽合約,其實這後面有一大塊環節支撐起來,才算是產業,但是我們只能在設計這一塊,後面都是失落的一塊。其實台灣的設計很強,但是後面失落的一塊太大,如果都要設計者自己處理,太過於困難。

九、聯合性的聚集
米奇鰻指出,創意市集很特別,會形成一些小圈子,可能是因為彼此欣賞對方的作品。當初他們找了5個作者,彼此團結起來進入百貨通路,拉抬彼此自己進入專櫃的條件。而米奇鰻合作的設計者也會定期聚會討論、聊一下,當然各自也會有理念的不同,比如有人專注創作、有人注重行銷面,但是,米奇鰻認為這樣的型態還算是比較新的模式。
手做類的設計其實更早就結合在一起,因為他們單獨沒有市場規模,所以結合起來才市場才大,像這樣的團體大概有2-3個,他們也有自己的經營模式。

十、面對盜版的聯合平台
米奇鰻認為有這個平台當然好,但是相對我們有什麼權利義務?其實這也是要錢。米奇鰻的台北不來梅是有申請商標的,但是以申請來說,一項就要幾千塊,沒有辦法這麼做,不然就是要用著作權法去和解。
米奇鰻也有問過律師,當然可以告,但是權衡心力、程序與結果,其實不值得。與其花時間在過程,不如創作,讓盜版者追趕。而且盜版問題其實不重要,重要性排行第六或第七,而且如果作品好,常上雜誌、有公開過,是有立場可以去告他。

十一、應該要讓世人知道設計的潛能
米奇鰻有看過文創產業白皮書,但是他想,這市場的產值到底有多大,他也說不出來,因為它是地下經濟、也無法統計,也可能被低估。但他是很值得做的,也很多人還在尋找自己的舞台。如果能有這個管道是滿不錯的,不會像設計的新一代獎,每一年頒完就結束了。

十二、深耕才是現在最迫切的事情
米奇鰻認為現在最急迫的事情是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創意市集可以深耕,先前創意市集都跟快閃族一樣,還要上網去找,無法深耕。而在網路上面深耕,其實已經有人在做,比如StreetVoice。現在我們都先會網路的當成是一個通路,是最基本的,但是他會問一個根本問題,你跟其他人有什麼不同,跟網路購物有什麼不一樣,所以實體的創意市集是有網路做不到的地方,像珊瑚礁一樣,在那邊著床,也就是地點、主辦單位要深耕的部分。

十三、主辦單位對創作者也需要篩選
米奇鰻認為,像創意市集之前過熱的狀況,就是要有主辦單位去篩選創作者,以維持自己風格的一致性。篩選是不可能做到每個人都開心,只能主觀的去篩選,米奇鰻認為這個滿重要的,最主要是主辦單位要有特色。
現在其實很多單位都消失了,不然就是在延長展演間隔,原因在於沒有找到獲利模式。

十四、和政府互動的感覺
政府可以協助的就是空間與租金,比如廢棄的營區、寶藏巖的市集等。政府是不能當主辦單位的,因為跟政府打交道,也要會他們的語言,米奇鰻聽朋友的經驗,這個打交道是很辛苦的。

十五、
米奇鰻觀察,其實做的好主辦單位是可以靠門票收入生存的,像同人誌已經舉辦10年,是可以參考的案例,一開始不用做大。不過做大以後還是有它的問題,比如甄選、場地與天候問題等。

【錄音檔下載】
http://www.mediafire.com/?zjmzzyhmmjd

【延伸閱讀】
台北不來梅
http://bremen.blogspot.com/

米奇鰻作品在streetvoice
http://tw.streetvoice.com/design/user-design-list.asp?sd=2712

Campo創意市集
http://campolive.blogspot.com/

第三屆草地音樂節:
http://www.grassfest.net/

牯嶺街創意市集:《2009週末設計市集》攤位介紹
http://blog.roodo.com/nanhai/archives/cat_646989.html

寶藏巖藝術市集先前的訊息
http://blog.yam.com/thcoop/category/7517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