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颱風過後,看看經濟日報,發現,設計公司The One執行長劉邦初來談吃(牛肉麵),最後還談文化觀光。十分有趣。他說,從文化觀光的角度看,往往供給者與需求者在市場端無法完善銜接,或說提供的質素不合期待,所以多仍停留在走馬看花,不夠深入。

我自己都一直在思考「文化觀光」這件事情到底是什麼。是不是去一些廟宇看看,或者吃吃鼎泰豐、去101看看,就是「有文化」的觀光了?還是,把檔次弄高,吃的精緻、有故事,就是美食觀光了?

這個好像沒有什麼固定答案,不過,台灣本身的特色與魅力到底在哪裡?下面提到牛肉麵,不過,我相信香港、中國也可以有牛肉麵,甚至在五星級餐廳提供高檔次的牛肉麵,則,我們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最後一段提到精緻旅遊,這一點,我倒要推薦一下前兩天與風尚旅行社創意總監游智惟先生的訪談,他說,他注意到其實商務旅行客消費力大,但是他們能花在旅行的時間很少(通常是公務結束後1-2天的時間),所以其實北台是很好的地點,而且要朝向精緻、小的路線。


這個訪談,可以先去這裡嘗鮮下載(PDF+MP3剪輯,60M):

http://www.mediafire.com/?mkj5ycwtmym

=========
飲食裡的文創觀/從牛肉麵發想精緻旅行

【經濟日報╱文/劉邦初】
   
2009.08.08 04:23 am


前陣子一位美食家在報紙撰文,描述桃園機場牛肉麵品質不佳且價格昂貴,引發大眾廣泛討論。文中談及,一向強調多元飲食是觀光與文創重要資源的台灣,在國際機場裡粗糙呈現,此事讓我感觸深刻,且引發我思考一個關於台灣「文創小旅行」的想法。

眾所皆知,台灣不論是人才與文化,資源不亞於其他國家,但對於如何將現有資源轉化為質量皆優的商品服務,進而豐富目前大家所高度關注的文化創意產業,確實尚有一段距離。

就拿旅遊這項休閒產業來談,即使是一碗小小的牛肉麵,若將經營層次拉高,牛肉麵也能被轉化成台灣常民飲食文化的代表,若經營者具體加值精緻度,相信國際旅客都會記得造訪台灣非品嚐不可的道地美食,甚至衍生出許多附加價值,如韓國的「泡菜體驗學校」,讓旅客在旅遊過程增添知性的學習,除了解泡菜的歷史文化和種類,更有師傅教導親手醃製、製作泡菜料理,造訪者絡繹不絕。一盤泡菜可如此操作,牛肉麵是否可以有其他的思考?

台灣多元化的傳統藝術、飲食文化、創意設計、工藝體驗、自然農耕等,人文內涵豐富,民間能量豐沛,近年來更有許多公私立單位大量投注扶植資源,但站在「文化觀光」角度來看,往往供給者與需求者在市場端無法完善銜接,或說提供的質素不合期待,所以多仍停留在走馬看花,不夠深入。

但是,先前造訪過的南投埔里造紙產業或竹山的竹編竹藝,這些還保留著傳統技藝的老師傅們,都是一個個深耕文化的小巨人,也是台灣最珍貴的文化種子,如果將這些資源以及文化活動,透過主題式行程安排,由專家擔任導覽角色,加入具有深度互動的手作體驗,與創作者面對面深化為互動儀式,這將讓參與者深切感受到價值,並瞭解這塊土地上值得驕傲的豐沛力量。

這樣的「文創小旅行」,即使僅是一日、兩日遊,但貴在質精而非量大,文創業與旅遊業結合,或可成為未來台灣全新的旅遊形式,不但讓文化永續傳承,更重要地是讓國內外旅客深入走訪台灣各角落,體驗在地文化能量,並具體創造出也別於其他國家的觀光旅遊推展方式。

從一碗被高度討論的機場牛肉麵,到一趟深度的文創小旅行,這之間的距離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而產生。我期待台灣這塊土地上,未來能產生更多精緻深度的旅遊形式和旅遊經驗。思考上的轉變,才是台灣未來能夠走向文化創意經濟的關鍵。

(作者是原創生活風格品牌The One執行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