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談到媒體,要能接觸到最為完整的報告、資料,應該就在新聞局那。
小弟過去看過電影年鑑,感覺她們是越邊越好。以及有趣的是,官方的報告通常都比較喜歡歌功頌德,但電影年鑑,因為有專文給影評人、學者去寫,所以,這份官方報告,還會有批判、檢討的聲音。很有意思。
當然每年這本刊物對小弟最重要的,就是報榜,看看國片、華語片、好萊塢片在大臺北地區的票房表現,推測出國片發展情形。

適才看到的褚小姐文章,提出數據,才知道推測「國片復興」若有一些實證資料佐證,會有多強力,不會墜入莫名其妙的「台灣之光」感覺。
文化界、體育界,也都非常缺這種系統、跨年幸的報告,以致於言談這麼多年,都尚未對焦。

以下先PO出電影年鑑最新一期(2007年版,分析的是2006年)的目錄、內容連結:
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56123&CtNode=346

有意思的是,現在輿論也有出現對國片樂觀的看法,不妨看看這種長期、歷史性的觀點與評論。
你會發現,其實國片成功的話,不是一天、一年,過去諸如詭絲、刺青,或其他較為小的製作,其實漸漸的在打開市場,算成功的國片,也不是到海角七號才開始。
還有,李安的色戒、吳宇森的赤壁之類電影,雖然美資色彩濃厚,但對振興「華語片」,連帶帶動國片信心而言,不會沒有影響。
甚至,小弟大膽推論,大陸近幾年願意與美商合作,開啟華語大製作商業片後,反而刺激台灣人對喪失信心的華語片重拾市場選擇。
過去一段時間,其實港片也都垮了,但港人跟大陸合作,最後還帶入美國資金與技術,華人圈其實又在改變電影製作方式,嘗試新的典範;
部分的台灣導演,其實也不會只拍藝術片,也有目指商業片,只想拍商業片的,部分仍在台灣資本努力、部分跟美商合作(比如雙瞳),台灣內部也在質變、嘗試。

這些細微的變化,愛好電影朋友可以多觀察,更可以透過像電影年鑑之類的刊物,持續觀察,看看他們的評論。

以下是小弟選幾篇07年電影年鑑的評論內容連結:

2006年台灣電影回顧
http://tc.gio.gov.tw/ct.asp?xItem=56129&ctNode=343

從《色,戒》的選角過程檢視台灣演員現狀
http://tc.gio.gov.tw/ct.asp?xItem=56134&ctNode=343

我國電影輔導措施之探討
http://tc.gio.gov.tw/ct.asp?xItem=56137&ctNode=343

2006年電影市場總覽
http://tc.gio.gov.tw/public/Attachment/821314473771.do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