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奧運,一個十分商業化、激烈競爭的場合,小弟倒覺得這篇寫的不錯。
不是說他談北京,而是他談倫敦。

這次英國奧運表現也不錯,未來還要主辦12年的奧運,在英國DCMS的組織裡面,特別組成了一個為了倫敦奧運的組織,其代表的意義是:體育是文化相當重要的一部份。
當然,體育本來就是DCMS的一部份,但這次為了12年奧運,英國更是組成特別任務組織、包括特別計畫,當然也有特別預算。

比較重要的是,江談到了英國前首相梅傑。端看梅傑的施政作為,是一個重要突破。
通常財務出身的人,對數字雖然敏感,但是對用錢非常保守,花越少、賺越多越好。尤其像投入文化、體育這種短期內看不到成效的領域,好像把錢丟到水裡,還不如投資高科技。
但是梅傑沒有這麼想,他倒是突破既有想法,把樂透彩金撥給了文化部,現在,樂透彩是文化支出重要的資源來源之一,當然,韓國也是。

但是台灣呢?八字都還沒一撇。
不是不能補助,而是補助不一定要文建會苦哈哈的每年編預算,應可已有多重的來源,甚至活用諸如基金、民間資源等。

另外一個重點是,梅傑願意投入文化、體育領域,甚至94年就投入,意義是:她們認為這個對未來英國發展相當重要。當年金大中面對金融風暴,孤注一擲,選擇文化,小弟認為也是這個想法。
則,台灣跟他們不一樣的是,台灣不是突然面對危機,比較像是溫水煮青蛙,但是一樣的是,都有政策規劃期,但到現在,文化、體育好像都不怎樣,看看昨天TVBSN的新聞就知道,看來,我們蹉跎了這個規劃期。

===========
中國時報 2008.08.31
從倫敦看京奧─接棒奧運 英該怎麼辦?
■江靜玲
     北京奧運結束了,倫敦的焦慮才開始。

     從中國手中接下二○一二奧運主辦權的倫敦市長強森說,「我們要舉辦一個精彩、出色、奇妙,不浪費錢的奧運!」但這是什麼呢?向來能言擅道的強森,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京奧開幕當天,我坐在英國廣播公司播音間裡,準備上一個現場節目。先前,一名到公司大樓櫃台接我的節目助理告訴我,她和其他一起觀看京奧現場轉播的同事,莫不為現場的氣勢所懾,時而忍不住發出驚嘆聲,唯一的遺憾,是對於不了解或缺乏中國歷史背景的人而言,「很容易遺失在張藝謀的千年中國京奧開幕長河中。」「但是,」她頓了頓,問道,「他們為什麼沒有把文化大革命擺進去呢?」

     「為什麼沒有文化大革命?」在只有七分鐘的評論現場,主持人也提出了同樣的疑問。這個問題,或許該去問張藝謀或中共官方;或者,我們該從另一個角度觀看,孔子學說,為何於此刻重在當代中國興起?經濟急速崛起的中國,是否已感到重建文化信心的重要呢?

     觀畢中國藉奧運在國際舞台上演出的大秀,眼花撩亂之餘,英國上下,忍不住反問,接棒的倫敦,繼北京之後,該怎麼辦下去?「我們能跟中國比嗎?」「我們要跟中國比嗎?」「我們該怎麼辦?」

     「當自己,是最佳良策。」我非常確定,英國完全不必跟中國比。

     中國可以為一棟京奧建築,一個政府的政策,強制拆除三個車站。英國有這等本領嗎?不要說一個車站,連一條街,甚至半條街,恐怕都動不了。中國可以動員北京大眾不分老少,為京奧學英文,英國可以讓倫敦人一起學中文,或者,任何一種外國語言嗎?

     京奧辦得風光,但也辦得制式,因為中國最終還是一個極權政府。

     倫敦市長強森從北京參加京奧閉幕回來後說,中國的中產階級,「對金錢,充滿無限興趣」,可是,「對多黨民主和媒體自由,興趣好像沒對銀子來得大」。

     記者出身的強森是個口無遮攔的政客,中國媒體批評他粗魯無禮。他則認為,中國雖然在改變中,可是,與西方間,依然高牆圍堵。強森指的,應是政治和社會價值觀的隔閡。

     以奧運為例,在中國,奧運是國家的,是中國的榮譽。在英國,奧運卻絕對是全民的,是體育的一部分,跟文化、藝術一樣,是大眾生活的一環,從過程到成果,人人可以欣賞分享。

     英國這次在京奧的表現耀眼,獲金牌總數排名第四,現任工黨政府奧運大臣喬爾,將功勞歸給在一九九四年首倡發行全國樂透支援體育和藝術的英國前保守黨首相梅傑。

     有英國「樂透之父」之稱的梅傑,是柴契爾夫人政府時的財相,京奧舉行期間,他每天上午六時起來看電視轉播,樂在其中。

     始終相信運動和藝術是人生中兩項重要元素的梅傑,在財相期間,看到運動和藝術的預算,總是爭不過國防和安全預算,於是在自己成為首相後,全力推動在英國爭議性至高的樂透法案,「做為政府額外支出來源」,用來補助運動、藝術和傳統文物保護。

     「生活不只是工作,還有樂趣和其他可以與你周遭的人共同分享感動的東西。」梅傑堅持運動和藝術是人人可以享有,不是有錢人才付得起的東西。他的信念和政策,不但完成了倫敦的溫布里足球場,英國各城鎮社區更有了新運動場合和設施,優秀具潛力的運動員則有更充裕的訓練基金。從雪梨、雅典到北京,英國在奧運的表現一次比一次好,不是沒有原因的。

     京奧結束,英國要憂慮的真的不太多。一個質樸、尊嚴,全然呈獻給運動的倫敦奧運,將是外界所期待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