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門也很關心高教問題,趁著今天工商時報有類似評論,繼續談談。反正偶爾拿出來碎念。
下文提出幾個要點,其實常常在台灣反省高教上出現,第一個是學費問題,台灣的學費雖然不貴(連私校比美國都不貴),但是國家投資在高等教育、研發上的經費不會低,下面有占GDP的數字可參考。
則:第二個個問題是,也是常常被問的:台灣人花在高教的錢到底去哪裡了?
所以我們開始問產業,大學生好用嗎?下文也有:產學脫節嚴重,企業大呼『人才不夠』,要引進外勞,但台灣大學生畢業卻找不到工作,或是低薪(大學畢業生應該兩萬多,甚至有低於兩萬的現象)。
這個大環境下,文創也逃不了,文創高教人才也很缺,但是相關科系一年卻培育數以萬計的畢業生,問題在哪?
第一,專業型的文創人才訓練不夠,空有理論沒有實務,也對其他領域不瞭解。
第二,協助性的人才不夠,不知道怎麼進入文創領域,比如金融財務、行銷管理、法律等人才,他們各領域都能去,但怎麼跟文創合作?他們也不熟悉,甚至文化人還有排外現象,更難進入。
文末又開始在期待馬政府,並說教育需要大刀闊斧改革;要大改革是沒錯,但應該不會在馬政府實現,因為那要跟既得利益衝撞,送一些人上斷頭臺,甚至要冒險,這是一個有任期制度的施政者難以做到的(包括行政院長、教育部長),中央集權、出現王猛型的人物才有可能出現,甚至還會失敗。
則下一步要問:我們自己該怎麼辦?
======
工商時報2008.06.17
一個嚴重失衡的高等教育政策
【工商社論】
驪歌響起,最近許多國內大學正在舉行畢業典禮,四年的學習生活告一段落,展開人生的新里程,這本是值得歡喜的事,但據一份甫公布的調查報告卻顯示,今年有近8成的大學畢業生擔心「畢業即失業」。大學生競爭力滑落至此,高等教育政策的失當,實難辭其咎。
台灣在民國85年自校園畢業的大學生及研究生僅8萬多人,十年過去,如今一年畢業的人數竟已高達28萬人,這全數是拜廣設大學的高教政策之賜。十年之間,國內大學及獨立學院已由67所倍增至147所。如此廣設大學,欲使人人有機會唸大學的立意固佳,但擴增速度如此之快,水準參差不齊自在預料之中,加以入學考試幾無門檻,許多學校只花心思於大量超收學生,從而人力資源的搖籃一夕竟淪為文憑製造工廠,大學生踏入職場由過去炙手可熱而至今日四處碰壁,豈偶然哉?
去年具大學學歷者的失業率已居各學歷之冠,其中初入社會尋職的年輕大學畢業生失業率更升至13%,職場起薪比十年前還低,這些數據說明年輕學子們所以感悟前途茫茫,實非杞人憂天。更令人憂心的是,即令畢業後尋獲工作者,學非所用,用非所學者也逐年增加,試想大學四年教育未能提升學子們的就業競爭力,這除了讓初入社會的學子們心生徬徨憂屈之外,更是國家每年投入逾千億元高教經費的一大損失,國家財政疲困至今天這個局面,教育資源的浪費,豈能無責?
依教育部統計,台灣的高教經費占GDP比重達1.9%,比日本的1.3%、德國1.1%、法國1.4%還要高,台灣十多年來雖不斷增加高教預算,但預算的成長幅度終究趕不上大學擴張的速度,多人分餅的結果,自然迫使各大學頻頻調升學費。近日因應油電價格上揚,大學學費調漲之議又起,學子們怨聲連連,家長們憂心忡忡,十年大學浮濫擴張的高教政策讓學子們付出高額學費於前,又使其難以覓得合適的工作於後,學非所用,用非所學,從成本效益分析,廣設大學的高教政策實為社會整體資源的虛擲。
再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台灣今天大學院校每年創造出28萬個畢業生,高級人力理應充裕才是,但產業界卻年年高呼人才短缺,近八年幾乎是年年要求政府開放外國人才來台,這凸顯國內產業人力的供需之間已嚴重失衡,政府每年耗費逾千億元經費所培養的高級人力,居然與產業的人力需求有如此大的落差,令人驚訝。學子們固有難伸己志之嘆,但企業界何嚐無人才難覓之苦,何以致此?主管部會各行其事,八年來除了訂定一些短期救急的方案外,何曾為教育百年大計、國家經濟發展大計,一起認真籌畫改善之道?
馬英九總統「六三三」的選舉承諾,聲言要讓台灣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達6%、失業率降至3%,人均所得8年後達到3萬美元,惟達到這三項目標的關鍵正在於人力資源的提升。如果教育政策無法與產業政策契合,如果教育政策還是只有「量」的擴張而沒有「質」的提升,如果五年五百億的一流大學預算只會用以擴充硬體建設而無奠定百年基石的雄心,台灣莫說這八年經濟成長率達不到6%,再給10年,人均所得也到不了3萬美元。
經濟學家梭羅(Lester C.Thurow)十多年前即說過:「21世紀國家競爭力的決勝關鍵不在資本,而在於人力的培養與運用。」近年全球經濟的發展驗證了梭羅論調,馬總統若廓然有重建台灣經濟百年基業的大志,則絕不能僅僅從事一些救急的「擴大內需方案」,必須在教育政策上大刀闊斧,徹底匡正目前這種因循泄沓、沒有熱情沒有效率的教育政策,並儘速成立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會報,果能如此,未來當六月驪歌響起時,學子們才不會有憂屈與徬徨之嘆,台灣經濟也才能獲得永續成長的動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