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記得在村上隆看待藝術裡面,他認為藝術跟色情、挑戰尺度脫離不了關係,當然現場都是高官雲集,對這種言論應該裝作沒聽到,不過在北美館,他的人偶有爆乳、巨根。商周炒作之餘,應該只敢介紹他的香奈兒包。
藝術跟色情、非正常是脫離不了關在時尚界,其實是暗含的色情,因為是去穿衣服、不是衣服給人穿,意思是:人要瘦到那個尺碼,穿得進衣服,而不是衣服為人量身定做,所以現在健身業、瘦身業很發達,包括近30-50年來,對衣服布料越來越少這件事情(諸如晚禮服),不只是女性身體解放了,更代表,展示、雕塑身體越來越重要,因為穿越少、露越多,意味身材要越好、越精實。
所以我認為藝術跟時尚結合的還不夠,未來,身體展示才是下一波同盟軍的戰場,他們也會有自己的雅爾達密約。
廢話太多。

想PO這篇,有意思的是,這本是一個藝術性的雜誌,反而談了時尚,尤其下面那位白髮人,據說是時尚界的猛將,本人還拍過紀錄片『時尚大帝』,目中無人之餘,他說他只愛媽媽。

藝術裡面,無論視覺或表演,很多時候是在展示人們身體的線條,或自然界的線條,其實在希臘羅馬時代,包括基督教時代的藝術,通通呈現的是這一點;這跟時尚不謀而合,包括下面出現的一些服飾,目前論述認為關鍵在品牌結合,當然時尚第一個被認識的是品牌,但未來注意身體,以及包裝身體的那些配件。
過去歐洲談藝企結合,台灣也想模仿;但是現在有多了新花樣,可以持續注意,就是藝術與時尚的結合,時尚是非常商業化的,聰明的藝術人不是排斥,而是從中擷取她們想要的元素繼續創作;以及,誰是串連他們的關鍵角色?策展人。

================
當時尚遇上藝術:When Fashion encounters Art 
 
‧典藏今藝術 2008/03/13 
 時尚產業與藝術的結盟從來就不是一件新鮮事,某些時尚工業在早期甚至是藝術的贊助者,例如香奈兒的創辦人嘉比愛.香奈兒(Gabrielle Chanel)生前即結交不少藝術圈好友... 
 
 
【文/陳沛岑】
時尚產業與藝術的結盟從來就不是一件新鮮事,某些時尚工業在早期甚至是藝術的贊助者,例如香奈兒的創辦人嘉比愛.香奈兒(Gabrielle Chanel)生前即結交不少藝術圈好友,她曾贊助俄國芭蕾改革派大師迪亞吉雷夫(Serge Diaghilev)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芭蕾舞劇製作費用(註1);而於1948年以製造精品珠寶、鐘錶聞名的卡地亞(Cartier)在巴黎創辦「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Fou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其宗旨在於「鼓勵當代藝術的創造與藝術知識的流通」;而2003年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與日本當代藝術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合作的成果除了掀起了十足的話題性、為企業注入些年輕、普普可愛化的形象,更拉寬原本消費群的年齡層,帶來實質的營業額成長……在此,時尚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藝術世界,扮演各不相同的角色;這些合作的目的也許是真心喜愛藝術,也許是為了回饋社會、或藉此重塑自我的品牌形象,再創商業新高點……背後的意圖其實是相當複雜的。

 
哈蒂(Zaha Hadid)行動藝術館設計初稿及建物外觀(攝影/Zaha Hadid Architects)。(圖/Chanel提供)
 
藝術與消費文化

然而在近幾年來,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國際藝術雜誌《ArtReview》、《ArtForum》及《Frieze》裡,除了畫廊、美術館所刊登的展覽廣告外,我們亦不乏見到時尚品牌的新品廣告,而這些廣告與刊登在《Vogue》、《GQ》雜誌上的並沒有什麼不同;並且,從2007年下半年以來,《ArtReview》甚至在雜誌中另闢了一個名為「消費」(CONSUMED)的新單元,像評選當月最佳展覽般地選介該月份由商店、美術館、畫廊推出的藝術商品,例如在其中可見以攝影聞名的美國當代藝術家普林斯(Richard Prince)與設計師賈各柏(Marc Jacob)合作為LV設計的一春夏新款「笑話包」(Jokes),以及赫斯特(Damien Hirst)跨足為Levis設計的一款新型501丹寧牛仔褲,上頭有著他前一陣子引起軒然大波,號稱史上最貴的當代藝術作品《獻給上帝之愛》(For the Love of God)的經典骷髏頭圖案,只是在牛仔褲上的骷髏頭鑲嵌的不是鑽石,而是一顆顆的施華洛世奇(Swarovski)水晶,在這單元中,除了商品簡介外,產品的售價(就連是否含稅)、幣值、可查閱的延伸網站、藝術家的最新動態都標註於其上(註2);這些現象傳遞的訊息是——藝術與時尚/商業的消費文化之間的藩籬已越趨模糊,在新時代中,兩者以更輕鬆的姿態貼近彼此,藝術在今日甚至可能已被某些人視為一種「時髦的新潮流」;而辯論這兩者之間產出的結果是high art或low art?或談論藝術與商業間的共謀彷彿顯得是那麼地天真,或許就如1966年沃荷(Andy Warhol)曾告訴我們的:「Art is commerce」,試問當代藝術家又有誰能向流行時尚產業的合作邀請說不?然而,將藝術與消費文化之間區隔開來的最後一道防線又會是什麼?

一場流行的神話

而在這一波時尚與藝術互相擁抱的趨勢中,最受人矚目的,要屬香奈兒在其創意總監拉格斐爾德(Karl Lagerfeld)的帶領下,宣布與藝術圈進行的合作案—— 一個富有野心與企圖心的大計畫「Mobile Art」(流動的藝術)。它產出的結果,不像是LV與村上隆的合作,只催生出幾款具甜美感的LV提包這般單純,而是一個「展覽」!

香奈兒聘請巴黎《Beaux Arts》藝術雜誌主編暨藝評家布思托(Fabrice Bousteau)擔任策展人,其邀請20位來自不同地域的藝術家以香奈兒經典的「2.55」菱格紋手袋為發想起點,各別創作一件作品。不少參與這項計畫的藝術家皆具高度的國際知名度,例如,有以魔幻動態建築風格著稱,曾於2004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的哈蒂(Zaha Hadid)、作品蘊含高度觀念性與社會批判性,甫於法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舉辦個展的韓國藝術家李部(Lee Bul)、印度當代藝術紅星古普塔(Subodh Gupta)、在去年以作品《好好照顧自己》(Prenez soin de vous)代表法國館參加「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的藝術家卡爾(Sophie Calle)、曾獲第47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法國藝術家貝赫(Fabrice Hyber)、日本當代攝影師荒木經惟(Nobuyoshi Araki)、小野洋子(Yoko Ono)、及以運用台灣傳統花布於創作,個人特色鮮明的林明弘、與作品屢現於國際大展的楊福東等人。

 
香奈兒創意總監拉格斐爾德(Karl Lagerfeld)(攝影/Karl Lagerfeld)。(圖/Chanel提供)
 
事實上,這個計畫十足地令人玩味,首先它要求藝術家創作的是一件「作品」,而非一件「商品」,據悉主辦單位強調,這是一個「純粹的藝術展覽,當中不會有任何的商業行為,香奈兒也將不會在那展示該品牌的包包或衣服,展館裡將只展示藝術家的作品」(註3);第二,雖說「賦予藝術家高度的自主性」,但唯一的條件卻又須如香奈兒時尚總監帕洛夫斯基(Bruno Pavlovsky)所言:以香奈兒菱格紋手袋為題,「各自發揮創意,以不同的形式給予手袋新的生命——可以是詩意的、不拘小節的,又或是具啟發性的,呈現這手袋的傳奇面貌。」請注意,在這兒他用了「傳奇」兩個字,藝術家的作品在此除了擴充觀者對於香奈兒手提袋的想像與詮釋外,展覽還不著痕跡地為香奈兒打造新時代的傳奇與神話,把時尚自我與藝術連結起來,帶來一種具創造力、創意無限的表徵。法國文學家巴特(Roland Barthes)曾說:「神話是一種言談,一種傳播的體系,一種訊息。」(註4)而在此展中,香奈兒的包包雖是不現於展場內,但一件件的作品卻又不斷地回溯指向它,並使其鮮活化;就如拉格斐爾德所言:「我們可以用廣告淹沒這個世界,但是,這是更為高貴的做法。」試問,還有什麼能比藉著Mobile Art建構屬於它的神話的方式更技高一籌、更為「高貴」?但策展人在這計畫中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麼?這或許是值得深思的。

移動的展覽館

過去都是我們去博物館看藝術,這一次,我們要讓博物館向我們走來。
——拉格斐爾德

Mobile Art將從2008年2月27日起,以香港為展覽的起跑點,在兩年的時間內,此展將陸續在東京、紐約、倫敦、莫斯科與巴黎巡迴展出;事實上,巡迴展的形式在藝術世界裡並不稀奇,但若整個展覽場是一個可以拆卸、摺疊、帶著走的移動空間,便十分地別出心裁!

這回在Mobile Art展前即吸引眾人目光的,便是由哈蒂運用數位成像軟體所設計面積達29×45平方公尺,高六公尺,充滿未來感的行動藝術館,哈蒂在論及其創作藍本時曾說:「我希望透過設計,讓人置身另一個世界,令人們躍動鼓舞,並對各種意念興奮不已。我們的建築非常富直覺感……著重帶來不同的體驗,提供一種既陌生又新鮮的感覺,彷彿來到新的國度。」在此處雖然無法辨認究竟香奈兒的菱格紋包給了她什麼樣的創作啟示?或許是精密細緻感也好、是未來感也罷,但就是這藝術家自主的轉化能力,以及在藝術家與香奈兒溝通的過程中,可能經過一連串的妥協或不能妥協後產生出的成果,它是使這個展覽之所以有趣的地方。

哈蒂設計的展館,強調流動與自然的建築風格,建築物的外型像是個浮出海面的白色鸚鵡螺,整棟建築似沒有尖銳的菱角,而由流線、飽滿的弧線雕塑而成一螺旋形結構的場館,此經精密的演算,每一個組構、銜接建築的結構元件都不超過2.25公尺,在展期結束後都可以拆卸下來,運輸到下一個城市再重組、裝嵌、重新開館;而其追求自然的建築風格除了展現在建物的外型上,也呈現在素材的挑選與設計上,例如中心展場的天花板上有八片像風扇般聚合在一起的玻璃纖維片,當中位在中央的那片設有一可自行調節開閤的機關,其目的除了能為展場引進自然的光線外,也可突破展館內外疆界的分野,並且,建築的外牆採反光物料,將能映射出周邊環境的風貌。

哈蒂把這棟建物稱為「容器」(container),此得以在其中容納其他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在設計的過程中,她並未遵循一般的展場設計把空間區隔成一個個規矩的方塊體隔間,而是以流動的幾何定律,建構成流暢並充滿動力相連的空間,當中結合了不同的對比效果,如室外與室內、光與暗,以及自然與人為的景觀。展館內不同的力量為每個空間重新詮釋,同時帶領著參觀者的流向。(註5)

電影中說話的演員

Mobile Art的法籍策展人布斯托在記者會上說:這個展覽「是為Chanel而開拍的影片,藝術協辦人(策展人)是導演,參與的藝術家是編劇,參展的作品則充當演員」,其以電影的概念來看待這場展覽,而參與的觀者則訴諸大眾,因此,為了要讓這部電影容易被閱讀與理解,他特別找來紐約「Soundwalk」團隊(註6)來與參展藝術家合作,根據展出的作品,共同構思與作品搭配的音樂、聲音、音響效果、以及導覽的內容(可選擇不同語言的作品介紹、導讀),觀展者只要在展覽入口領取一mp3,即可隨著樂音的帶領,開放自己的知覺、視覺與聽覺感官,融入這場電影之中。

 
小野洋子《給香奈兒的許願樹》(Special Wish Tree for CHANEL).互動裝置。(攝影/Stephan Crasneanscki)。(圖/Chanel提供)
 
此展將於2月27日於香港中環舊天星停車場開幕,而就真宛如電影工業的操作一般,香奈兒對於作品在上映前十分保密,除哈蒂的巨型展館外,其他參展藝術家將進行的計畫(也就是電影中演員們的實際演出情節)公開的甚少,但目前確知的是:日本攝影師荒木經惟延續他以拍攝女人、花朵而聞名的主題,在其中探討人生,特別是生與死的內容,將帶來《Kaori與花》(Kaori and Flowers),在花朵交疊的影像中,呈現一身上被Chanel手提包的金屬鍊綑綁下赤裸的年輕女子,與她正躍動、掙脫的景象;李部將為此展創作《Light Years》,此為一件具有象徵意義的多媒材裝置作品,據悉藝術家將於作品上鑲嵌數百片的皮袋與鏈帶碎片,而在主體的內部裝有一閃光燈,藉此「向創造了2.55包的Chanel女士致敬」;小野洋子則帶來一件祈願的互動裝置,她將在展覽現場邀請每位蒞臨展場的觀者以米紙寫下自己的願望後,把紙卡懸掛於樹枝上。

而當中有數位藝術家的作品則對消費性的香奈兒精品手袋提出反思,例如在印度藝術家古普塔展出的《所有東西都在裡面》(All the things are inside)錄像裝置裡,他回溯手袋對印度文化的意念,現場並列放映兩部電影,一為一位印度男人收拾行囊,離開家鄉到杜拜工作的過程;另一則為其剪輯印度寶萊塢電影中關於手袋的精華片段;此作品表達藝術家對全球化時代下,印度整體在追求現代化過程中,社會型態改變的關注,例如,對外移的勞工來說,香奈兒的手袋是派不上用場,或是他們所無法負擔的,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把將到外地去工作所使用的日常用品全收納進去的大塑膠布袋,而綑綁這行囊的是簡易、唾手可得的塑膠繩,兩則電影顯示出強烈的反差,像是呈現兩個不同的對比世界。而俄羅斯當代藝術雙人組合「Blue Noses」則以作品《西元50年之後/手提包的反叛》(Fifty Years After Our Common Era or Handbags’ Revolt)用歡樂可愛的塗鴉,提出對香奈兒手提包的嘲諷與脫序的有趣想像;而這些多元的反向思考豐富了展覽的可觀性,並表現了藝術的獨立自主。(註7)

註1:迪亞吉雷夫(Serge Diaghilev)生於1872年,其於1908年創立俄國芭蕾舞團(Ballet Russes),致力於「以芭蕾為全世界再創一個屬於俄國的傳說」,香奈兒與他為摯友,在其劇團經濟困難時曾贊助他30萬法使《春之祭》順利演出。參考《可可香奈兒:時尚就是我》(Le style c’est moi-Coco Chanel),卡塔莉娜.茲爾可夫斯基(Katharina Zilkowski)著,張育如譯,高寶國際,2001,頁110-119。
註2:參見2008年1月號《ArtReview》,頁32-33。
註3:香奈兒發布資料。
註4:《神話學》,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桂冠圖書,頁169。
註5:參考香奈兒發佈資料。
註6:「Soundwalk」為一成立於紐約的公司,從事製作與設計規畫錄音導覽內容來提供觀者/聽者在徒步之中,邊走、邊看、邊聽來認識一新文化、新事物;該公司曾廣泛的與產業界如Adidas、Sony合作,並曾為法國羅浮宮規畫錄音導覽。參見◎www.soundwalk.com。
註7:更多資訊請見◎www.chanel-mobileart.com

【典藏今藝術2008年3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