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專題討論 (10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想起一個指標性的文化產業案例,就是在台北市北門以北的建成圓環。
這個圓環明年即將百年,原本作用是用來做公園支用,後攤販進駐,構成一個交通與飲食的驟幅之地。
從空間的角度看,圓環意味的是台北市發展─鄰近西門町,又在淡水線的輻輳上﹔從飲食的角度看,圓環意味台灣人在吃上面的文化:簡單、隨意、聚集。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濟日報這幾天有計畫性的在推展與報導荷蘭稅務消息,今天消息,也十分值得一看。原因在於,裡面具有流行音樂與食品公司,願意在荷蘭設點或居住的新聞,原因在於:簡單而低的稅率。

荷蘭跟愛爾蘭像的地方在於,現在她們不只是貿易大國,還是高教強國,荷蘭13所大學,全部都是世界級(台灣死逼一個5年500億,還逼不出一個國際級大學)。而在商務貿易上,透過歐洲總部的設立,讓跨國企業能因稅率而留在荷蘭。

台灣可以師法的,也正在如此,尤其,前陣子中國又開始查禁書,雖然官方一再否認,但卻成為媒體焦點,如果這些被查禁的作者,台灣張雙臂歡迎,給予象徵與指標性的免稅,多幾個這種案例,如果還能找到金庸(他表弟還當過故宮院長)來台定居,一舉就能佔據下華文世界龍頭地位,簡繁體問題一下子就解決。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今天出來的國際財經新聞,台灣上個月也為了稅制改革,引發震撼彈。原因是,財長去年底承諾,今年稅制將大幅改革,逼退立委要求減稅(含文化消費減稅),但今年初鍋子一開,真是嚇一跳,原來是變相加稅,勞工伙食費加稅,公務員開始增稅。
荷蘭,我們第一個殖民宗主國,彈丸之地,卻小兵立大功。熟悉商業史的朋友,知道荷蘭光靠鬱金香與股票,賺了多少,不過,獨立戰爭也讓她們血戰80年。
西歐三小國,包括一些北歐國家,是我所感興趣的焦點,在亞洲,我關心日本動態。這些都是台灣可以師事的對象。尤其歐洲小國條件跟台灣類似,雖然人文條件完全不同,但是處境可以作為目標。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老年化、人口減少,從遠見到松谷的意見,為了減少篇幅與通題論述,我們po在「《人口減少經濟時代》一書的回顧與整意見」這一文裡面。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老年化、人口減少,從遠見到松谷的意見,為了減少篇幅與通題論述,我們po在「《人口減少經濟時代》一書的回顧與整意見」這一文裡面。
http://www.wretch.cc/blog/ccindustry&article_id=10544965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兩天談到人力,Zen大提到一本書,我去買了來看。剛好,07年2月號的《遠見雜誌》,就是以老年化為主題,一篇也談到了松谷明彥的這一本《人口減少經濟時代》,乾脆我就開個專題,專門探討這個話題:社會老年化與人口減少。
這一本書,由於松谷是經濟學出身,通篇都是經濟學的概念與說法,所以對經濟學排斥的朋友,可能對原作看不太下去,因為作者圖唯一能夠表現的方式,僅有曲線圖,以及大量的經濟學詞彙(不會太難)。書其實談滿多點的,以下我整理幾個我認知道,或是看的懂得意見,跟大家分享。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們開過一個專題,探討空間。空間何其抽象,從都市規劃,到情侶私密對談都可以視為空間。這次,我還想談談所謂園區的議題。
說園區,其實不太精準,但是這借用的辭彙,現在在台灣,園區成為一個流行詞彙。原因在於「竹科」作為北台灣科技龍頭的一塊風水寶地。但事實上,園區的概念源自「叢聚」,關於這個概念用在產業界與生活中,有何意義?我想開的專題討論一下。

一、從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談起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與Zen大對話時,Zen大認為應該學習南韓。我則是反覆思考這個問題。從我手上知道的消息,盡量整理,好好回應Zen大(不是給下馬威,而是zen大意見,倒刺激我仔細思考我所理解的南韓)。
先前,我已經寫一篇,還轉到歐洲的文創政策上。
事實上,我的認知,學一個國家,一定要注意社會文化等環境,如果只是「詞彙」上的抄襲,比如人家有文化部,我們也來依樣化葫蘆,則會「畫虎不成反類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台灣已經有類似經驗,如模仿香港成立廉政公署,事實上,調查局內已有類似機構,但….﹔其他,諸如法律,台灣立法之前,一定會各國參照,先做功課是好,但是台灣的習慣往往是:天下文章一大鈔,那這種法律品質則….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想成立本blog宗旨之一,就是透過與各方朋友對話,走出聯合或統合的第一步。以下的事情其實有必要去做,不如從我開始拋磚引玉。
在台灣的日常生活裡面,與文創直接或間接相關者,究竟有哪些領域與對象,必須加以串聯?「串聯」、「聯合」這種字眼,老實說都很抽象,實際上執行時,都會遭遇非常都困難與狀況。以下,我想就我思考到的幾個領域,去看哪些部分需要串聯,或初步提出串聯的方法。
想法都很粗略,有必要繼續探討,作為認識的起步。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早上起床,聽到由現轉中廣的趙少康與張小燕創辦的「飛碟電台」,週六早上由富邦基金會出資,韓良露主持的「週末飛碟早餐─藝術好好玩」節目。
過去偶起的早點,會聽到她跟一些藝術人對話,之前印象深刻的是跟策展人對話。剛剛(2007/1/20)上午,是跟孩子王強哥─趙自強對話。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中國拍攝了一套影集---大國崛起,剛好也向世界宣示中國作為央央大國的心態
片中透過電腦動畫等,訴說世界列強崛起的過程http://ent.sina.com.cn/f/cctvdgjq/index.shtml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到各國與台灣的文創,先前我們搞了關於韓國文創、世界文創、比較表等文

http://blog.pixnet.net/ccindustry/post/2506483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因為歷史因緣際會,除繼承中國文化以外,還高度受到美國文化影響。注意這兩個文化發源地,都是大國,自然文化裡面有所謂大國心態。大國心態不一定只是僵硬或大塊呆,我倒認為是一種當老大、稱霸的心態。
自然,台灣受此文化影響,也多少會有這種奇幻的心態。
但是從所處環境來說,台灣毫無當大國,甚至擁有大國心態的條件。比較仔細在世界各地文化與生活條件留心者,注意到歐洲幾個小國,幅員不大、人口稀少,甚至自然資源不足,條件與台灣相似,於是跳脫了既有的大國稱霸心態,想要透過環境與處境的外在條件雷同,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台灣的定位與未來。所見的例子,探討過北歐的芬蘭、丹麥,西歐的荷蘭、比利時、瑞士與愛爾蘭等國。在亞洲,香港與新加坡,也同樣位居此處境。但是我們的鄰居,也同為華文圈的香港與新加坡,我們是很理解其歷史根源,以及其限制、發展契機在哪,不過對於歐洲,實在很少知道,甚至不把此當成是一回事。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為最近都在忙這個調查,所以都沒空管理部落格更新文章(偏勞Brahams6兄了)。這個調查雖然是出之於「文化資產維護」的目的,但幾乎每位受訪者都很關心手工藝或創作的產業化的可能,因此也和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索性乾脆把預計撰寫的期末報告內容初稿逐段丟上版上,就算是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個案分析」吧!!也因此我把這文章弄成專題,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教。 

就目前我調查的內容來看,原住民編織手工藝看來是在業人數的質與量上都最有可能產業化的手工藝,不過也存在著很多限制。從這個最具優勢的手工藝發展成產業的來分析,或許可以更加幫助我們了解竹縣地區原住民手工藝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的具體問題何在。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原味流行購物網http://www.inaruwan.com.tw/main.php

小弟做竹縣原住民工藝美術普查時
由某位受訪者告知我的資訊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ZEN先生的另一篇大作,轉貼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en/3/1276828055/20061215102433/
剛好和我們的「空間專題」相應和
轉貼到版上請各位網友參考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要談台灣的都市空間改造議題的論述,台大城鄉所和夏鑄九絕對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這篇談工業遺產保存的論文,雖然也是針對都市空間改造的議題在討論
不過也觸及到了一個新的文創產業的的領域--勞動文化和文創產業相互結合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注意力經濟的特色
如果我們對文化議題感興趣,甚至將文化與經濟、消費這些特色扣連,走出傳統對藝術品本身的探討後,事實上分析文化經濟產業本身的特殊性,才能真正理解這個市場。
以心理學與傳播為核心,直指媒體等文化產業經濟型態的《注意力經濟》一書,可以在消費特色上,給我們一些啟示。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0年代,在台灣電影界內勢力的消長,給我們在媒體產業很大的警示,縱使,近來如郭台銘等人積極投入華人電影界投資,但近20年來的台片低迷,其背後結構給我們的啟示,應該可以刺激我們去思考一些事情。
80年代中期開始,中影培養出一批新潮流導演,紛紛開始拍攝一些有別於過去70-80年代以武俠、愛情或黑社會為主要題材的電影,混雜著社會紀錄與社會批判,融入商業電影內,意欲刺激台灣電影市場新的契機。但是這樣的混雜或說提升,幾年下來卻漸漸讓台片市場票房日見低迷,反而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1989年侯孝賢打開威尼斯影展之門,一時間刺激了國內影人,乃至於新聞局的興趣,此後,製片部份也不再限於台灣市場競爭,轉向(自然政府背後也有鼓勵)以國際影展為經營目標,同一時間,新聞局為鼓勵電影創作,也開始設立輔導金制度。
這一整個時期,特殊現象是,原本處於產業分工上下游的片商/製片部門,因為不同理念與訴求,開始分裂,甚至對立,製片部門一如上述,以導演為中心,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片商,由於是商人,也是電影拍攝資金來源,自然在商言商,於是也尋求新的製片者,此時,一直保持高度商業性的香港,以及蓬勃的港片,在90年代初期,成為台灣電影的高峰與主力,台灣片商,自然也相中港片,轉而以港製片者為投資對象,諸如龍祥公司。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介紹過的漢薩同盟 以及WIKI百科上的漢薩同盟介紹
不知道是否能給予我們讀者一些啟示。
地球村發展到現在,出現一個狀況:如果以國家為單位,發現國家內的市鎮,呈現一個不均等發展,諸如倫敦、巴黎、紐約,都成為大都會區域,即在區域的核心帶,具有國際知名度與高度能量、消費水準,反之,再「大都會地帶」以外的區域,發展遲緩,甚至被都會地帶吸納能量─人力、資金等,所以最後出現一個反物理的現象:都會到都會之間的,反而短於都會到鄰近鄉鎮的問題。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