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最近都在忙這個調查,所以都沒空管理部落格更新文章(偏勞Brahams6兄了)。這個調查雖然是出之於「文化資產維護」的目的,但幾乎每位受訪者都很關心手工藝或創作的產業化的可能,因此也和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索性乾脆把預計撰寫的期末報告內容初稿逐段丟上版上,就算是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個案分析」吧!!也因此我把這文章弄成專題,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教。 

就目前我調查的內容來看,原住民編織手工藝看來是在業人數的質與量上都最有可能產業化的手工藝,不過也存在著很多限制。從這個最具優勢的手工藝發展成產業的來分析,或許可以更加幫助我們了解竹縣地區原住民手工藝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的具體問題何在。 

目前看來在原住民編織在竹縣的原住民部落發展的狀況,有下列幾點特徵: 

一、 每年大約有50—60名的部落婦女,在原民會等政府的補助下,進行為期半年到一年的編織手工藝訓練,其中有部分還重複參與訓練了三到四年,並在過程中不斷精熟、提昇自己的技術。未來只要政府的政策不變(我看很難改變,主要是出自於選舉的理由),部落裡學習原住民編織的人口在未來仍會不斷增加。

 二、 這其中有兩到三位長期從事編織創作者,已經警覺到從編織創作進步到「服裝設計」的必要性,因此自行透過各種管道進行相關的學習、訓練。其中位在尖石的「拿互伊泰雅文化工作室」的米匠‧尤卡安老師,在這方面的成長和表現最為驚人,除了設計現代服裝、禮服外,根據我的訪問,她設計的作品還包括家飾(家具、沙發椅套、窗簾…)汽車組合(椅套),同時也在進行布料的開發。部分作品可以參考原味流行網:http://www.inaruwan.com.tw/main.php?op=catalog&func=groupList&catalogGroupID=7 

三、 從生產面來看,這幾位創作者組成的工作室,透過過去在部落、部落大學、社大開課的緣故,連結了大約50—100名學生,這些學生成為工作室在接外面的案子的時候,重要的協力生產者。另外兩個工作室內各自有大約有五到六名的不固定工作人員協助編織。

 四、 從消費面來看,至少在竹縣地區這些工作室接的訂單不少,其中尖石的「拿互伊工作室」勉強可以完全靠訂單維持運作,五峰的「芭甘多麗工作室」則有一半的經濟來源來自編織訂單(另外一半是接原住民美食的外燴辦桌)。這些訂單來自桃、竹、苗地區的教會、學校、表演團體關於原住民服裝的設計製作訂單,還有台灣各地舉辦原住民文化活動時的表演服裝訂單,也有部分民眾特定的訂製服裝的需求。

 不過也存在著一些限制:

 一、 普遍的來看,部洛編織工藝的設計水準還是相當低,大部分的人作品還是侷限在織布、簡單的家具文具(例如:抱枕、手機袋)。而五峰和尖石的兩位老師雖然都有心繼續學習服裝設計,但是都各自有社會和個人生活面上的瓶頸。 

二、 瓶頸的主要原因除了個人因素外,這兩個工作室的主持人都是設計、創作、行銷、管理、接單一把抓,有時還要負責寫向政府申請補助的企畫案。學習與深造變成可欲而不可求的事情。 

三、 另外拿互伊工作室的米匠老師還有個個人的憂慮,她非常清楚設計的核心在於「概念」,她非常擔心一但自己的這些概念被大企業偷去後,夾著跨國企業的龐大生產力,很快的把他們這些小工作室打垮。很明顯的,除了行銷、經理人才外,工作室也需要法律方面的諮詢與保障協助。

 四、 生產面上雖然有龐大的部落編織班學員人力,但是由於行效、生產面的需求不穩定(妳很難確定每個時期有固定、穩定的訂單數量進來),因此。和這些生產者間的連結也變得不穩定,通常這些生產者都是兼職。而同時因為生產的不穩定,因此也造成了對外接單的保留,因為工作室會擔心沒法消化訂單。

 五、 最近把「長尾理論」這本書認真的看過,我個人是覺竹縣的部落編織工藝未必要走百貨店的高級精品路線,因為在這個路線外,還有很多「長尾」的空間。但是問題是關於編織這方面,還缺乏足夠的知識介入,這個知識介入對生產、創作者來說,是幫助其提升設計能力和界定清楚自己在市場的定位。而對消費者來說,是形成一個「品味」的市場,或說是「原住民概念」的商品區塊。但是據我所知,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和論述很少。如果如ZEN兄所說,「台灣原住民」是台灣最具獨特性的文化創意產業,但是關於這方面的「台灣原住民」在美學和文創上的表現的可能,目前的討論和研究看來相當的少。而一個如同「生活工廠」那樣的市場似乎也還未出現。 

先寫到這裡,請大家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