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篇台灣文學館,看來中時也PO些官樣文章,作者出身,就知道不可能話說太重。我只看懂第一段說,以公務員取代過去9成約聘人員而已。
過去台灣有陣子風行政法人,現在發現成效不彰,綁手綁腳,錢也要不到;兩廳院問題都還沒解決勒。


========
中國時報 2007.09.24 
台灣文學館定位何在?
張信吉/雲林斗六(台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

     文建會決定捨棄國家台灣文學館「專案營運」的負擔,八月中旬經行政院同意將該館降級為文建會六個處室之下屬機關,全銜改稱「國立台灣文學館」,並且依法編制公務與教育員額,取代九○%專案約聘的該館人員。這起事件一個月來藝文界波濤洶湧,其實最大的隱憂不在人事更迭,而在台灣文學館定位日趨模糊。

     台灣文學於一九八○年代起逐漸形成學術顯學後,形塑了各族群各時代文學活動的大格局,對社會融合助益不少。政府即有意籌設國家級現代文學館,以增進文學欣賞與閱讀人口,其關懷層級甚高:二○○二年四月總統府在文壇的敦促下,由秘書長陳師孟出面視察該館現址,並要求文建會務必在翌年底,就原台南州廳以古蹟維修再利用模式,讓台灣文學開館營運。這就是該館二○○三年十月十七日館慶日的由來,陳水扁總統也親自福證了這一系列的國民文化日活動;包括工程款在內,政府為台灣文學花費已超過十億元,整體而言相當重視文學。

     回顧當初的組織設計,為了體現現代性與文學專業不受行政制約,除了朝行政法人規劃外,二○○六年報立法院的「董事會」制度更明訂文建會主委提名首長人選且經文學專家同意任命的辦法。如今已難再框列文學館預算等原因而改制為下層單位,並傾向捨棄博物館定位而以「生活藝術」作歸類。短短四年,台灣文學館從總統級的關切,淪降為「演藝性質」機關;人事循級指揮之下,文學館館長的專業揮灑空間有限,對比外界沉重的期待,館長權責與職能可預見扞格,對實務上降薪擔任館長借調而來的教授而言,亦甚不公平。

     在不影響行政作業前提下,行政院未來如能在文建會內部布達台灣文學館館長人選之後,親自對外公佈館長名單,必有稍示尊崇的功能。有文化教養的社會,不應以部會的科室主管角色來看待國家級文學館長任免,權衡現實可行措施,行政院必須有創造性的做法,同時也可為這起風波定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