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隨便看看,發現前兩天詹副主筆、安教授大談品味,標題是:惡補品味 很沒品味。

德國社會學家Simmel在談流行時尚時曾經提過,當那些領先者發現自己的流行用品,被廣泛的使用,被其他人複製時,就會趕快換。他用「區隔化」這個概念稱流行的這一面。

這是我看到「談品味」這個對話中第一個最大感想。反而不是吃、穿、開跑車買涼麵等細節問題。

美學、品味教育,去學習做菜、幽雅的吃飯、聽馬友友拉巴赫,不正是為了趕快讓「製造業出身」的台灣人迎頭趕上歐美的「風格品味」社會嗎?如果無法惡補,去南陽街無法補習品味,那我們將非常非常挫折。

如果喝個紅酒,要20年的學習、身價千萬。那我們每天早上吃美而美的怎麼辦?

這是現在主流的文創看法,在品味、創意之間跳躍、搏鬥,隱隱然出現一種「品味之戰」的感覺,也出現了各種的「品味導師」。
但是文創作為一種產業,根本的問題會是在吃這個、穿那個嗎?好像不是。這比較是公關公司、媒體人在作推銷、行銷的手法;而很少聽到這些主流論述談談我們的教育體系,怎麼面對失業?現在30歲以下的青年失業非常嚴重,不知道想要去流浪的副主筆有什麼想法?

注意下面「要定義品味很難」這句話,文創的探討、研究,有點像以前宗教研究,「神」大多數的人沒看過,怎麼說都可以,也很難完整定義,甚至人類的描述是無法描述的,因為人相較神是太渺小了。但是,文創研究裡面,哪些是「現世」的?哪些是「彼世」的?如果「要定義品味很難」,是彼世還是現世?以及,我們要談的內容,是要彼世還是現世?

談到神怎麼說都可以,韓非子說過,畫狗比畫鬼最難,為何?鬼大多數人都沒看過,怎麼畫都可以,但是狗,每天都看的到,要畫的適當、像,很難。


=======
詹偉雄.安郁茜:惡補品味 很沒品味
2008/12/08  
 

 

自覺、自學 遇見品味擅用社會學角度剖析社會現象的詹偉雄(左),和以美學與人文理念重塑大學建築課程的安郁茜都認為,重新探索自己,才能打開品味之門。記者陳柏亨/攝影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賴素鈴、鄭朝陽】

*影音》詹偉雄.安郁茜:惡補品味沒品味

近來台灣興起一股品味學習潮,許多人期待透過課程的快速傳授,提升自我品味,但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安郁茜的生活經驗說明:慢速的生活教她懂得什麼是「欣賞」,也因此豐富她的品味人生。

擅長用社會學角度剖析社會現象的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詹偉雄,察覺台灣社會對品味有股集體焦慮,推著人們循課程模式學習品味。但他強調,個人品味是生命的體驗,只有自己能教自己。

不論是以美學與人文理念重塑大學建築課程的安郁茜,還是鼓吹「流浪」找尋自我的詹偉雄都同意:重新考察自己,才能打開品味之門的正道。

問:近來「品味」議題常被熱烈討論,談談兩位對「品味」的看法?

詹偉雄(以下簡稱「詹」):品味是人對外在世界有系統的美學判斷的組合,對飲食、交友、服裝等喜好,都在生命經歷中慢慢養成。它受文化環境影響,除非遭遇大轉折,否則品味系統很難改變。

安郁茜(以下簡稱「安」):我從未仔細想過品味這件事,直到這兩個字變成大量被談論的話題。

開敞蓬跑車 只去吃碗涼麵

要定義品味很難,它最早來自口舌與氣味的辨別,像我去旅行會把旅館的肥皂帶回來,讓旅行的愉快因肥皂的香味而延長;又像我在美國念書,同學之間最大的折磨是會互相叫罵「你多久沒吃臭豆腐了?」當你喚起味蕾的記憶,就會喚起所有的文化記憶和鄉愁。

一般所謂的品味,我想就是功能與形式得宜,搭配得恰恰好。好比我常納悶:台北街頭為什麼會有敞蓬跑車?尤其只是開著它去吃一碗涼麵,如何展現它瞬間加速的特性,這不是功能得宜,而是進入另一種心理狀態。

集體學品味 這社會太焦慮

問:很多人在教品味、學品味,像品酒班很流行,透露什麼社會現象?

詹:我覺得這個過程看來就不太有品味。學紅酒或任何要躋身某個文化階級的行動,都是比較表面的,不牽涉內心的感覺。這也顯示社會有一股理解品味的焦慮:假如我沒品味,該怎麼養成?

如果不還原人和物質世界之間的相處能力,給你再多物質的知識,只能分析和作文而已。我不相信你讀了五本談品味的書之後,會改變你在市場挑蚵仔煎攤的抉擇。

安:約定成俗果然俗,哈!如果你把某個品牌或行為當成知識吸收,它跟你的距離就會很遠,甚至處於對立、分裂的感覺狀態。

學會品紅酒 就能變得優雅?

詹:學品酒或學穿衣服能不能讓你的生命氣質或優雅起來?看來不太相關,除非你喝紅酒能夠產生自我內在的改變。

問:所以兩位認為品味是教不來的嗎?

安:假如品味被當成重要課程來學,好加入某種族群,以便迎頭趕上,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了。至少那個目的性是為了榮耀和驕傲,或是身分。品味本來就不是這件事,它只跟自己有關。

詹:比如航空公司找人教空姐,如何在商務艙、頭等艙展現和乘客應對的品味,要學會他們講的話,懂他們懂的事,那是學manner(安:談吐儀態),taste(品味)是另回事。談吐儀態可標準化,但品味跟生命相關,你怎麼學?只有自己能教自己。

我要一杯茶 她奉上茶與花

安:我在日本向一個老太太要杯茶,她用小花瓶插朵花,用小托盤把茶和花捧給你,這涉及品味。她很樸素,沒有任何炫耀,覺得陽光下就應該這樣呀,只是很仔細地、單純地希望你能品嚐這杯茶,這不會讓她躋身任何俱樂部。

我不在乎有人因為我會不會喝紅酒而瞧不瞧得起我,我在乎的是:我是否深深了解它的美好。我自己的幸福跟別人的期待一點關係都沒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