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翻翻這期破報,有幾個文章值得分享,都是談出版業。
我們談到,關於獨立書店、小眾市場等問題,小小書房的老闆,就是從這個面向,以自己的書店為例,我覺得滿有參考性的。下面的書,不是賣上萬冊的,但有看出趨勢、分眾,比如建築與設計業的書相當穩定,但是哲學、社會學這種基礎思想的,過去一年沒有新貨。
而這個小書店的榜單,的確也跟金石堂、誠品不同。比對最近誠品這麼強的通路,小小書房的經營策略,倒作為一個有意思的對照組。
最後,銷售量在老闆那也認為非常重要,相當重視經營管理,不是打高空。

========
寒冬裡的邊境閱讀,談2007小小書房之十大
文/沙貓貓(小小書房老闆)

從邊境出發的榜單與操作

一走進小小,先遇到一小櫃生活、旅行、手工創意、飲食文化類的書,接著右手邊一大落全都是翻譯文學;左手邊分別是華人文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性別、藝術、建築、設計、電影,對面是歷史;中島陳列著一櫃關於書的書、詩集、文學研究;櫃臺後面獨立的一小區塊是童書、繪本。如此,構築了大約20坪大的一間書店,藏書大約八千多冊,比一年多前剛開幕時多了兩倍。

一走進門的正對著你的是特價八折的平台書。這一點跟大連鎖通路的平台外觀頗為相似,但是選書則大不相同。大體上,出版業在好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認知到,新書在書店、通路的壽命是跟著平台展示期長短而定,一旦被落進書架中,這本書也就宣告終結。平台是兵家必爭之地、成為一種可供操作的場域,因此商業的介入是無法避免的。當然,榜單也是。

小小也操作平台:我們為推薦的書籍辦讀書會、新書發表會、部落格寫文章、發電子報;也提供給破報榜單:榜單上都是我們正在推薦或者亟欲推薦的書籍。因此在整體銷售反應出來的,的確是操作過後的結果,只是,這個運作我們迴避了商業的介入,而是導向書店積極想要營造的風格與方向。也就是說,如果出版社或者通路認為榜單或者暢銷書是可以操作,那麼小小也沒有否認這一點,只是我們從邊境出發,挑選那些被認為是冷門的、不能進入暢銷榜裡的書籍。我想,它們終將可以以自己的內容、試圖發出的聲音而受到讀者的青睞與矚目,這一年的榜單,也證實了我們想要證明的這一點價值。此外,要特別說明的是,下面列在榜上的每一本書,活動結束或者離開平台之後,依然以穩定的速度繼續售出。


以作者魅力擊潰榜單的書

沒有讀書會、作者書友會或者平台的陳設,要上排行榜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在小小的十大榜單裡,唯一的例外是夏宇。無論是今年年末出版、設計感強烈的透明個人詩集《粉紅色噪音》,或者以日曆詩出現的《現在詩06》,在小小都沒有任何的活動推廣,也沒有做特殊的平台陳列,但它卻以無比洶湧的速度售罄,且訂單依然不停地湧來。

十大之外,但是也在五十大以內的,還有三位,也是以作者獨特魅力持續銷售的,一個是舒國治,另一個是房慧真,以及吳明益。舒哥的《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根本不受平台影響,即便已經落入架上,依然一本又一本被讀者帶走,此外每次新書出版,就連帶影響其他舊作的銷售,諸如:《門外漢的京都》、《理想的下午》等等;網路暱稱為運詩人的房慧真,第一本書《單向街》,以及吳明益的《家離水邊這麼近》從平台撤下之後雖然銷售趨緩,但是後勁依然足道。

獨立/小型出版社的能見度提高

出版量少的獨立/小型的出版社,每每發現自己辛苦地生出一本書之後,極容易被淹沒在廣大的連鎖書市裡。然而在小小,他們卻很容易被看見,諸如:米奇巴克、左耳、行人出版社、黑眼睛文化……等等,都是小小平台的常客。米奇巴克去年年底出版的禮物書《我等待》,今年依舊熱賣,順勢搭上耶誕新年熱潮的還有《彩色糖果的約定》、《巴黎的獅子》這兩本,售出的速度讓其他禮物書簡直望其項背;左耳令人驚異的兩本創業作:《日本暗黑舞踏》以及《美國爵士樂全攻略》在小小也各只剩庫存一本;另外大概讓我最開心的是,一向被稱為「叫好不叫座」的行人出版,超過五本書在小小的百大裡:《兩位嚴肅的女人》、《明智的孩子》、《新夏娃的激情》、《黑暗托馬》、《小小的原罪》、《娜嘉》,其中《黑暗托馬》以及《娜嘉》,皆是靠作者以及作品本身的聲名售出。詩集裡,大概以鴻鴻的黑眼睛文化最為熱銷:包括鴻鴻的《土製炸彈》、秀陶的《一杯熱茶的功夫》、《不死的章魚:世界散文詩選粹》,鴻鴻跟智海合著的《灰掐》、夏夏的《鬧彆扭》,尹麗川的《油漆未乾》,每一本都在百大以內。

小眾穩定的建築、設計、手創生活類

創意市集的書籍今年持續蠻大的出版量,有些讀者應該眼尖地發現許多關於曼谷、亞洲、東京創意的書籍出現;然而,今年在小小比較受到喜愛的,還是偏好巴黎、歐洲風格的書,亞洲趨勢似乎還沒蔓延到小小讀者的閱讀口味裡。手創生活、慢活風格的書每一本都有不錯的反應:像《巴黎.手作創意人》、《西班牙手作人》、《走進瑞典人的家居生活》;建築設計如《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客房中的旅行》、《21世紀的房子》等這些屬於建築、空間設計領域的新書,也都因為平台推廣之故,順利地進入讀者的書架上。

逐漸消失的出版(或繁體閱讀?)領土:經典哲學、社會學以及歷史

即便我們願意「照顧」、深耕人文類別的繁體出版,去年一年也不免感嘆,這一塊領土的確逐漸消失當中。擁有明星魅力的如蘇珊.桑塔格、史景遷還有新書出版,也能夠打進專業領域之外的讀者群裡,《在土星的光環下》(傾向)以及《土星座下》(麥田)在小小都有不錯的銷量;然而史景遷的《天安門》(時報)與《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麥田)的命運就大不相同了。大體上,這三櫃小小架上的店銷庫存書,多半都是2007年以前的出版品以及簡體字書,進入2007年後半,真的是從這三類書籍的削弱,感受到某一種寒冬的氣味了。

銷量很重要嗎?

談的都是銷量,或許有些讀者不免也開始感到厭煩:怎麼大連鎖談的是銷售,小書店也跟著談銷售量?我當然也可以提出作為這家獨立書店老闆的推薦榜,但是當我把總年度的榜單從電腦系統撈出來以後,我覺得,自己還蠻樂意跟大家分享這份跟連鎖書店的銷售榜單不太一樣的暢銷榜。

如果你問我:銷售量很重要嗎?我絕對會告訴你:很重要。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作者不希望自己的書不賣,也沒有任何一家出版社能夠持續出版不賣的書籍。許多前輩出版人都不諱言,現今只有暢銷與滯銷的這兩種書,我想如果這份榜單有其存在的意義,那麼或許它剛好是落在其實既不暢銷也不算滯銷的那個落點上,那個落點,過往被稱為「長銷書」。長銷書的消逝,在整體書市,甚至是閱讀文化裡,是非常嚴重的事。

因而,作為一家獨立書店,我們尋求的,不是瞬間可以賣多少,而是可以持續賣多少,賣多久(差異點在於:前者是可以操作的,但後者只能憑實力。)只要存在一天,小小都會願意努力吆喝我們的讀者,來買那些能夠賣很久的書籍,但是在已經幾乎冷到谷底的2007,面向有可能繼續冷下去的2008,也敦請出版人們不要灰心地繼續努力吧!

Posted in 復刊494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