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媒體屬性使然,對日本幾個動漫延伸出來的社會現象,解讀大約僅從所謂外表與銷售狀況去談,比較不太從生活面談﹔05年夏天日本的電車男,在台灣也轟動,原因在於電視劇已經碰觸到這批人的生活型態(事實上劇內有聽說有不少夢幻逸品)。
萌文化,在美型類的動漫中,也是強項,連色情界也大量引用此類風格,我記得電車男裡面也有女僕(伊東還穿過)。其他到藝能界的例子也不少。
我看這個東西,是從生活與風格去看,具有強烈的特殊群體風格,很好認識到,以下報導已經突顯出其風格。
還有一些理論或社會評論,喜歡自居成熟,批判這類風格:幼稚,做作....,不過風格之間還是有力量之別,當萌可以自成一體,經濟力還可以支撐產業的話,批判,猶如自言自語。

萌文化: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8C&variant=zh-tw

==========

 
【聯合報/記者黃俊銘/台北報導】 2007.02.09 03:14 am


「真是粉口愛」、「Kawai…」。最近幾年,台灣充斥各種可愛、逗趣,卻又有點促狹、搞怪的流行語,這波「可愛風格」,日本動漫文化界統稱為「萌」文化的興起,代表男人對理想女人「烏托邦式的精神寄託」。

「ACG啟萌書」作者Jo-Jo指出,以前形容一個人「可愛」,是純真的意思,但現在的所謂「可愛」,再加點偏執、調皮、甚至性感的成分,網路上流傳的「OS娘」,將WINDOW作業系統全畫成女性角色,也被動漫迷列為很「萌」的例子。由Jo-Jo所屬的動漫研究團體「傻呼嚕同盟」最近發表的「ACG啟萌書」,研究的即是這兩、三年風行日本、台灣的「萌」。

該書把過去20年間日本漫畫書裡伴隨「萌」心理狀態的各種產物,諸如「護士服」、「女僕」、「巨乳」、及「淚汪汪」、「臉紅」等萌系動作,做大規模的探討,等於是「萌」的考掘學。

它舉的例子,遍布「電車男」、「魔法少女」、「銀河天使」、「新世紀福音戰士」、「純情房東俏房客」、「涼宮春日的憂鬱」等叫好的動漫畫,也提供了不少「翻案」角度。例如「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主角明日香,過去被視為頗強勢的「兇巴巴」角色,但現在多數人認定她有幾分「嬌羞」,即是「萌」的心理投射。

日本橫濱銀行總合研究所曾在2005年4月發表「2003年與『萌』相關的產值報告」,其中專屬「萌」系的動漫產值約428億日圓,遊戲產值達460億日圓,大約一百五十億台幣,這還不包括「女僕咖啡館」、「同人誌販售會」、「Cosplay服裝店」等萌系的新行業。

Jo-Jo解釋,「萌」並非這二、三年才發生,在日本、台灣的動漫文本裡,「萌」的成分早已醞釀多年,只是研究者還找不到一個字足以概括。

閱報秘書╱什麼是萌

依維基百科的解釋,萌(日語發音為Moe)本意是草木初生之芽,後來被動漫族群用來形容極端喜好的事物,通常對女性形容,可當動詞或形容詞;如,某人很「萌」(可愛),被某人「萌」到(電到)。

但該詞條也引述宮崎駿的論點,認為動漫畫裡把萌系人物塑造成柔順、可愛的模樣,有「物化」女性的嫌疑,「好像讀者只想要什麼寵物」。

【2007/02/09 聯合報】@ http://udn.com/
 
=======
以下為zen大回應

是阿 臺灣也有女僕餐廳了
我也去過一次 寫了一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