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站一年多,搬到P空間一年。很少針對文創談什麼。大多,比較把這裡定位是一個資訊平台,然後抱怨一些,很少有專門文章。
今天來談談我看了這段時間後的文創問題,如果我們就真的把文創當成是一個產業,而不是漫談、休閒的話。
第一個,缺乏一份參考性高的報告。
報告面就是針對論述。論述可以有很多種,目前在媒體上,基本消息報導、專題報導會有,偶會有大版面,這幾年在媒體人大力鼓吹(因為媒體本身就是創意產業一環),『文化創意』的確成為一個口號,而不是陌生名詞。但是,非常深度、跨時間與跨領域的研究,仍然沒有,各公部門單位,包括第三部門會有報告,前者因為單位屬性,會有每年出版的現象,但是,因為各項原因,調查架構仍然大有信效度問題,以及,委託的調查單位常常更換,以致於無法累積、檢討,更不用提從中擷取策略方針。
其次在媒體上,媒體論述的問題在於自我窄化、現在似乎成為瓶頸,現在的報導,大概都是特定媒體,或媒體的特定版面,文化產業、文化政策新聞很少登上頭版,大多屬於點綴性質,或集中在藝文版,如果在財經版、政治版翻不到文化相關新聞,意味的是文創產業還不是台灣重點產業,無法被經濟界、財務界探討關注,也不是現在施政重點。
第二個,公部門施政方針問題。
『補助』是最常出現在在台灣的文化施政,也被官方、甚至民間視為理所當然。但是俗話說『拿人手短』,補助涉及相當複雜的政治問題,第一重乃當權者透過公資源收編特定團體,進行文化粉飾;第二重,乃不同團體為競逐資源的鬥爭,除了資源,更包括美學品味、以及與當權者間的關係鬥爭。
在發展文創較為久的國家,發現公資源補助之路漸漸途窮,原因在:公資源有限,甚至在減少中(如稅收),另外,社會需求越來越大,補助本身就是社會福利一環,當遇到其他領域排擠,諸如兒童午餐、殘障救助、職業災害等,文化常被視為是休閒領域,第一個排除。於是,當遇到文化產業化時,國外的作法是:
(a)作為平台,讓有限公資源釋放後,讓其他領域跟文創交流,尤其讓企業資源可進入協助。英國採此路線。
(b)作為協助者,諸如協助外銷出口。透過貿易力量,以及法律性協助,讓文化團體更具國際競爭力。韓國採此路線。
第三個,產業鏈分立、缺乏更深層之合作。
在分析架構上,台灣與國外已經認識到,文化產業從上游到下游,可以做創作、協助、製造、代理銷售、零售等層次的分類。但文化產業較其他產業更為麻煩的在於幾點,文化通常被視為不能量產、著重創意美學的東西,於是製造業邏輯無法搬移,代工產業業無法轉換經驗,甚至資本主義邏輯,都時常被文化論者批判。在創作、市場之間,爭議尚未平息,取得平衡點,於是上游創作者,跟下游面對市場的生產者,時常產生理念鬥爭、品味戰爭,這點在電影、出版、設計、藝術等領域時常發生。台灣也不能免俗,問題是,其他國家若文創產業鏈完整,而台灣因為內鬥,使得產業鏈凋蔽,市場勢必呈傾斜狀態,電影是最好例子,當創作端導演跟協助的製片、下游的通路放映對立時,國片現在已經很難找到窗口,縱使還有創作、甚至世界知名的紀錄片,仍不敵好萊塢體系完整的賀歲爛片。
簡單說,產業鏈斷裂,形成單兵與部隊對抗的現象,但是台灣創作人才似乎不是萬夫莫敵。
第四個,跨領域現象不明。自我窄化現象嚴重。
現在很風行談『跨界』,尤其諸如設計、藝術等,甚至將視覺與數位等相互串連。但是這種跨界是談內涵上的,在實際運作時,台灣跨界現象仍不明顯,也因為文創跟社會互動淡薄,也有自我領域化、自我窄化的現象。
文化團體資源不足,也無法提出令人滿意的營運模式,於是讓企業、銀行、投資人不放心,資源自然進入不了。光談創作理念,無法建構產業根基,最後形成惡性循環,也無怪創作者始終需要仰賴公資源,因為私部門能量雖大,但是無法挹注,只好將成本轉嫁給國家,但是國家因資源排擠效應,文化補助也在減少中。
論述、媒體的窄化單一版面為一個、資源窄化為一個,另一個就是人才上的窄化。因為提不出營運模式,外部資源無法進入,文化從業者低薪、長工時、一人多用現象明顯,無法吸引優秀人才進入,因為沒有未來性;另一方面,也在於文化人以『理念』治理,尋求同好方式經營,也間接阻斷不同領域者的投入,財務規劃、企業經營、公關行銷等,若無法理解該理念,等於砸爛敲門磚。
第五個,『經營』的概念尚未貫徹到基本認知面,仍是創作論至上。
承上,台灣雖然文創產業摸索幾年後,發現前一階段透過補助創作者的路已經不通,但是對新協助模式,尤其推動通路健全、環境打造的方法,仍未建立。基本上台灣文化界還是認為作者優於其他產業鏈合作者,但觀好萊塢生產模式,乃製作單位作市場研究、決定題材,再找編劇與導演,導演僅為一執行者,後續甚至還要配合市場行銷等看來,台灣作者至上論,似乎讓產品過剩、而無銷售管道。
第六個,缺乏失敗與嘗試,模仿立國。
創作需要失敗經驗累積,這點在商業界也是,大多從商者都是鎩羽而歸,極少數才能在商場存活。台灣是一個講求速效、模仿與代工起家的地區,但文創需要是堅實的研發力、思考力、質問力,這點台灣民族性,包括教育體制都非常缺乏。於是台灣可以很快成為代工強國,卻難以在創意上成為強國。
對文創的探討,很少關於教育,但是基礎教育對人的思維訓練、高等教育對新技術與領域的探知,台灣通通不及格,乃文化施政另一面的重大危機。這一點在坊間一般的文創論述看不到,卻每天、每個世代地重重影響。
除非台灣轉形成一個尊重專業、尊重各個領域的社會,或許創意業可能因為不同生活方式提案的蓬勃而有生機,否則,台灣貌似活潑的社會,其實是一個相當單一價值觀的教育、就業思維,文創根基其實建築在沙灘,跟歐洲從小教育『質問』、『思考』、『找資料』等的訓練完全不同。
第七個,外銷能力弱。
台灣並非沒有自己的本土創作、文化,庶民社會活力相當強。但就各方資料看來,台灣文創產品之外銷能力不佳,或僅能將少數產品出口華語社會,大多台灣都屬於外產品輸入的現象。但是,台灣科技代工產品,卻是強勢出口的。
最根本問題,在於台灣尚未認知到自己的強項,並從中獲取到策略發展的定位。這點回應到第一點,也就是根本論述沒做,一頭霧水的方式搞了多年的文創。台灣目前對文創的領域分類,大多抄襲其他國家的內涵,至今尚未消化出自己的一套;另一方面,似乎也有提出諸如美食,是台灣的強勢,但香港、中國都有美食,尤其中國因世界工廠登上鎂光燈舞台,美食自然也會登上,台灣該如何定位?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在各方,都尚未建構一個可行、可參考的營運模式。上面雖然提到補助,但是會有排擠現象,並無法自強自立。而民間的企業,慘淡經營者多,少數有品牌者,大多靠自己運氣,雖然媒體有分享與研究,但很少探討到模式層面,讓其他領域、其他從業者具有啟示性。這點回到上面探討論述、跨界上,也因為其他領域的經營者,並未積極投入文創界,以致於成功經營者的經驗,無法灌注到文創,讓文創有長期、計畫性發展。
第八個,口號紛飛、貌似泡沫經濟。
目前是特定媒體長期推動文創下,加上後來結合官方資源、特定企業之後,形成今日的文創結構現象。在媒體主導下,推出口號、行銷式手法自然成為主流。但一如上述,並沒有堅實的調查隅策略研究支撐,加上跨領域成果不佳,文創嚴格說在台灣經濟不景氣時,無法成為承接者,反而成為受害者:因為投資者外移、賠錢,減少文創投資,廣告業是一個例子。
台灣過去4年經濟長期不景氣,過去2年物價開始飛漲,條件有點類似97風暴的南韓,或是推動創意產業前的英國,都是在經濟不佳時,企圖透過新的產業打開國家生機。正好也是過去4年,但是台灣文創卻仍原地踏步現象,諸如稅務革新、人才培育、產業化機制等,似乎都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成了不景氣的受害者,而不是接班人。今日翻開趨勢雜誌,還是以科技代工業為翹楚,意味台灣明顯地尚未產業轉型。
文創會不會是泡沫經濟?這點一定有爭議。因為會有論述認為,台灣人越來越注重吃穿、生活品質,創意產業一定會有需求。但反過去看,台灣凍薪階級越來越多、向下流社會人越來越多,節約術比鼓舞消費還盛,一邊講求吃穿、一邊節約,似乎矛盾。但尚未有定論,顯示基礎調查失利,無法給予台灣文創消費現況究竟是好、還是壞?的指引。
但是,股市出現泡沫經濟的現象是,體質不好的股票,因為媒體、投資老師鼓吹,讓老百姓不明就裡還搶買,在最高點後狂瀉。在長期經濟停滯的事實下,仍搶購,誰獲益?一定不是一般老百姓。日本1990年代就是這個現象,連動到諸如房地產、民間消費緊縮上,現在的美國次級房貸也是。
台灣的文創呢?是否有類似結構?還是根本是兩回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