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以工商產經新聞為主打的經日,今天頭版竟然是麥當勞。
麥當勞在台灣具有深刻意涵,我自己論文也受啟發不少,原因在於99年親見KITTY威力,還有未了無嘴貓拔刀相向的場面。
84年麥當勞在台灣第一家設點,從此台灣進入速食連鎖店時代,為其他類似店面設立典範,我的印象中還沒看過麥當勞倒過,原因在於,麥當勞其實不是賣食品,而是賣房地產。
後來,麥當勞與迪士尼結合後,夏天,都會出現小人偶,孩子們樂歪了,也看到麥當勞轉型的魔力。

坊間的Ritzer的麥當勞化一書,非常暢銷,我想裡面四大要點,把現代性與麥當勞企業作連結,已經不是新聞﹔後來針對麥當勞的魅化,我想才比較有討論的意義。
一般評論比較著重在麥當勞食物沒有營養,諸如先前在網路流傳的麥胖報告(連吃一個月,胖11公斤),我自己看到麥當勞今天轉型當7-11後,感想是:
麥當勞當消費教堂的意味,更加確定。
在美國麥當勞跟台灣美而美差異其實不大,不過登台之後,進行過重新包裝,主要成為青少年聚集所,或是全家週日打發時間的場地,這扣連之前說的,麥當勞是房地產頗有關聯,再加上,她們會跟當時的風潮結合,諸如迪士尼電影,使麥當勞成為娛樂業的一環。

==========
速食業第一砲 麥當勞24小時營業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07.02.09 03:15 am
 
 
因應微利時代和日益高漲的租金成本 ,台灣最大的速食連鎖店麥當勞昨(8)日宣布,即日起150家店面改成24小時營業。同時,摩斯漢堡也在評估選擇20家左右的據點採取全年無休的營運型態。繼超商、超市等連鎖行業後,國內速食市場也將進入全年無休的新時代。

麥當勞全台約有350家店。台灣麥當勞副總裁陳薇雅說,麥當勞在很多國家已經採取24小時營業。去年夏天,100家麥當勞的「得來速」先採24小時營業,測試夜間消費市場,發現深夜的客單價是早餐時段的四、五倍,效果相當不錯。

當時,麥當勞的目標是在三年內有200店實施全年不打烊,沒有想到,不到半年後就宣布:100家附設有得來速的餐廳,以及50家獨立店全面實施,比原先的進度提前。

麥當勞這項計畫提前實施,有一部分原因是要搶過年商機。陳薇雅指出,去年過年期間,麥當勞延長營業時間,每一家麥當勞前都擠滿大批人潮,因應過年期間消費者的需求,麥當勞才會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宣布。

對於同業延長營業時間的,摩斯漢堡執行副總陳朝慶指出,摩斯漢堡在林森北路有一家店採24小時經營,可能是商圈的問題,生意一直不好。不過,麥當勞既然開始做了,摩斯也考慮跟進。

摩斯漢堡在全台大約有120家店。他指出,變成全天營業時,夜間的人力成本大約增加3%,但相較於房租和其他變動成本,微不足道。現在店面租金一直在漲、利潤被壓縮,只要成本能打平,值得一試。摩斯應該會選擇20家臨近夜市的據點先試行24小時營業。

相對於麥當勞和摩斯漢堡,肯德基態度相對保守。肯德基指出,目前會把重心放在拓展據點,以及增設機車購物車道,轉換成24小時營業可能還要再等一陣子。

早在麥當勞採採取24小時營業前,因應逐年成長的夜貓族人口,超商、超市等連鎖業,甚至永和豆漿及100元快炒店、港式飲茶等,都跟進採取這種型態。

陳薇雅說,新一代的麥當勞希望能提倡舒食概念,讓消費者吃得舒服,除了提供多樣化的餐點外,供餐時間延長到24小時後,也要加強「現點現做」的方式。


========
以下為zen大回應

麥當勞化那本很暢銷嗎?
那是我做的喔 那個書系都是我編的
呵呵
很多談消費文化的書
可以參考看看

算起來我算是臺灣比較早開始做消費文化的出版品的人
只可惜太學術 出版社太小氣 書很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