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主計處發布失業率消息,今天聯合報便專題報導分析了這個新聞。最近媒體人陳鳳馨一直抓的這份主計處發布的新聞稿狂打,尤其注意到:台灣勞動力失業增加1千人,但是非勞動力失業,增加1萬多人。這兩者的差別在於,前者是失業後還積極想找工作,後者是,乾脆放棄工作機會,在家裡蹲。
後者大幅增加,看來台灣也走上日本路:現在打工與約聘風行,正是日本飛特族﹔而失業在家裡蹲,正是尼特族的前兆﹔別說失業平均半年才找到工作,數年沒有工作(年輕人)大有人在。
除了沒有收入倒是其次,最重要是,失去最現有生活的意義與認同價值。畢竟台灣還是一個崇尚有固定工作的社會(所以公務員吃香)。
目前分類:勞動世界 (30)
- Mar 23 Fri 2007 09:52
【文創的勞動世界】高學歷高失業 成趨勢;大學以上失業率 超過高職生
- Mar 03 Sat 2007 10:06
【文創的勞動世界】 勞退基金監理組織法與投資的新制度通過07/3/2
李應元跟立法院真是白目,在民進黨總指揮要砲轟中正紀念堂時,竟然讓勞退新制的投資辦法通過,必定成為這個週末的頭版。
05年勞退新制通過,這幾年台灣變成退休雙軌制﹔抱歉小弟不是搞勞工的,大概只能初步理解一些制度特色,以下,把今天兩大報關於此消息的報導與評論稍微整理一下。
新的勞退制度,特色是面對彈性與後工業的產業特色,以跟著公司的勞退轉而跟著勞工,以下的新聞,問題比較大的是在基金使用上,當我門每個人每個月繳交勞保基金,怎麼使用?
- Feb 28 Wed 2007 11:33
【文化創意產業的勞動世界】失業率
之前我們對整體勞動條件有一個初步輪廓。
我們有present進出率,意味一個產業的流動狀態。其實,我們一般看產業進出,比較常看的是失業率。
根據勞委會的統計,依據最新的行業標準,我們大概只能找到大產業分類,可惜主計處網頁掛掉,我們就先看下面勞委會的統計。
- Feb 23 Fri 2007 09:46
【文化創意產業的勞動世界】 工資、工時等初步回顧
昨天與影子討論到勞動條件問題,越想越不甘心。一如影子所述的,台灣對於文創勞動狀況,資料很少。當然這一點就突顯方法上問題:台灣這個島究竟對文化與創意產業的態度為何?從分類方法就可以知道,文化相關產業,不過總服務業的一小部分而已,在此嚴苛條件下,跟金融、法律等行業比較,不過其中一項而已,甚至地位還不如這些在社會上已經受到注目的行業。
不過文創,是無法迴避勞動問題的,因為既然要成為一個產業,一定會碰到勞動條件。
我的印象,過去在主計處看過類似的資料,上網一查,果然看到﹔我擷取去年(2006)年11月(主計處提供的最新資料),看一下這個版圖問題:廣義的文化與創意產業,在台灣究竟表現如何?
- Feb 16 Fri 2007 16:34
沒錢經營工廠有錢贊助歐洲盃 明基惡行遭德國唾罵
剛去逛苦勞網,有以下報導。Benq在德國黯然收場,原本設計金童李坤耀也灰頭土臉,造神媒體們也紛紛走避,真是今夕何夕。
但是,所謂公關行銷的手法,明碁也遭到德國人唾罵,原因在於,獲利並非轉而照顧員工,而是轉贊助世界盃,原因為了後面打造品牌。
- Feb 10 Sat 2007 10:36
台灣要當創新創業的天堂嗎?
老實說不是財經出身的我,看這篇也頗為吃力,僅能從政府,投資業者與局勢的角度去看。
當文化創意 產業化 之後,其實創投(venture capital)是一個非常被重視的議題,焦點更盛於創作本身,原因在於,缺乏資金挹注,再好的idea都很快夢幻泡影,變成小學生的勞作而已。
我一直想找一個點來談投資這個問題。
- Feb 08 Thu 2007 10:39
高科技產業的投入與產出極不對稱
最近悄悄吹起一股清算風潮。這一則新聞貌似與文創無關,事實上將文創放到整個產業基底去看,彼此相關。
高科技業免稅,低產出現象不是第一年,也不是第五年,長期穿黃馬褂,養出一批特權階級。好?台灣很少能夠有’第一’,科技業在此幫政府作足面子﹔不好?以下新聞,包括最近的清算,原因已經說明。
我們提過公務員,當景氣好時,沒人要當,當景氣不好,準備被清算﹔還提過老人,尤其當未來如果扶養比沉重時,我認為老人如果不繼續生產,想吃退休俸,也準備被清算鬥爭。
- Jan 20 Sat 2007 09:30
【真田幸村再現】 就業、未來、熱門?
真田幸村被日本人譽為三大悲劇英雄,在德川家康崛起的時代,他多次能以精妙的戰術,打的德川軍落花流水,總能以數千兵力,迎戰以萬、十萬為單位的德川聯合部隊。最為人讚賞的是他最後一仗,1615年75歲的德川家康
要一口氣吞下大阪,在寡不敵眾下,他率領3500人三次衝入德川司令部,傳說家康重傷、傳說家康準備切腹、傳說家康逃亡….,不過他也在此戰龐大部隊吞沒。
幸村數十年始終跟崛起的德川家對抗,以寡擊眾,一談到投入文化藝術產業,便想到此人。
昨天看到Zen的一文「不可替代性」,前兩天看到一些新聞,包括我們po過30雜誌的「葉玫汝 創學歷最高的專業歌仔戲團 20歲始練身段,紮實基本功」,還有以下一則新聞「大專畢業生逾四成一就業 但四分之一學非所用」。
- Jan 18 Thu 2007 16:02
葉玫汝 創學歷最高的專業歌仔戲團 20歲始練身段,紮實基本功
- Oct 03 Tue 2006 16:58
低薪青年5年暴增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