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藝術業 (1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晚上村上隆演講,大概他的主要核心概念,就在下面報導中呈現。
第一個,村上是由商週邀來的,足見現在媒體操作議題的方式。
第二個,村上公開宣稱藝術需要商業,自身也是以流行作為藝術核心去創作,打破既有評論界對藝術的論述。有意思的是,在文創剛起來的時候,邀請一批文化界人士,比對村上跟他們的言論,對藝術是天南地北的觀點,也是未來在文化界一直很重要、始終沒有面對的鬥爭:文化呼?商業呼?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小新聞值得注意,尤其,台灣報導藝術的新聞,竟然是落到經濟日報,而且專題與持續報導,當然,『好創意要好管理』是經濟日報的鄭秋霜出的,自然反應經日對這塊的注意。
這是好現象,經濟人重視藝術,不管從啥角度,有跨業的意味。
藝術,如果只限在單一領域內的彼此行內分享,必定是大危機。因為只是自爽而已。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弟藝術程度很差,但是還是想理解一下藝術界的大宅門長什麼樣子。

以下,《Art Review》作了一個排行榜,值得注意的是,至少這個榜單,在藝術銷售部分很具有影響力,而且是英美人說了算(英美正是最重商主義的國家),但也有個趨勢,亞洲在這個榜單中,尤其是華韓兩國,快速崛起。
滾石段董說,時尚,媒體產業都是西方人的天下,看來藝術也是。如果我們稍微把島內藝術張大眼睛到世界或亞洲,則才發現,島內的內銷經濟,小巫見大巫。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聯合報有全面的藝文市場總體檢。新聞拼湊在一起,就可看到,台灣因為經濟不景氣,藝術市場第一個倒楣。
兒童劇團,歌仔戲團,卡列拉斯,通通倒楣。

還有一個更基本問題,南北差異。很少看到下文臺北票房不好,但是南部票房,連楊麗花都喊苦。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光標題:賣藝術,就已經犯了很多人的大忌。藝術應該是拿來欣賞與品味的,哪是賣的?

村上隆怎麼賣倒還好,我是注意到,在紐約車站裡面,他的日本元素,動漫,猶如刺點一樣在歐洲式的建築裡面。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都想分享這篇,都忘了。

明年,因為搶搭奧運專車,有五大城市要聯合舉辦藝術雙年展。這五個國家或城市:雪梨,新加坡,韓國光州,日本橫賓,中國上海。
台灣位居於這些跨國度藝術展的中心點,卻沒有參加,據說有人去問李永平,為何臺北缺席?臺北市也有雙年展阿(在北美館),據說李局長說不知道有這消息。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新聞有意思的是,第一個他出現在經濟日報,第二個他在網路上出現的是財經版。
過去也有國際的拍賣公司進台灣,後來看準中國,外出西進。但是現在的這個globe one,為何突然看中台灣市場,原因似乎沒有分析,只知道國內藝廊有跟他合作。
看中台灣什麼?還是又要進入中國?不知道,不過根據藝術產業發展的狀況,其實台灣藝術市場是在蕭條的,這麼多通路商,這麼強,所缺的一個強勁的整合者與策展人。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忙,很少如以前天天PO很多篇。
最近回顧了一個今藝術的報導,專題探討最近視覺藝術產業的現象。我覺得很值得一看,老實說我的專業不是這一塊,下面提的畫家,也有些沒聽過。不過她的產業趨勢我倒是看的懂。
我注意到一句話:台灣藝術市場目前仍屬「點」的突破,尚乏「全面燎原」之力。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雖然畫家是大陸,但是注意左右坐的防衛者是台灣人,使用台灣經驗與網路去打出新的視覺藝術可能性。
台灣在這方面我想還有優勢,雖然視覺產業過去可能有點在台灣凋零,問題在於還沒完全在兩岸三地建立完整的產業關係。
純本土?那這幾個傢伙真是罪過,但是產業在商言商,真的能活下去,關鍵是能把資源再轉回台灣,那就好。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這個新聞,讓我想起前鎮子自由時報砲轟兩廳院的自由評論,認為兩廳院經營轉軸,轉成以大眾化的歌舞劇為主,不只搶了商業團體的利益以外,更在於阻塞本土與藝術團體表演的機會。
注意前文建會主委怎麼看這個事件,當然它現在是兩廳院董事長,它是從人事成本去看,還說他這四個月每天都在搞,就是人事成本。
不是說不能談經營,而是一個堂堂的董事長,為了這個在百老匯才上映的歌舞劇,花了4個月的精力,則有無平均地對待本土(再說一次,具有台灣主體性的本土)團體?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家需要贊助,我看這比基督教或民主什麼的,更像普世價值。台灣企業家補助藝術家風氣不盛,官方也不太簽線,大致上官方比較喜歡辦展覽,因為才有施政感。補助藝術家,教育等,成效太難看到。
北市府簽線,送人出國。這個消息倒值得看看。或許一些網友還在想出路跟資源在哪哩,倒是可以參考一下。

=========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藝術?大眾的流行文化算不算?
卡漫文化是因為力量強大,閱讀者眾才成為藝術?還是因為人們看到他真正的價值?
力量跟藝術價值,始終糾纏在一起。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類似場景,我在偶像劇宣傳上看過,沒想到國家樂團也搞了這一套。歐洲一些世界知名的樂團,應該沒搞過這一套吧?
一個凸顯國內藝術團體的困境(可以搭配參考前鎮子自由批判兩廳院的文章)
另一個就是,國內藝術團體有時候也會模仿一些被文化界慣常批判的宣傳手法。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跟她們有點接觸,為了這個明天登場的活動,她們簡直忙翻了。幾乎飯都沒的吃。
原因在於畫廊協會還不到10人,要搞這麼大的一個展覽(用世貿場地)。
一則是訊息分享,一則是可以看看台灣未來畫廊是否有復興的趨勢﹔前兩年各位看天下什麼的,都對中國讚不絕口,但悄悄的,幾個在中國經營的畫廊朋友也回台了。資金也回來了。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2-5/3的飛碟電台晚餐,侯文詠訪談現任文建會主委邱坤良。
跟老鄭直接拿樂生比,藝文下午茶的氣氛濃厚,當然邱主委也是一個很能說的學者,論述未必會輸給陳其南。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跟老鄭說:樂生我們文建會一肩扛。

邱在後半段談了文建會的任務,尤其面對過度硬體建設被批評,不過它很技巧指出,文建會未來偏向類似修繕,以及軟體導入的工作。比如南方計畫,不過南方計畫我們blog也討論過,讓藝文團體去南部,主委似乎說的還不夠具體,怎麼執行之類的工作。但是南方計畫似乎是文建會今年非常重要的工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期的亞洲週刊封面,也轉到藝術市場上。藝術市場跟藝術不一樣,不過在西方世界吹中國風的同時,中國的藝術崛起,自然獲得大量的注目與被隨而來的經濟效益。
臺灣過去藝廊被詬病的是,部分藝術家紅了之後,就不太專於於創作,反而開始吃香喝辣,於是藝術家平均消耗三年,怎麼繪畫界搞的比日本傑尼私事務所還短。
中國藝術家會不會如此?忙著打交道,忙的趕趴.....?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兩天剛看到一個新聞,高雄某20多層大樓蓋到一半蓋不下去,乾脆廢棄,外型都建設好。裡面成為毒蟲天堂。
蚊子館吵了很久,不過官方也是勇於建設。下面的消息,是否可以繼續給我們一些關於利用廢棄空間的啟示?尤其在官方,產業界的一些因為經濟不景氣,或是好大喜功後所遺留下的拖油瓶。

==============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在藝術展示空間,以及視覺藝術上,其實都相當弱勢﹔最近幾年中國崛起,嚴重打擊業者。
業者與學界都知道,台灣唯有國際化才有出路,不過業界也有自己的問題。

以下的消息,可以參考看看,之前是設計朋友,現在畫廊朋友也要開始串聯了。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個系列的新聞吸引我,倒不是它是一個表演藝術,因為表演藝術太多﹔而是,它是一個香港人+法國劇作,但是以台灣現在的社會為背景,去激諷台灣。
我對於社會與媒體的批判,都太肥大,而且喜歡移植歐美理論,於適用台灣的身體,穿了一個美國SIZE,總是搔不到癢處。剛好,名媛風與狗仔文化,是最近從香港吹來的,透過這個戲去present,而後導演去反思,十分有趣。
尤其他主張的,有什麼社會,才有什麼媒體,我十分贊同﹔今天狗仔賣不出去,保證你看不到八卦﹔最好的例子就是去逆向思考:台灣人不看台灣片,寧可看張藝謀(如英雄),長期下來台灣當然在無利可圖下,極少產生電影。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新聞的這則報導,倒刺激我們去思考,什麼叫作堅守崗位。
當然這是一個透過文化產業者的例子,一則符合本版題旨,一則,也可看到另一批沉默不語的台灣人。

郭台銘實在太吵鬧了,穿金帶銀,奢侈消耗。它也夠狠,吃人不吐骨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