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在報紙上大概就會出現對於盛治仁接任文建會主委的一些民間意見,在4大報上面,聯合相關的消息最多,一共有3篇;中時有1篇;蘋果跟自由都沒有,自由有趣的是,有一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蔡同榮「故宮合成院?」,大致是談前兩天被自由記者挖爆的雍正展。

回顧一下今天在報紙上出現的幾篇民間評論,有幾個特色,第一個,都是文教出身的,這當然符合文建會的屬性;但是,為何沒有經濟、媒體,乃至於領域更遠的朋友投書?如果文化人期待的是「文化立國」,又說文化應該是跨部會的事務,那為何都是文教人在評論文建會主委?尤其像記者,如果更換經濟部長或經建會主委,都會有一些評論,當然,可能過兩天會出。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天早上聽新聞,文建會主委決定由台北市研考會前主委、台北聽奧總執行長盛治仁接任。翻翻其他報紙,有趣的是,在中國時報裡面點到幾點:盛老師是馬英九欽點的人選,而且盛本人婉拒過多次,也認為自己任文建會主委很奇怪,尤其他非並非文化專長出身。

文化主管機關是否一定要文化人出身,這不一定有定論,問題是他能做什麼?不懂是可以學的,有時候反而「自認為專業」,反而是一種災害,因為現代事務分科分門非常精細,所謂專家往往只能是某種觀點、某種領域/亞種的專門,但現代事務需要的更是協調與折衝的能力,「過度專業」如果加上強勢作風,那比不做更差。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現在工商時報週一都會有個文創園區,有趣的是,從06年開始,經濟日報也有文創園區。可以說到現在,中時與聯合集團,各自都以自己的經濟專業媒體,間格大概一週,持續報導文創消息。不過,這一週兩個報紙看來,置入性行銷的味道都有,在經日方面,是「純白棉花 看見繽紛經濟學」,作者是敦峰美學空間藝術總監黃莉翔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S2/5227144.shtml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一些消息傳出來,由於防疫,很多學校已經連上了半個月的課。先撇開防疫是否小題大作的問題,今天這個投書,回去在搜新聞,這才看到體育與美學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

很多人會說歐洲對藝術有多尊重,那把這個例子跟你歐洲的朋友分享,就是法國人、德國人、英國人,問他看看他們是否會因為特殊原因,犧牲掉藝術、體育課。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兩天看到這則消息,感覺很有趣。

別小看文建會了?那文建會在成立以後,除了文資法以外,還有什麼是成功整合的?甚至文資法也整合了10多年,還未必完全成功。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時間:2009/10/30下午3時
地點:洪建全基金會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翻最近的破報,這一篇感覺又是個置入性新聞。會想要PO下,是因為在冗長的置入性新聞最後,略微提到了文化、文化創意。

看來破週報在廣告與收入壓力也很大。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0月快過完了,看到當代藝術新聞的這一篇,覺得有趣。

香港最大的特色就是:除了政治以外,什麼都有可能性,也因為作為殖民地或一個小都市,香港人也早就看破,朝向一個高度商業文化的社會前進,也因此,下文作者說他不滿,但是也提出他們就是一個買辦文化。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在自由專題報導的,就是米勒展與史博館的問題。根據動腦的統計,聯合報去年光辦活動的營收就可能10億元(不是利潤)。

其實對這些帳的問題,那就交由記者、監督者以及館方、聯合報等去解釋,拼湊數字。如果帳目清楚,也就不會有無資料、無說法、人去樓空的問題。細節其實不太是重點。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兩天在聯合上的名人堂看到楊照這一篇,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他指的補習班文化,其實在台灣根本沒有絕斷過,楊指出,這是偷懶、用錢買的心態,因為不願意親自投入孩子的教育,所以轉嫁給補習班老師。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們通常PO的比較是對文創的論述,或者是一些趨勢性的探討。產品介紹都很少;更少談八卦。

今天翻翻中時,看到這個類似八卦的事件。說類似八卦,是因為內容其實還滿嚴肅的。黃主委私下傳了簡訊抱怨,沒想到被立委知道,還上了報紙。讓我想起前陣子馬大姊為弟弟抱不平的事情。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有這個消息,我是滿有興趣的。首先在報導中提出漫畫出版在台灣的數字:超過90%是日本進口的漫畫,其次,韓國也要開始扶持漫畫產業。這其實並不意外,韓國早就在注意ACG這一塊,動漫+數位遊戲產業是他們重點的創意產業推動項目。再來就是電視劇、電影與音樂產業。大概所謂韓流,主力在這裡,反而不是什麼大長今....還在跟你大長今的代表他其實韓流的程度不高。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下文提出的里中滿智子,他驚訝韓國用政府力量推漫畫。我倒真的回到那個老問題:政府對文創到底要做什麼?還是不要做?廈門的黃理事長前一段還在說政府對漫畫腳步慢,後面就在希望漫畫家不要坐以待斃。我們好像一直宿命地都在「政府」這個老問題打轉,也沒轉出過什麼名堂....也沒想出什麼新思維。然後下一步可能就開始羨慕韓國。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工商時報在每週一,都會推出文創特刊;有點過去經濟日報的味道。仔細想來,這個文創特刊,跟過去經日的有何不同?主要是以產品介紹或知名人士訪談,偶爾會訪談政府與附屬的第三部門對文創看法。問來問去,也都那幾個人。也可以看的到,文創在論述上集中在部分人士的手上,記者也不容易開拓路線。

至於談的內容,下面有一篇訪談李副市長的文章,感覺也是滿典型的,過去幾年對文創的看法,並且從中央轉折到地方政府,走創意都市派的觀點,也大概就是這樣。不過,李副市長看起來滔滔不絕,其實層次也相當突兀,包括提出的數據意涵?以及台灣為何就真如下述,台北為何真有如此文化重鎮的威力?仔細思考,甚至有在兩岸穿梭,都不是這麼樂觀的。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中時,老貓陳穎青專欄談了電子書,他用的是「電子書市場熱了?」,我則想問「電子書市場熟了?」

其實先撇開電子書本身,可以注意的是,最近在吵電子書的是誰?一些比較出版導向的出版品有這麼專注、看好未來的電子書市場嗎?反而,是一些趨勢性、財經性的雜誌在討論(這是我翻到的),尤其在認為電子書是未來產業的同時,還可以報股票、股價。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詹副董事長用南柯一夢來形容文創阿?下文也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篇,指出台灣是copy英國經驗,也沒想得很清楚。不過有趣的是,過去幾年文創風潮,不少人在專欄、媒體也混了不少錢與知名度。現在美學品味、慢活樂活不正是在這個風潮裡面起來的嗎?也分不到給國片導演、本土唱片阿?那先前是在熱什麼?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可能論述方向又在轉變了,過去政策+趨勢媒體的聯合運作下,未來會怎麼變?批判聲音不會少,但是會怎麼批判?未來媒改也一系列在派客來談文創阿,這之間會合流嗎?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最近有朋友問我,也算是感想。他指出,談了這麼多、久的文創產業,好像都很空泛,也看不到實際內容。另外包括實際接觸產業界之後,更發現「文創」有何意義這個問題。其實知道文創在官方推動內情的朋友,大概很早就搖頭了;反而由於媒體等的炒作,不少人開始讀文創方面相關的科系(博物館拉、設計拉、藝術行政拉),但似乎產業界好像還沒跟上來,也包括未來還可能成立了文創博士班....

我也思考了這個問題,但先前其實也提出來過:台灣沒有文創產業,我們只有電影業、廣告業、藝術業。而文創只能說是一個複合性名詞,形容的是一群產業結合起來以後的狀況,現在我們對它的觀察與統計,也只能說是後見之明,也因為很難預測(因為他還在發展),所以也容易產生無力現象。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物極必反吧,這是我看到最近天下這則報導的想法。
10年前,西門站開通,到今年12月剛剛好10年。但是,早先的中華路拓寬、交通黑暗期,早就把人潮趕到東區去,也可以說,東區的崛起,漸漸在磁吸,到90年代,西門真的徹底失血。在西門站出來(寶慶路),鄰近總統府附近,以前是百貨街,在重慶南路,以前是公車轉運站,20年以前,那邊人潮絡繹不絕,現在,連週六晚上,那邊人潮早就消失。人去哪了?台北人其實比以前更多--去東區了。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中時有個大幅報導,不少電視節目因置入行銷被罰。有戲劇的,還有新聞性節目。
置入廣告其實不是壞事,這點在先前我們文創園丁電視場次也討論過,其實現在電視製作單位由於籌資不易,加上電視產業結構改變,勢必要置入性行銷;問題只是是否粗糙而已。這點在先前廣告場也提到類似問題。

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25193217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在報上看到,幾個藝術大學都要開始成立文創相關的單位,或者科系、或者成立畫廊。

不過首先奇怪的是,文創在歐洲都還沒有最終定論,也沒有出現比較成熟的學科分野:比如哪一派這麼看文創、那一派那麼看文創。包括文創含括範疇,都還沒有一個最終定論。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看到關於街頭藝人的專題報導,原因在於最近有個嘉年華會。台北市文化局辦的活動可真不少,不過挑選了幾個新聞來看看,市府作的事情時否有完全到位?還是只是半個活動或者證照?還有,中央政府角色?其他地方政府?

街頭藝人只是一個點綴?還是要認真面對的藝術類型?還有,其他諸如視覺藝術家、表演藝術家怎麼面對街頭藝人,甚至結合和協助?都是一連串問題。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