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兩天看到這則消息,感覺很有趣。

別小看文建會了?那文建會在成立以後,除了文資法以外,還有什麼是成功整合的?甚至文資法也整合了10多年,還未必完全成功。

把文建會比做經建會,看來是社論外行。在成立這些幕僚單位的時候,為政者會有他背後對資源投入的思維,經建會可以說是其他單位業務過多後特別成立的組織,受到行政院高度重視。文建會,一個樣版單位,往往要到選舉才能發揮功能時,真的能跟經建會比嗎?

以及,扁政府後期在文建會主委的人士更迭率相當高,但社會也沒啥特別的意見,如果換角度想,經建會更換率也者麼快,保證一定是報紙、政論節目的頭條。各部會不只在人力編制,更包括影響力,可以看出它的威力。

甚至,包括推動文創,表面上是文建會的事情,事實上早先經建會也是參與,甚至考核的。但是,其他國家發展計畫,你有看過文建會去幫忙的嗎?都經建會在考核。

至於中間那些什麼開拓文化發展方向....又在說大話了。台灣沒有人會反對文化發展的(小弟主張反對美學教育,已經夠聳動了)。文化人,真的只能說大話嗎?但是要說實際的事情,大家又會冒出那種經濟學講指標、數字的恐懼;怎麼沒有執兩用中一點的說法嗎?

我們對文化的認識,真的只能這麼風花雪月嗎?不能跟怎麼花錢、花到哪裡、放哪些人、怎麼監督這些事情結合麼?

論述上,台灣真的是不毛地帶嗎?


========
別再小看文建會了
 
【聯合晚報╱社論】 2009.10.30 02:42 pm
   
上次內閣改組時,風聲很多,最後文建會主委沒動,由黃碧端續任。吳內閣上任至今,國事千頭萬緒,有些部會慢慢進入狀況,沒想到立法院一次質詢,竟然導致文建會主委在眾人意外的時刻異動。此一過程讓人感慨。

文建會這個組織,不管在政壇影響力,還是在一般社會印象中,還真是引不起太大的重視。內閣改組,首先著眼於某些「重要」部會的人事異動。如今黃碧端請辭,也不至於形成什麼政治風暴。民進黨執政時提出的組織調整,其中一項重要主張,就是將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但事實上,「文化建設委員會」的定位,與「經濟建設委員會」一樣,之所以是「委員會」,是因為文化建設通常涉及跨部會的眾多事務,需要主導協調合作。文建會「統籌規畫國家文化建設」,此宗旨還明文見於文建會之組織條例。換句話說,文建會應協調各部會一起來從事「文化建設」。

不幸的是,文建會成立以來,這項組織設計精神,很少獲得落實。文建會應運用「委員會議」去進行跨部會協調整合的功能,未充分發揮。歷任文建會主委,也多以指揮文建會那區區編制內人員為主要工作。但老實說,從制定文化政策,到籌畫文化業務,編制內的公務員是不夠用的。更要緊的,文建會不應該只管「業務」,文建會應整合各部會的資源來解決文化界碰到的問題,更要開拓文化發展方向,這才是可大可久的國家文化政策運作啊!

在目前政治氣氛下,政府很多工作的確推動不易,黃碧端主委看來是感慨萬千地離開她的職位。有些外界指責乃非戰之罪,但更重要的背景因素可能在於,歷來文建會主委殊少懷抱像經建會主委那樣的「企圖心」,去從事跨部會整合工作。現在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行政院推動六大新興產業項目之一,院長還親自擔任推動小組的召集人。文化界衷心希望,下一任的文建會主委能以更大的政策願景,超越政府單位壁壘,協調各部會一起來為提升台灣文化環境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