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代對法國文化的反省,很重要。
如果從民族角度看,法國過去作的事情沒錯,盡量保護自己的文化,採限制主義。但是如果從戰法的角度,法國既沒有採美國的明星與票房制度,又沒有積極提出另一套推廣法國文化的方式,又被美國文化入侵,當然下場悽慘。
法國人有三成的人在看美國大眾讀物,包括電影等;相對的英美市場並沒有對等比例。如果在文化產品也在資本主義邏輯內,法國文化凋閉,是遲早的事情。
這對台灣是一個啟示,相對韓國的電影保守主義政策,台灣是全面開放。好萊塢電影,全世界上映最快就是台灣。
台灣市場貌似全盤崩潰,但另一方面,在消費者面,不也最快、最輕易接受世界各地的作品?
則,台灣需要思考的是,在這個文化角力場內,下一步有什麼策略?

==============

中國時報 2007.12.08 
批法國文化已死 《時代》挨轟
蔡筱穎/巴黎報導

     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偏偏又觸及法國最自豪的文化!美國《時代》雜誌歐洲版新一期〈法國文化已死〉的封面標題,在法國輿論界引起了一片撻伐,「沒有深厚歷史文化的美國,其媒體沒有資格宣告法國的文化已死」。

     以默劇大師馬歇馬叟為封面的六頁專題報導強調,世上沒有哪個國家比法國人還看重文化,幾百年來都以傳播本國文化為基本國策。儘管法國政府以補助、配額和減稅呵護文化,媒體大量時段播放文化節目,報紙雜誌也不遺餘力報導。

     但「所有這些在法國文化森林砍下的巨株橡樹,幾乎都沒有在法國以外的世界發出多大聲響」,曾因擁有傑出作家、藝術家、音樂家而舉世稱羨的法國,今天在全球文化市場的影響力卻正在式微。

     法對全球文化影響力 漸式微

     「這是產生過普魯斯特、莫內、沙特的土地,如今卻失去了文化超級大國的地位,它能夠重啟輝煌嗎?」《時代》指出,儘管法國今年有727本新小說出爐,但每年能夠進入美國的不超過12本,而法國國內卻有30%小說譯自英語。

     新浪潮電影曾令法國電影達到巔峰,但楚浮、高達已成過去,雖然法國每年仍出產超過歐洲其他國家約200部的電影,但多為針對國內市場的低預算製作,以致美國電影占據票房的一半。

     文化保護主義 侷限創作視野

     曾是印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各種學說流派發源地的巴黎,其藝術中心的地位已被紐約和倫敦取代。全球曝光率最高的10大藝術家,美、德各4位,法國一個也沒有。

     儘管當今法國不乏蜚聲國際的作曲家和指揮家,但都無法與德布西、拉威爾相提並論。流行音樂方面,儘管去年歌碟和音樂下載的產業總值是17億美元,但除了上世紀的皮雅芙及Johnny Hallyday外,幾乎沒有歌手為其他國家的一般聽眾所熟悉。

     政府預算中只有文化部增加了3.2%的預算,達到110億美元,文化部1萬1200名公務員也積極打造高層次的文化市場,政府作了這麼多努力,為何法國文化總是在國內的雷聲大,在國外的雨點小呢?

     《時代》分析,法國文化衰落的深層原因,是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衰落。尤其文化保護主義限制了法國文化的活力。許多節目是用法語製作,但說法語的人口現只佔全球第12位。補助政策則保護了庸才,限制創作者的視野和熱情。

     法國的國民性格也是一個決定性因素。知識界一向鼓吹抽象化和理論化,當今法國最受尊敬的小說家抽象化和理論化的小說,在國外幾乎毫無銷路。

     最大的挑戰則是法國人輕視商業成功的思維模式,美國人認為如果藝術家成功,就是好藝術家,法國人則認為成功過於商業化,「是很差的品味」。《時代》因此斷言,法國文化在衰落!

     法國人則對「美國報紙提的爛問題及很爛的回答」不以為然,網民抨擊簡單的美國人總以為「戴高樂加沙特加棍子麵包加蘇菲瑪索的胸部就是法國文化」,從他們以娛樂工業的角度來看文化,法國文化當然早就該被埋葬了。法蘭西學術院的院士則指出,「每4到5年,美國總是會來一次反法熱,盡說些老生常談的陳腔濫調」。

     美國人的票房理論 法國不屑

     「以馬歇馬叟之死來代表法國文化的死亡,還真需要勇氣作如此判決」,網民譏諷這位在法國只待了4年的記者一點都不了解法國文化,而且對法國藝術家在世界的活躍孤陋寡聞,「我們也可以拿約翰韋恩當封面來宣告美國文化已死」,一季出版727本小說、支持藝術家及文化多元化的政策,在美國人的票房理論中都不值一文。

     網民強調,如果文化是哈利波特和瑪丹娜,「這不是法國文化的死亡,而是文化本身的死亡」。法國當然可以像英、德一樣接受市場規則,法國也有許多和古人一樣優秀的創作者,只是不願進入全球化的明星或是媒體體制中,何況,反對排行榜並不妨礙法國人享受一本嚴肅的文學和欣賞藝術創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