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對日本有興趣,才發現自己越不瞭解日本,昨天去買了『命名日本』,長期關注日本的我,看到中時這個消息,果然如此認為。
台灣也即將如此,或正在步上這些路,飛特族、整個世代都被拋棄、勝組與敗組、少子化、寬鬆教育....
我們很容易落入一個鬥犬模式,就是槁清楚遊戲規則後,認為自己就是勝組,或自己在勝組邊緣,但是忘記,整個遊戲為何如此設定?可以有其他遊戲方法嗎?
日本格差社會就是這樣,而且可見的是,是大資本家+人力派遣公司成為發牌者,在資本主義裡面,他們這點學美國學的很徹底,台灣也是,台灣雖然最近天下又在出瑞典專題了,但是這些都是遙不可及的,台灣社會安全網非常不充分,但是面對的失業問題等都跟歐洲類似。包括外勞。
日本的集體主義,讓日本人沒有創意,可是亞洲的影視產品,乃至於文化生活,卻是日本最為充足,韓國想模仿,東施效顰,台灣沒這麼集體主義,但是在休閒上太過集中在特殊對象上,是另一種集體主義。
==========
2007.12.06
勝敗兩極「格差社會」惡化
黃菁菁、張慧英/專題報導
日本文化有很強的階級意識,上下涇渭分明,而且流動管道有限。就像火車一樣,有人搭上成功直達車,一生優渥平順。有人只能搭普通慢車,遇上拋錨還得另外找車。有人什麼車都搭不上,但也有本事大的人,自己開車駛向更寬廣的天地。
長期經濟衰退加上全球化衝擊,使日本貧富差距(格差)擴大,中產階級減少。如果用火車比喻的話,就是直達車減少,更多人必須改搭慢車,而慢車拋錨或把人拋出去的頻率也更高了。
努力求勝避當飛特族
岩波書店學術一般書編集部課長馬場公彥表示,十年前出的書還會討論日本有沒有格差問題,現在的書根本不談這個了,只談如何成為勝利一族,如何不落入下流社會。
薪資就可以看出差距。如果男性正式員工的薪水是100,女性正式員工是67.1。男性臨時員工只有52.5,女性臨時工更少到46.3。由於現在正式員工不到7成,年收入3百萬日圓以下的低收入戶於是大增,進一步惡化了勝敗兩極的「格差社會」。
能夠搭上成功直達車的,是世人眼中的「勝組」。通常家世好,從名門幼稚園念到名門大學,之後順利進大企業或成為公務員。升遷按部就班,年薪可拿到6百萬日圓以上,公司還提供保險福利。
第一份工作做不久就轉業,或畢業後沒立即就業,選擇自由兼職打工的人,就像半途下車遊玩,想再上車時才發覺此路不通,只有當時薪的派遣社員、飛特族(Freeter臨時打工人員)。學歷能力不佳、找不到正式工作的人,也只能做派遣或飛特族。
敗組生不逢時難翻身
在日本社會裡,這樣的人形同落入了敗組,很難再翻身。很多人其實是生不逢時,90年代出社會的人,剛好碰上十年經濟冰河期,很難找到正式工作,只能兼職打工派遣湊合著過。33歲的講談社文庫出版部編輯高垣了士畢業自名校神戶大學,他說他的同學很多現在都還在當飛特族。
即使現在景氣好轉,企業也寧可到校園找大學畢業生,也不要雇這些年齡、資歷、能力都不上不下的人。因此,70年代出生、90年代就業的這整個世代,簡直像是被拋棄了一樣,沒辦法回頭分享經濟復甦的好處。
網咖難民只能算圈外
努力的敗組雖能維持生活開銷,但薪資偏低,又沒有獎金、退休金或厚生年金,在高物價下只能勉強糊口。日本雖有勞工最低薪資法,但與英美等先進國家相比是最低的。而且慢車缺乏保障,可能沒坐幾站就被趕下車,難免對未來感到不安。
更等而下之的,是僅能到工地打工領微薄日薪,或作資源回收維生,有的人1個月賺不到五萬日圓(約台幣1萬4千6百元),連最基本的溫飽都不可能。最近除了遊民之外,更出現年輕低收入的「網咖難民」。這些人連勝組敗組都排不上,只能算圈外了。
有心也能打開新通路
不過,也有人不必靠列車前進。新時代為舊體制打開了新的通路,現在的生存競爭也許激烈,但也激發出人的求生本能,讓有心挑戰的人找到更多機會。市值近3千億的樂天集團社長三木谷浩史、軟體銀行的孫正義等人,都是舊體制難以想像的成功範例。
大部分成長於日本文化的人,是必須依附某個團體才能生存的。但這樣的文化正在蛻變,人的生存方式也是。
實施寬鬆教育 學生程度直直落
黃菁菁、張慧英/專題報導
到底是實施「寬鬆教育」培養創造力重要,還是實施「管理教育」培養學力重要?日本現在正徬徨於兩者之間。
日本過去採取重考試的填鴨教育,後來校園暴力事件頻傳,有人認為高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輕鬆自由的學習才能培養創造力。2002年起實施周休二日、減少上課時數內容的寬鬆教育,幾年下來,學生程度直直落,許多人開始為國家的未來憂心不已。漫畫家弘兼憲史就說:「十年來的數學奧林匹亞比賽,日本只有一次進入前10名,連印度都可能在日本之前,怎麼會這樣?」
網路也對學力產生影響,現代年輕人沈浸在網路世界,不喜歡閱讀。岩波書店學術一般書編輯部課長馬場公彥指出,在知識細分的趨勢下,高中、大學不重視人文哲學等學術基礎教育,轉而偏重專業實用的學科。而格差社會的形成,一部分也要歸咎寬鬆教育,有些年輕人出社會後寧可自由打工,但因此落入低薪族。
日本政府現已重新評估寬鬆教育,擬於2009年起開始增加上課時數等教育改革,還考慮實施大學入學考資格檢定,希望讓教育重新上緊發條。
其實,日本教育還有更根本性的問題。因為,無論課程寬鬆或嚴格,都是在一個文化框架裡運作,而日本過度強調服從、共識與階級的文化,會壓抑天馬行空的創意和特立獨行的個人。養出許多兢兢業業的人,卻缺乏獨自披荊斬棘的能力,也難有巨大的創意與視野。以致於從大學、企業到政府,日本的研發表現都和歐美尖端國家有一段差距。
這種文化已經不敷時代所需了,無論是個人面對新時代的生存競爭,還是國家面對新時代的國際競爭,日本都有先天性的弱點。如今已不是能再靠枝節、技術性能力生存的時代,惟有創意、策略與國際化,才能找到活路,但這正是封閉內向的日本至今無法改進的缺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