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時電子報上看到這一則討論漢堡的發展,標題點了「文創」。陡然因為標題感到興趣。
不過看一看,綠色拉、藝術文化拉,大概也綜觀了這些方方面面的東西,其實過去看了很多。
漢堡是綠色都市,也不是新聞:我記得龍應台女士還說過,漢堡市這個港口最大的部會是森林部:不過還是沒有我們前進,我們比較多的是工業區、科技園區。
想談的是,漢堡的確有在發展自己的文化產業,並且市政府的確是有報告,我記得雖然不是很新(好像2005還2006年),但內容頗具參考性。
德國各個邦(Bundesland)大概都有出自己的文化或創意產業報告了,連聯邦政府都有。
臺灣研究德國的人也不少,甚至文化圈赴德的也有一定人數,對其文化產業發展思維,俺從未聽說過,可見在台灣都在搞一些花絮而已。
一個都市或地區,甚至國家,推動其創意產業不會只用一些共通性指標(比如失業率、營業額),反而在產業的挑選上,會依據在地特色,所以柏林、漢堡、慕尼黑的作法跟挑選範圍,都不一樣,這一點很少被國內文創研究者提及這個特色。
還是一句老話,國內對文創研究的水準不夠,對岸呢,雖然土法煉鋼,但總會鍊出一些東西,他們動則上萬上千人,不會都是笨蛋吧?也請各位記著:牛頓當年也是鍊金師,一心想發大財,不過他那些伎倆其中一部份卻讓他當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你不知道的牛頓
http://sa.ylib.com/book/bookshow.asp?FDocNo=57&CL=12
========
名家-文創與都更再造漢堡市
2010-08-05 旺報 【盧信昌】
在德國漢堡市的易北河濱上,正進行著將舊港區土地更新為住商混合的新造鎮計畫。隨著空中運輸能量的增加,與製造業生產鏈的外移轉進,水運的必要性與需求已經下降很多。但是在漢堡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衰敗退讓後的風華不再,而是以嶄新面貌與產業定位,將港區翻修再造為新地標和未來城市。
舊倉棧變身 綠建築林立
聳立在河濱的是二棟以報廢貨櫃所堆疊出的鋼架結構,加以切割、上色的巧手設計下,變身為可以停靠大郵輪的碼頭和入境大廈,也讓漢堡港從貨運吞吐的舊河港,順利轉型為觀光旅遊的第一站。至於周邊尚未開發利用的土地,則分別以砂丘和運動場的方式混搭,揮別昔日滿布倉棧和鐵軌錯落的舊印象,成為以人本和親近自然為主題的未來都市。
新入住的幾幢國際級企業總部,一所以捐贈人為名的高等商業研究大學,和沿著舊運河兩側所蓋出的豪華社區。這些新大樓的共同特色就是不用水泥當建材,而全部以鋼骨結構和落地玻璃帷幕,規畫出兼具有採光、通風和減少梁柱的環保綠建築,輕易將大樓樓板懸空跨越在運河之上,創造出視覺上的驚喜,又增加可用的居住面積。
大樓之間棟距分得很開,更多區塊式專供行人隨性遊走的造景庭園,也是現成的街頭表演舞台,行人和遊客就是知音。而庭園造景是以和航運相關的主題概念,如以輪船外型打造出的花壇,和模擬帆船的操作所設計出的造型藝術鋼管,可讓人腳踩上去擺動身體,來感受迎風張帆的動感和喜悅。
人本和藝文 都更新思維
而最為人稱道的則是一座結合旅館、商展、劇場與音樂廳在內的國際貿易大廈,讓商展等活動所帶出的人潮與住客,可以在同一時間成為藝文活動的潛在消費客源。在世貿大樓內的這座音樂廳,是以360度的環場設計將樂團擺置在正中間,再以弧形圓頂讓樂音自然流射而出,不讓觀眾有拘束感。
漢堡港的海關大樓與倉儲已經變成展場與賣場;部分舊大樓也以裝置藝術的方式,用鋼圈框出輪船煙囪的造型,成為遊客中心。公權力的工作重點不是去誘導或是支持特定的商業活動,只是在都市再造的規畫上提供場地與客源,營造出人本和藝文思維的理念環境,來讓知音同好的需求互動自然發生。
都市不能再以不斷擴充的車流動線為主軸,而是要回歸到市集與輻輳點的功能定位,將人文關懷與環保思維展現在公共硬體的設計上;至於商業活動的內容,樂團性質與演出規畫,則仍然要由專業團體去自負盈虧與接受競爭挑戰。
在漢堡的世貿大樓內,內藏音樂廳與劇場的「富而好禮」,對照起在台灣寶島四處以水泥牆所堆疊出的蚊子館,高下立見。即使是藝文團體,也需要通過市場法則的檢驗;但最起碼在場所建設與選址上,是不能以表象平等與藝文下鄉等理由,放任供需失衡的事實成為曲高和寡的新血淚。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