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時上看到前文建會主委、邱教授的專文,認為文化也出現M化的現象。

其實也就是文建會自己曾經做過的調查或年度統計看,M化早就存在,比如依據收入、尤其是教育程度,參與文化活動的頻率有明顯差異;另外,在地區上面看,台北市的數量也明顯超過其他地區。雖然台中與高雄最近幾年有顯成長,但趨勢仍是明顯。

下面邱教授談到兩種藝術展現的形式:大製作/大投資的文化活動,另一方面是收入困難,甚至靠政府補助都不足以度日的藝術工作者。這個現象,只要跟文化相關的工作者都知道,其實也不需要做什麼調查才知道(或說調查是讓趨勢更為精確認知而已),但現況如此,或者日趨嚴重,只能說,這是一種放任。

前陣子有個姓杜的女士(杜蘭朵)來台,一時間在台中冠蓋雲集,但這其實不是個案,但是一種這10多年來文化新生活的主張:國外的大製作,非常具有吸晴效益。如果,一如邱教授第二段所言,只是「數字管理」的話,其實營業額、參觀人次,是再提升的,但如果沒有更詳細的數字區隔、把受訪對象作層次、族群的區分,那推論就不會仔細,最後連依據數字進行的文化政策,也都跟現實無法貼近。

其實我們也應該要嚴肅面對,究竟台灣要不要發展自己的文化(文創產業都還是其次問題),如果要彰顯自己文化,但現在的結構與方針,並不友善,而且非常辛苦。那反過來看,如果我們就強化代理部門,真的結合官方、民間公關公司/藝術代理機構等力量,把各種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展覽,甚至影視作品,代理出去,搭配更動人的廣告技巧、文案與通路力量,也或許,這也是一種特殊的、台灣自製的文化風格,只是說犧牲掉原創者,或者文化創作者就自給自足,不要再期待政府力量。

那還有第三條路嗎?真是願聞其詳,讓文化/文創未來有一條新的機會。

=========
寶島大劇場-經濟M型化 文化也M型化

2010-04-09 中國時報 【邱坤良】

     近年台灣政府對「文化」的體認,頗具寬闊的視野,能化理念為具體行動,並以籌辦比美奧運、世博規格的活動作為呈現創意與藝文實力的標竿。大型藝文館舍持續興建,著名藝文團體、藝術家挾其國際聲望,創作力源源不絕,每一檔演出都屬豪華版大製作,蔚成藝文風潮。國際著名樂團、歌舞劇團公演是藝術界大事,更是社交界大事。不少熱愛藝文的企業家身兼藝品收藏家,經常「包」場贊助演出,甚至舉辦藝術大獎,蓋起博物館、音樂廳,參與藝文的新聞不下藝術家。

     從另方面觀察,「砸大錢辦文化」似也成為政府重視「文化」的表徵,並逐漸化約為「數字」與「量體」,把文化預算提高至總預算的四%、成立三百億觀光發展基金列為重大政見,出現在新聞媒體的「文化」也多屬巨型、絢麗的藝文活動。尤其文化創意產業成為顯學之際,任何展演活動只要沾得上邊,就有無限做大的「軟實力」。與此同時,上億元豪宅一波一波推出,樣品屋打扮得像藝廊,掛滿藝術品,甚至展出價值連城的名畫,富而好禮的台灣社會彷彿已在政商生活圈與豪宅市場形成。

     政府與社會菁英的藝文眼光愈來愈高遠,經費分配與文化內涵方面卻流於偏頗與形式主義。一場大型展演經費,等同培育藝術人材的藝大年度總預算;有形的硬體建設揭幕之後,政府編列的營運管理與維護經費極其有限。然而,名目不一的文化「特別預算」隨時都在增列中。

     台灣當下的文化生態,已逐漸像社會財富分配所呈現的M型,不僅衣食住行生活文化反映貧富差距,屬於精神層面的藝文展演,亦呈現M型化趨勢:一端從創作、表演者到觀眾皆走高貴、精緻路線,即使傳統藝術、地方民俗也以此為目標。喜歡看展演的人,再遠的路程也不辭辛勞,樂此不疲。著名表演團體演出的入場券動輒一、兩萬,仍然一票難求;另一端則為沒有聲音、隨時有斷炊之虞的小型藝文團體與展演活動,以及失業無業、三餐不繼、沒有閒情接觸藝術,或成天慣性守在電視機前,極少主動參與文化與藝術活動的人。

     目前國內藝文團體的展演能量與號召力參差不齊,循著正常程序,所能獲得的官方補助有限。絕大部分的展演團體演出機會不多,即使能參加政府部門、社會公益團體主辦的「藝術下鄉」,至校園、社區巡演,提供觀眾免費欣賞,也難引起共鳴,觀眾嚮往的還是著名的展演團體。處於今日的文化氛圍,藝文界知道靠死薪水(演出票房)難以維持,必須做好公關,獲得藝術大師加持,感動社會菁英、黨政大老,形成藝文大事件,才有包下政府文化工程、取得企業贊助,爬上M型精緻端高點的機會。

     對今日的台灣而言,奧運、世博主辦國開幕典禮帶來的政治、經濟效益,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從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舉辦大型國際藝文活動,帶動觀光產業,兼能整合藝文資源、落實人材扎根、改善國人生活品質,有其必要性,也代表一種進步。然而,大型活動的規模、內容與經費編列不能因此無限上綱,仍有其檢驗標準與討論空間,例如:活動的附加價值及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點何在?籌辦一次性開幕活動的數億、數十億經費如何估算出來?禮聘大師來台「驚爆」一下,是否需要數千萬、甚至近億元的謝禮?

     文化的本體本來就非一成不變,無法複製,更不是水龍頭,一打開就源源不絕。它雖能衍生大套理論,卻是尋常熟事,及由此歸納出來的經驗。現代台灣的文化走上M型化,民眾觀賞藝文的態度只分「要」與「不要」兩類,有興趣者一擲千金而不吝,沒有興趣或沒有能力者,則在M型的另一端,過著無「藝」生活,或無力發揮藝術熱誠,實為文化之不幸。文化事務的推動必須掌握本質、瞭解生態環境,並具專業、創意與實踐能力,如何讓貧窮端的藝文團體、民眾脫離困境,正是建構健全文化環境的第一步。(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