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在旺報上看到這篇專欄,一開頭就是「文化就是好生意!」、文化創意產業的風潮,感到興趣。

不過中間開始談的就是文化治理、文化全球化等議題,可能跟文創產業話題關係不是很大。當然現在的文化研究、文化政策的談論,也不一定要跟文創交錯。只是,裡面提到幾點,也頗有興趣。

第一個是關於商業化或私有化,這一點其實老實說一直都是文化政策/文創產業的大爭議,而且尚未解決。甚至包括我們應該學習哪些典範?比如重商主義的英美?還是國家主義的歐陸(南韓也類似)?舉一個例子,比如全民健保,在台灣納保將近100%,視為是常態,但美國前陣子才通過的健保法案,連歐巴馬同黨都跑票,為何?美國這樣的社會對「全民」健保,還是頗有疑慮,認為違反他們的美國精神,所以17%人沒有健保(也就是生病只能等死),其實是另一種公平正義的展現。

那台灣屬於哪種社會文化?是頌揚自由與放任精神?還是家父長路線?還是其他?可能要弄清楚這個,才有相關的政策--不管是健康政策或文化政策,可能比較可行。

不過最後談民主制度,小弟看不太懂。因為民主也自有其問題,甚至民主制度只是一種工具,那她的精神不管是新加坡、台灣(這兩個已經被視為是最民主自由的華人社會),搞不好都還不足;那就更遑論對岸,一直對台灣人民每天吵吵鬧鬧感到可笑,還不如他們官老爺打擊貪腐、開發等的效率。對岸說不定對亂烘烘的台式民主,還頗不認同呢。反而上頭說了算、馬路開下去的那種強力與效力,帶來的經濟成長與宏觀調控等,甚至連台灣裡面不少人都心嚮往之。那在全球競爭裡面,誰才是文明?誰才能說服誰?有趣。

==========
華人文化策略的虛與實

2010-04-02 旺報 【孫瑞穗】

     自從馮久玲喊出「文化就是好生意!」響亮口號以來,文化創意產業的風潮如火如荼地在新加坡吹開,並迅速向亞洲地區蔓延。90年代以降的新加坡大概是四小龍國家中最先在政策上將「文化」正式視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元素,這個文化,正是因應中國崛起所帶來的新華人認同及其潛在的全球文化商機而言。

     全球年代中的「華人文化」,跟移民時期的華裔認同是有差別的,它跟血緣比較沒有關係,主要指的是華人的生活方式。包括食物、書法、儒教、建築、服飾、甚至語言。這當然跟中國崛起後所帶動的「華人文化」成為市場中被消費的對象,加上全球華人網絡被重新組織起來了,成為全球文化新的代言主體。

     文化做為重要的治理手段,在新加坡有長久歷史。多了解新加坡華人移民和建國史便知道,早期移民到馬來半島的中國華人多半是小商人,他們與移居地篤信回教的馬來裔勞工曾有過多次的階級與種族衝突,直到因應戰後第三世界民族國家獨立運動號召才另立建國。為了區別馬來西亞,新加坡明白聲稱多元族群共治,多元文化和多族國語所構成的公共領域,一直是這城市國家的特色。

     接合全球華人經濟網絡

     直到90年代,文化才開始從社會分配的治理範疇,轉為接合全球華人網絡的經濟範疇。這個轉換過程並不是毫無爭議的。有兩個重要爭議:一是這個文化治理承襲英國殖民政權以來由上而下的分類和分配系統,當它快速轉化為經濟範疇時,還是那些強勢且懂得經商的華人獲利,對原來就比較沒有文化發言權的弱勢族裔,像印度裔和馬來裔,不但仍分配不均,且有加大落差的疑慮。另一爭議是原有多元文化治理分類牽涉國內社會福利和政治權利的公民權實踐,而快速商業化和消費化了的華人範疇,會讓原本的公領域快速弱化萎縮,公民權被私有化!

     過去主持分配和正義的國家角色,在強調競爭力的新文化經濟體中不見了,這正是文化轉為「好生意」時,引起政治爭議之所在。這也是支持台灣主體性的人,對文化政策主張台灣該全面加入華人經濟時為何反彈的主因。筆者認為與其把全球化新課題放進傳統統獨之爭,不如重新定位國家該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跨領域經濟中,釐清「作為求生存的文化觀」與「作為國家主體性的文化觀」之間的落差,是關鍵的治理挑戰。

     話說回來,「華人」也並不全都是資本家,也有勞工,婦女,同性戀和各種身分的人。與其將之視為同質身分來全盤接受或抵抗,不如將之視為相對於支配世界經濟的「西方」之外的另一新文化身分網絡,也是新身分所建構出來的新世界市場。

     文化全球化之治理陷阱

     文化全球化帶來治理陷阱,難題,也帶來確立文化主體和創新的機會。新加坡的轉型策略,讓我們領悟到台灣文化如要永續發展,她不只要成為好生意,且必須渾身解數地加入全球競爭和說服的行列。就像歌仔戲必須有能力打贏電子花車才會繼續活生生地存在,而如果堅持戰後台灣的民主體制及現代文明是全球華人中最好的公共生活方式,便要有能力進入全球競爭,以文明去說服他人,才能確保永續,改寫歷史。

     (作者為社會文化評論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