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漢館長的投書非常好,一開始就具體的提出文創法問題。後面還完整交代自己的立場,彈無需發,相較於很多關心文化政策、文創產業,卻每天說大話的朋友。這個投書要看。

不過,漢館長先前,是提出一些觀點,比如針對文化部的意見、文化應該與文化創意產業分開。
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16173957
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14590383
但是今天這一篇,應該是針對文創寫的。文化政策,跟文創政策的確要分開,但是文化是否要與創意產業分家?以及,如果不分家,該怎麼結合?很少聽說人們在討論。而,這些關乎現在正在使用的文化預算,以及未來可能通過的文化部(以及更多文化預算)。

回到這一篇投書。漢館長一開始已經提到,文創法在文建會接手之後,並未有太大改變,其實,學學還提過一個版本,不巧去年本BLOG收到這封信,一併轉PO過(專題為文創波濤)。
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22033316

也就是說,最早先的經濟部版,成為後續版本修改的模版。關於後續的批評,我想漢館長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有民間版嗎?我記得很久以前李永萍局長在當立委時期,曾經想擬過民間版文創法(或立院版),但後來我就沒聽說過後續了。而且據說那個版本,是要把文創跟數位法結合的。

OK,如果上面版本你都不滿意,則,我們又該擬一份文創法,並且讓他送進立法院呢?

============

文創法有助文創業?

2009-03-31 中國時報 【■漢寶德】

     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是政府推動進一步經濟發展的重點,大家都認為,文創產業在過去幾年,雷聲大、雨點小,政府花了不少錢,費了不少唾沫,沒有多少成果,問題似乎是因為少了一部發展法。我並不同意這個看法,我認為政府的政策方向與執政的能力才是關鍵。但我也同意如有一部有力的發展法,或許是一大助力。 可是文創法的草案自前政府時代,已由經濟部提出了,只是其內容問題甚多,文化界多所批評,均沒有積極的修改,所以才擱到現在,沒有進展。日前中國時報報導,該法已轉由文建會負責提出。新版本與舊版本沒有多少差別,最大的改變是為文創產業的消費准予免稅,每年可報展演門票費一萬二千元。這個消息又引起文化界不同的反應,不用說財政部的反對了。 坦白說,我把文創法的草案看了幾遍,覺得對文創業的發展並無太大幫助。我認為文建會從經濟部接過來這個任務,是一大契機,應該從零開始,重新思考立法的精神與架構,只是把原有條文略加增刪是不夠的。 經濟部的草案在基本上是把文化創意產業當成一般產業一樣的予以支助,無非是在土地與資金的取得上,給予一定的優惠與利便。這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文創產業不是一般產業,只提供有利的物質條件是不夠的。經濟部並不了解文化事業的生態,對他們面臨的困難一無所知,要幫忙也不知如何幫起。文建會雖然對產業並不熟悉,但自文化的一端著手,參考經濟部的意見,擬訂一部有用的發展法,應該是比較容易的。

     文創事業內容很複雜,其類別很多,性質差異甚大,要幫忙也要分門別類。原草案列了十三項,失之太多,又沒有分類,與後面的條文沒相對關係,有些甚至無關痛癢。所以文創產業的發展法,首先應自分類開始。文建會所提消費抵稅獎勵,只是對傳統的藝術產業有關,電影與出版業則是正統的文化產業,沒有佔到好處,當然提出抗議了。其實以設計為主軸的創意產業部分更只能涼在一邊看熱鬧了。

     文創產業既是文化、創意又是產業。成功的產業涉及到行銷,與經營有關,可知是否發展成功,施力重點是大有差異的。比如正統文化產業是指電影、電視與出版,佔有的產值佔文創業大宗,尤其是影、視,其發展不但要投入大量資金,而且要培養具有商業頭腦的製作者,對全球與亞洲的市場需要從事深入的研究與理解。

     至於新興的創意產業,特別是在與生活美學相關的製造業,則必須以提高國民普遍的審美素養為基礎,進而推動生活素質的提升為前提。但真正的困難在於結合生產者與設計者,勇敢的面對競爭,找到全國及全球的市場。自創品牌在這裡是第一要務。法藍瓷與琉璃工房、琉園都是很好的成功經驗。

     再舉一例。在原十三項中有建築設計在內。建築設計向來是營建業伴侶,是生活的必需品生產鏈一環,因此涉及生活美學。列為創意產業,其意義一方面在提高生活水準,擴大需求,另方面則為培養建築師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政府目前的制度只在壓制本土建築師的創造力,近來還打算削減他們的設計費。除非重新思考一套新的制度,是談不上什麼產業發展的。

     回頭來再看傳統藝術產業。藝術是文化的核心,把它視為產業是近年來的觀點。產業化是否會傷害到藝術的本質,見仁見智,並無定論;但譁眾取寵是產業化成功的要訣,乃不爭的事實。政府制訂政策,立發展法,必須自根本處認真思考。政策與法律不過是手段而已!如果所謂產業化不過是在美術館裏設賣店,販售些紀念品,就不必勞動政府找那些麻煩了。

     (作者為前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