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漢館長投書,相當失望。這位頗具名望的博物館先進,觀看文化政策,文化是這種水準;人家一看本BLOG,還以為小弟好像很沒水準,天天罵人。

漢館長的文化政策觀念相當落後,也相當封閉,這一點上次投書他已經提出文化與創意產業分家,現在,他公開反對文化部,但是他反對的理由,相當無理頭,他說文建會是在搞文化建設的,要把台灣這批野蠻人提昇水準,這是非常蔑視臺灣本地文化的一種觀念、十分菁英,而且失望的是,漢館長也經營過博物館,卻絲毫沒有關於文化產業經營的觀點,他說,文建會現在作的就是文化部的事情,反而荒廢文化建設本身,我的觀點剛好相反耶,文建會就是因為業務屬性,只能限在部分業務,無法如英國等總體整合不同業務,使其版圖無法擴大。
數年前,曾經要規劃文化部,找的就是文建會,但是被批判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文化人只能從文化自己角度去想,無法擴及到諸如觀光等領域,使其他領域朋友不滿意;
漢館長這篇文章剛好凸顯這個矛盾,他倒認為現在對其他領域過於友善,反而忘了他是誰,應該正本清源,迅速宣示領土。

還有,漢館長說現在人們都吵展演場所不夠,沒人討論觀眾水平不夠。觀眾水平夠不夠是有爭議的,不是不看特殊作品,就是水準不夠,而且,是特定人士吵展場不足(比如楊其文),但是像表盟等是主張要提升文化消費市場的大餅,透過文化教育。

===========
中國時報 2008.04.06 
先讓人民對文化有感覺
漢寶德

     大選完畢,大家鬆了一口氣。因為這次大選的主軸是經濟,連最具威力的族群情結都沒有發揮作用,文化當然是邊緣的邊緣了。能對新政府的文化政策有什麼期待呢?恐怕沒有人說得清楚。文化界只要聽說會增加文化經費,可以直接間接的分一杯羹,就很滿意了。

     自文建會成立,究竟政府要在文化上做些甚麼,一直都沒弄清楚。開始時重點放在古蹟保存,後來又辦社區營造,近年來投入文化創意產業,這些工作並非不重要,但都可以由其他的部會負責,因此插手做,做不好也是很自然的。現在為了改文化部,要把觀光併進去。究竟有甚麼偉大的理想要實現?似乎新、舊政府都說不出甚麼大道理來。

     自李登輝總統以來,競選時都要做文化總統,上任後都把文化當政權的點綴,在真刀實槍上卻拿不出手段,頂多拿些小錢堵文化界人士的嘴。這也不能怪他們,在政治的場面上,文化實在不重要,文化界不但沒有選票,而且頭腦也大多不清楚,只覺得文化被忽略,但又說不清楚,究竟希望政府做甚麼?為甚麼政府需要文化部門?除了為文化工作者提供點奶水外,還有甚麼作用?

     政府沒有施政的大目標,只胡亂提供奶水,讓文化工作者忙著爭取,實在是安撫文化界的絕招,可以使他們忘記思考大格局,減少對政府的壓力。政府真正有想法,打算建立制度,他們失掉了搶奪奶頭的樂趣,還悵然若失哩!政治人物要求文化界提供意見,只能說奶水太少。具體的建設呢?花大價錢,多蓋些漂亮的展演場地吧!這是政府最樂於接受的建議,可以創造有形的政績。

     我聽過大家抱怨展演場所太少,卻沒有聽他們抱怨觀眾與聽眾太少。這正是文化政策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的廣大民眾對文化是麻木的,文化似乎是為少數文化工作者存在,因此文化的需要不形成政治的壓力。甚麼是今天文化建設的最最重要的目標呢?真正關心文化的人都知道,要使廣大民眾對文化有感覺,解除人民對文化的麻木狀態。

     文化是教養的總稱,並不只是支持展演活動。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反對把文建會改為文化部,不明白為甚麼。其實很簡單!文建會是在若干年前,政府為了提升國民文化素養,也就是促進精神生活品質而設。這是因覺悟到國民行為太粗野了,太物質化了,才思有所改進,以重建禮樂之邦的美譽。可是這麼多年來,文建會在這個大目標上做得非常有限。

     問題就在文建會沒有設法解除人民對文化的麻木,卻一直想做文化部的工作。文化部的任務是為文化界服務,滿足文化界的需要。只有全國人民對文化有了高度的需求,政府才有滿足文化界需要的任務,大量補貼才有正當性。坦白說,文建會的任務沒有達成,成立文化部是沒有正當性的。併入觀光,只是使文化走向產業,原訂的文化目標就更加模糊了。

     期待於新政府者,是文化施政新目標的建立。我們的社會文化基礎已經準備好了嗎?可以全面推動文化產業化了嗎?以華山文化特區的營運狀況看,在今天的民主社會中,即使是文化界也沒有無端浪費國家有限資源的特權。

     (作者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