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業文化禮讚In Praise of Commercial of Culture
作者:泰勒考恩
譯者:嚴志忠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下午也去了山外,結果發現zen大推薦的那本已經賣光了,公館附近全都賣光。但是問津堂還有本《商業文化禮讚》,於是買來看看。
這本,是一個美國學者泰勒考恩所著,基本上初步瀏覽導論、第一章與最後一章,感覺行文相當鬆散,比較像是在漫談,雖然下標都談到一些長期以來文化研究界所關心的議題,但是論述鬆垮,有很多藝術家名字、歷史派別與形容詞彙,但是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不知道,感覺似乎是一個大觀園而已。或是說,感覺不到把它所提到的任何一個議題,好好談好,都是蜻蜓點水。
還是小弟Brahms6慧根太差?

回到本書,我的感覺,在歐洲與美國觀看商業/文化問題,或是大眾/精英之別,由於地區文化特色,直接影響著它們所產出的理論特色。像布希亞去美國,就相當吃驚寫了本書﹔但是這本考恩,相當美國派,雖然行文也是歐洲藝術史大觀,滿天神佛,但是態度是easy的,而且對藝術變遷是樂觀的,尤其對所謂大眾文化相當樂觀(或他常用的一詞彙:健康),但嚴格說它也交代不清楚。
相較於之間《開機》,我倒真的看不到真正的立場,開機在最後,已經明白交代自己的方法論,但是考恩從頭到尾的漫談,真的看不太懂。
考恩一如他書的標題,是站在商業文化的環境下,去看藝術文化。它不認為傳統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符合實際藝術的需求,這一點它在最後論文化悲觀論,是採一個比較有距離的立場,我在它有限的論述中,想到一個:
像第一代法蘭克福派,對當時新起的電影與爵士樂,大為不滿,於是混雜著早先的悲觀主義,提出文化悲觀論﹔後世,爵士樂甚至已經被其他的音樂形式取代,但是那份悲情卻傳成下去,形成一股莫名其妙的悲情,因為當初阿多諾等人的悲情條件已經不存在,爵士樂等早就被其他音樂取代。
對象已經消失,悲情卻縈繞在人們心中─悲情傳承了下去。
另一個,考恩點出了所謂悲情與差異。現在主張文化墮落或悲觀論者,大多可以看到一條明顯分界,考恩分的界線諸如精英/大眾、父母/孩童。我Brhams6的歸納,前者都企圖透過文化悲觀論,一再掌握對後者的支配,文化支配。
我們在一般的文化批判,常常聽到「文化霸權」,起初是葛蘭西延伸馬克思等人的理論批判極權政府的。後來被後殖民論者廣泛引用,成為相罵本。
「文化霸權」本身如果作為一個概念工具,為何一定只能罵美帝?為何不能掉過矛頭來,針對這些帶領我們認識世界的「精英們」?他們透過批判、建立特殊藝術品的權威感與神聖性,對我們這種一般讀者而言,不也建構了另一套「文化霸權」?

不過最後要一提的是,考恩開頭就明定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等界定。看來他是以此作為行文主軸。但是我自己是覺得,他的論述是混唯一談。像他第一章常提到貝多芬,不錯,貝多芬的確是一個五斗米折腰的樂聖,他的神童前輩莫札特也是,但是,當時貝多芬是被宮廷與貴族贊助的音樂人,並非現在活在市場機制的音樂人,不知道考恩常引用他的例子,在高興什麼。
考恩,放棄了正面面對大眾文化與市場機制,對保存藝術品等其他功能的論述,反而帶著資本主義跳入藝術史大池,真可惜論述不到核心。


博客來介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070178

======
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的真諦

文/zen

書名:創造性破壞—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
作者:泰勒考恩
譯者:王志毅
出版社: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買到這本小書純屬意外,是被書名給吸引。創造性破壞,雄彼得的知名經濟學概念,沒想到翻讀之後,對於全球化和商業文化有另外的體認,原來此書作者也是名著《商業文化禮讚》的作者(這書我還有英文版,不過已經被我堆回老家)。

全書六章,不崇商也不反商,從歷史的角度談所謂藝術,本來就是在城市經濟中,各方交流互動下的產物。作者以此駁斥簡單左派對全球化的批判。這一路論述大抵接合《非零年代》作者的觀點,認為不同人類群體間的互動交流有助於人類進步。基本上我也認為如此。

本書最精采的地方在於作者點出了反商人士們背後的預設-集體心態,是錯誤的。什麼樣的集體心態,就是預設某個歷史階段裡所建購起來的想像的共同體(也就是民族),作者認為,全球化的確會讓每個民族(或廣義說不同人類群體)間的差異縮小(大群體大民族衝擊較小、較慢,小群體衝擊較大、較快,也就是被全球化同化的腳步),而且變的相近似,但作者樂觀並且真誠的相信,這是好的,因為多樣性變多了,而且落實到個人身上,也就是說,全球化剷平了世界,但卻逐漸將選擇的多元自由交給了人。

也就是說,作者基本上認為全球化削弱了各民族文化獨特性在現代社會的權威是好事(當然並不是要拋棄過去傳統,只是當代社會人不可能在凡是以過去文化特性作為處世原則,進入全球化,有另外一套運行於全世界的遊戲規則)。

左派對全球化的批評,有很大一部分我認為作者的反駁頗能吸引我。那就是人類的歷史進成本來就不斷在邁向融合,因此,失去視角的獨特姓對作者來說是必要之惡。這一點學術不能說,但我想提一下,假設將來地球文明夠先進到能與宇宙接軌,而且真的碰到了宇宙中各外星人,試想,在浩瀚的宇宙中,他們哪裡管你是台灣人還是美國人?他們通通把我們當作地球人,甚至太陽系人都有可能(因為太陽系似乎只有地球有生物)。所以,當你把眼光拉到夠長遠來看,全球化所剷平的一些東西,作者認為沒那麼需要在現代社會被堅持並且保留。

這裡當然扯出一個題外話,也就是對所謂歷史/古蹟的保留的評判標準到底為何?我們要保存的是哪個群體的歷史/古蹟?這或許才是所謂古蹟保存背後的運作邏輯。

對作者來說,好萊塢的強根本不是它拍的多,因為好萊塢拍的電影比歐洲香港印度都少,好萊塢的強,有點像大聯盟,是因為他們整套機制完整,先讓有潛力的導演去拍十萬美金的小電影(好像先打小聯盟),然後再慢慢往上練等級,最後才能接拍平均製作費3400萬美金的電影。

好萊塢的電影市場設定是全球化,這就是他的獨特性,為了這個全球大約五千萬的電影市場人口,好萊塢做出取捨,但不代表他們不能拍歐洲那種藝術電影,而使他們精準的在全球市場中看見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

作者最犀利的是點出二十世紀初期,法國電影狂潮其實正向當前好萊塢,而當時美國正好發表出當今歐洲對於好萊塢電影的批判論調。那麼,為何曾經領導潮流的法國電影如今淪為需要補助?這些精采的討論有興趣者可以讀此書。

對於作者所說的個人以及總體多樣性的出現我是沒那麼樂觀,但大體認可。而對於民族特性的被削平,基本上我個人也是贊同的。我以為人類為了維持族群/群體的奇怪的特殊性所發展出來的歧視、偏見、刻板印象等各種的惡,在世界上造成了各種破壞,特別是民族主義種族主義,這些東西如果能夠透過全球化被消除,就算喪失一些文化特性有何關係,利大於弊。全球更平、更像有何關係,只要個人能夠建立個人風格,擁有自己的個人特性,那就夠了。

有人說,認同是一種交出自我以換取在群體的安全感,我認為很有道理。人們想靠著群體獲得認同,甚至躲在群體裡為惡,在全球化剷平文化獨特性的同時,可以把這些人給趕出去,把選擇權丟還給人自己,讓人獨自與世界接軌,即便透過部落,也是興趣導向,不再有一種強迫人非得加入的先賦團體。

不過上述觀點很西方自由平等邏輯,恐怕對於中東或者回教國家,甚至還堅持自己文化特殊性高過一切的群體都很難接受或者難以理解作者的正確意圖吧!

至於台灣,我以為此書頗可一讀,作為發展文化產業時破除大中國/大台灣沙文主義的好利器。是為讀後心得感想。當然此書甚豐富,還是鼓勵大家自己去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