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杜部長不是在唱卡拉ok,是在教訓記者拉!

我Brahms6的觀點,台灣的教育是從根開始壞,不是單一階段破敗而已。過去國民黨時代,問題在於填鴨與奴化軍事教育,現在在於全部拋棄與朝令夕改。
我們除持續關注高教問題,也專心與它扣連的明星高中問題。今年,研究所也開始提前開跑招生,原因在於吸引學生,意味可能:學生人數減少,或更精確說,位置比人多了,未來研究所辣妹招生不遠矣!宅男不用怕了!

台灣的教育,究竟是精英主義?還是讓每個孩子都有受教機會?老實說看到這幾天教育政策朝令夕改,大老們也搞不清楚。精英主義,可以透過去外國獲獎,讀哈佛獲得台灣知名度光耀門楣,平民化,才有選票。
不過還是要注意,在吹起一股奢華風時,官方是否也想附庸風雅一下?
 
台灣在高等教育也一樣矛盾,我們在廣設高中大學後,為了減少學生壓力與齊頭平等,資源分配方式是分給各大學,但是發現台灣根本沒有世界級大學,沒有指標性,於是出現5年500億元,’重點’補助某些國立大學。

教育乃文化與創意的兵工廠,當整體破敗(中小學少子化與流浪教師,大學研究/教學一直沒有良善考核機制與平衡),台灣未來只是諸神的黃昏而已。


==========
沒有明星高中 何來明星大學?
 
【聯合報/王樂堂/教(嘉縣民雄)】 2007.03.03 02:43 am
 
 
行政院日前宣佈將實施十二年國教。這本值得慶幸,雖然晚了很多年。畢竟提高全民的教育水準,政府責無旁貸,也是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進步的原動力。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教育部對於十二年國教所必然會面臨的所謂「明星高中」存廢問題,卻出現三日三變的說法。頭一天說已經擇定三十六所「明星高中職」,可以全國跨區招生。第二天中教司即刻改口說沒有「明星高中職」名單。第三天則完全否定,說沒有「明星」,也沒有「菁英」。教育部對名單擺不平引發的反彈,所顯現的軟弱和缺乏擔當,令人對十二年國教能否安全上路,感到懷疑,也令人不禁要問教育部為何悔談明星高中?

大家別忘了,教育部前年推出的另一項德政,要在五年內把一、兩所大學推向世界百大。那時教育部很聰明,知道要拚世界百大必須撒錢,所以就很大方地撒了五百億,並且挑了十二所「明星大學」作為候選。提高學術水準,增加全民智慧,其理想崇高,目標明確,沒有人會反對,因此很快獲得立法院通過,雖然許多人懷疑它成功的機率。但現在教育部為何變糊塗了呢?難道要擠進世界百大不需要人才?難道人才不需要從小培養?沒有明星高中又何來明星大學?沒有明星大學又何來世界百大?今日的明星高中不就是明日世界百大的搖籃?如此教育部為何又避談明星高中?

雖然大家都知道教育部談的不是希聖希賢的人格教育,也不是禮義廉恥的道德教育,教育部提倡的是你爭我奪的功利教育,但即便是功利教育也要邏輯相通,前後一貫。現在怎會出現「一部兩制」,中教司與高教司各唱各的調?學生不進明星高中又如何進明星大學?不進明星大學又如何進世界百大?

教育部擔心「明星高中職」名單擺不平,會引發學校杯葛、家長反彈,其實問題有那麼嚴重嗎?既然十二所「明星大學」已經選定,就是很好的擋箭牌。教育部只消把十二所名單拿來,清查一下這些大學裡,在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重賞之下,天天在拚SCI、SSCI的教授們,他(她)們高中的出身來自何校,然後依人數的多寡選出三十六個高中職,就是名正言順的「明星高中職」了。畢竟「五年五百億」的頭已經洗了一半,還能停止嗎?只要教育部有信心當初選的十二所「明星大學」是公正客觀的,現在為何又懼談明星高中?

如果教育部真的有學術理想,真的能擇善固執,應該宣布再撥「五年五百億」補助三十六所「明星高中職」,使它們成為「世界百中」,豈不是更能發揚台灣之光嗎?然則教育部為何又棄談明星高中?

=======
怕失明星學生 算啥明星高中!
 
【聯合報/蔡宗仁/高中輔導主任(中縣梧棲)】 2007.03.03 02:43 am
 
現在所謂明星高中,應正名為「有明星學生的高中」。明星高中之所以明星,不是師資、經費、設備、教育理念而成為明星,而是學生是經千挑百選而來的明星,有了這些明星學生才有明星般的升學率。

真正的明星高中應是收進來的學生非明星,卻能改造這些學生考上理想學府的優質學校,教育本質不就在提升學生的能力嗎?現在所謂明星高中怕失去了明星學生後升學率下降而呼天搶地,不就是證明這些學校充其量只是學生明星而已,甚而沒被教育部點到就如喪考妣般。

現在所謂的基測也應正名為「超精細的大聯考」,當初宣佈實施基測時政府官員信誓旦旦說補習班會關門,結果卻是補習班更多,升學壓力更大。真正的基本學力測驗,應是測驗學生有無升高中職的基本能力,並非成為仔細分餾學生的依據。所以真正的基本學力測驗應只有通過、不通過,沒有詳細的分數才對。

十二年國教的起步,不該是廢基測,而是還基測本意,只是升學最低門檻而非精細分數的篩選依據。免試入學會造成某些學生不適合讀高中而硬是送進高中就讀,最終還是浪費教育資源。正確的作法應是以當年高中生容納的總人數為準,基測的結果應只告訴學生有無入高中的資格,取得資格後,得任選一個學校登記就學,所有高中均採公平公開公正抽籤來錄取學生,讓每一高中有平等競爭、發展特色的機會,這套制度如實施了幾年後,家長不會再迷信現在所謂的明星高中而會就近入學,自然而然高中職就社區化了。

此外,如果基測結果是在公布學生是否通過門檻,則各國中不敢再拚上建中、北一女或一中、女中有多少人,而在讓大多數的學生通過升高中的門檻,不也是真正帶好更多的學生?國中的教學不再是培養少數菁英,而是讓大多數同學通過門檻,升學壓力減輕,國中教育才會回歸正常。因此現在政府最該正名的應是「明星高中」及「基測」。


陳啟濃/國中輔導主任(投縣水里)

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教,不少人憂心升學壓力無法減緩,升高中職仍得依成績選學校。問題核心,還是在於明星高中粥少僧多,失望的學生還是多數。筆者反而認為這是倒因為果。

筆者畢業於中部某所明星高中,入學新生訓練,記得教務主任鼓勵的一段話:「你們是中部第一流的國中畢業生,三年後應該都能考上國立的一流大學。可惜每年學校還是有同學上私立,甚至落榜。」主任的這一席話,在三年裡一一應驗,最後在大學聯考驗收。那些夜夜呼朋引伴,嬉戲玩樂的同學,紛紛上私立或是落榜。

高中職能培育國中學測一百多分的學生,進入國立大學,才是真正用心辦學,名副其實的明星高中。入學兩百多分近三百,高中三年畢業後,還有人國立大學上不了,怎可算明星高中?我們豈能天真數那些學校高中學測幾個滿分、幾個上台大醫科,來論斷是明星高中。

況且教育部原規劃的廿四所精英高中多集中在都會區,違背城鄉均衡發展政策。那些非都會區辛苦辦學的高中,如果入學生成績都是一流的,升學表現一定會更亮眼。直言之,要看入學時的起點行為,推估畢業後的學測表現,才是名實相符的明星高中。

【2007/03/03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