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徐董事長今天在經日寫了一份文,同版上,國內知名管理學者司徒賢達,也對高等教育寫下他的管理觀念。
兩篇文章表面上無關,但是從文創產業的人才培育上,兩者還是有關,為節省篇幅,一並po出。

首先談談徐董。這篇徐董是鎖定在未來可能成行的大陸觀光客,從她搭乘高鐵旅遊的觀感看台灣的不足。徐董所體驗到最生活上的現象,其實都存在。不過徐董手下千軍萬馬,似乎對這些現象都束手無策,還是回到了學學一貫提醒我們:要注重生活美學的觀點上。就論述層次,還是稍微薄弱了點,不過徐董又不是學術人,也不必太強求。(同時,我也在網上找到一個學學文創執行長于國華的對談錄,我整理一下po上來,大家不妨比較一下。)

繼續是司徒教授的。面對現有學術考核的問題,有志之士若不裝聾作啞,都會出一套自己的辦法。司徒教授的辦法是:從校友下手,指標是「畢業生平均起薪」。師法美國,尤其師法MBA。這種方法是從產業端去帶動教育,好不好?我認為可以解決短期的諸如失業率,就業數等問題。但,當暨有產業面對新時代挑戰時,如果產業帶動教育,則可能產生應聲而倒的效果。我如此形容,如果是以產業帶動教育,台灣培養一大堆紙本出版或唱片銷售的人才,但是世界已經嘗試踏入數位化時代,則,當產業決定教育方針時,某年突然改制,台灣各式出版就會應聲而倒,因為在教育界缺乏多元嘗試。
過去一直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瘋科技業,各大學只要有機會,一定要培養諸如電機等人才,其實基礎學科仍不被重視。如果哪天科技業大舉外移或大舉進用中國或印度人才(因為便宜而人多),則這麼多的相關科系與畢業生該怎麼辦?而當產業引導教學時,我們還有沒有不同籃子的雞蛋?


===========
徐莉玲新視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契機
 
【經濟日報/作者是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 2007.02.27 02:02 am
 
 
大陸人民來台觀光終於要開放,據聞最快在4月實現。對台灣旅遊、餐飲等行業而言,這無疑是項利多;對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更是難得契機。關鍵在於,台灣是否能夠掌握這個機會,讓大陸觀光客來台所造成的消費潮,發揮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力量。

大陸客到台灣可以看到什麼?買到什麼?學到什麼?這是所有人的課題。台灣有什麼地方比大陸進步?台灣的特色是什麼?什麼又能代表台灣的文化呢?

我以年假中與家人乘坐高鐵往返台中的經驗,探討觀光客眼中的景象。高鐵車站建築美侖美奐,車廂、車站及制服的識別系統都具國際水準,採用了鮮橘色和漸層的藍色,讓人聯想到玉山日出的景色,壯麗的朝陽與層層疊疊的山巒。可惜的是,當我們走入車廂,裝潢及座椅卻採用完全不同的日本色彩,普通艙的湖綠色及商務艙的淺紫色像是在告訴所有乘客,這是日本的高鐵。車行到台中,走出列車迎面看到「日本第一」的大幅空調廠商廣告,頓時覺得到了日本,而不是在台灣旅行。

回程終點站在台北車站下車,走進台鐵洗手間,看到粗糙的金屬材質隔間,地上鋪滿既溼又髒的報紙,洗手台三個水槽竟是不同顏色,看來是其中部分更新時用了不同的產品;牆上粉紅色磁磚也是新舊不同的補釘。我站在洗手間門口驚訝的想,這是台灣嗎?一個擁有進步高鐵的地方,竟能容忍這樣的廁所?同樣位在台北車站內,觀光客對於分屬不同單位管理的台鐵與高鐵,是無法分辨的;觀光客看到台灣文化裡最悲哀的「各自為政、互不整合」,而這是我們要向大陸觀光客傳達的台灣文化嗎?

台灣一直希望發展觀光,前幾年還喊出「觀光客倍增」的政策目標,但台灣似乎從來沒有想過,無論硬體的公共建設或軟體的旅遊內容,到底做了哪些準備?如今,台灣民間期待已久的大陸觀光客即將來台,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些對台灣懷抱好奇與憧憬的客人?觀光業是服務的總合,要靠著點點滴滴的努力、政府與各行各業的齊心合作,才能成功;短線炒作、把觀光客當肥羊,最終受害的絕對還是台灣自己的形象。

正式開放觀光前,已有許多大陸客藉由各種管道來台。大陸觀光客對標榜台灣特色的名產或觀光景點,總是樂於造訪且經常出手大方,但商人哄抬價格或以劣貨冒充高檔的行徑也時有所聞。政府及業者必須出面整合,推出能表現台灣生活型態的文化創意產品、商場及旅館,營造出風靡大陸的「台灣風格」,讓大陸觀光客歡喜甘願地蜂湧而至。

只要對市場敏感的店家,都已經積極在尋找「台灣風格」,為大陸觀光客將帶來的商機鋪路。過去做為世界代工產業大本營的台灣,社會從來不曾關心台灣應有什麼樣的文化風貌及創意商品,更不知如何從貧瘠的生活體驗中,建立台灣式的創意生活提案。

眼前契機是,大陸觀光客的來臨如果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有機會透過市場需求的力量,創造新一波台灣的文化復興。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建立台灣生活風格的文字論述,再透過向全民的推廣與宣導,發展具有台灣特色和價值的商品與服務,讓大陸觀光客帶來的商機,成為台灣產業轉型與繁榮的推手。

【2007/02/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司徒達賢談管理》校友成就 專業學院績效指標
 
【經濟日報/作者是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系教授】 2007.02.27 02:02 am
 
美國名校MBA的排名,最重要的指標是「畢業生平均起薪」,或起薪與入學前薪資水準的比較。其他如「教師學術論文篇數」、「圖書館典藏」、「師生比」、「教師學位分佈」這些在我們大學評鑑中十分偏好的指標,則多只是聊備一格而已。因為做為專業學院,如果畢業生就業情況不佳,或在職場上無所發揮,則這些「投入」面的因素表現再好也沒有用。

這些名校不僅以畢業生起薪為具體的績效指標,互相比較,並將之與教師及有關人員的升遷、獎酬、聘用等密切結合,務使全院上下全心為此一指標而努力。

只要是有助於學生就業或職場上的表現,就全力去做,因此,也成了資源分配與行動方向上最核心的指導原則。

在此明確的辦學目標與指導原則下,不論是課程安排、教學方法或教材選用,一律以「對學生就業有無助益」做為終極的衡量標準;對學生行為與態度的養成,也充分考慮業界未來的需求;教師的學術研究,也必須與學生就業後所需的知識有關;對畢業校友的事業發展,更是投入大量人力及資源予以關切。

除此之外,為了提升畢業生的平均起薪,以及「就學前後薪資水準的進步程度」,學校當局在錄取學生時就不得不審慎考量每位申請者的潛力,以配合未來業界在挑選人才時的需要;在就業輔導乃至於暑期實習輔導方面,也會盡心盡力,甚至在學生的「包裝」與「促銷」上力求完美。在延聘教師時,重點則在於其所能教授的內容,是否對就業以及畢業生未來發展有幫助。在課程規劃上,不能對學生就業能力有所助益的課程,即逐漸淘汰;同時亦配合未來科技及產業的發展趨勢,不斷研發及推出新的課程。

為了提升平均起薪,各校也會自動控制招生人數,以確保教學的規模經濟與教學品質、學生素質的均衡。

易言之,在此一簡單明瞭的績效指標下,學校的存在就是為了提升每位學生的附加價值,使學生在兩年的MBA教育中,培養出能為企業(及其他提供就業機會的機構)做出具體貢獻的知識基礎、能力與態度。

當大部分學校都朝此方向努力時,學生畢業後「學非所用」的情況必然減少;求才若渴的企業界,也不會大嘆人才難求;因為學用相符,畢業生的待遇也可以大幅提高。由於附加價值明顯,薪資水準大幅改善的機率極高,有三、四年工作經驗的年輕人才願意放棄工作,全時投入MBA的學習。也因為如此,這些名校MBA的學費即使十分高昂,大家仍覺得物超所值,趨之若鶩,更不會期許政府出面要求學校降低學費水準。

大學存在的最重要目的,本來即是培養國家建設的人才。然而,除了培養國家建設人才之外,我們的大學還被賦予一些其他的使命,例如:基礎學術的研究發表、人文素養與胸襟見識的養成、提升台灣的國際知名度、照顧低收入家庭之子女等。由於目標太多、互相牽制,反而使大學最基本的「培養國家建設人才」的使命趨於模糊。相對而言,「專業學院」的任務並未如此複雜,因此,應該明確地界定其「就業導向」的目標,並結合各種制度予以落實。也唯有如此,目前日益嚴重的「學用不符」的情況,才能大幅改善。

【2007/02/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industry 的頭像
    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