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自由,在其他報紙都沒看到,才知道兩廳院最近因為徵求總監後所產生可探討的消息。
陳郁秀說,他們徵求的是執行長,包括他對兩廳院未來總體治理的規劃,其實字裡行間已經很明顯。表面上說是董事會制,事實上就是拔除總監的地位,若董事長可掌握董事會,總監『執行長』化,甚至只是幕僚長,大致就會成為總統制。
我特別注意行政法人問題,因為上次MARK討論。
兩廳院還沒設置行政法人吧?從下文推敲出來。所以他們要行政法人化,且他們推行政法人的目的是:『節省人力上的溝通成本,強化管理室功能,希望可以讓行政效能提升。』
但是行政法人不受議會監督,這點倒沒有提出,則,總監『幕僚化』,又不受外界民意單位監督,但是政府又要撥款,那真是佔盡天下好處。誰來監督這個法人呢?如果真的變成如此的話。
我們想問董事長,為何總是代理國外大團在兩廳院展演,為何不免費開放給國內團體一定時間比例展演呢?如果體制未來規劃如此,董事長(不管是不是陳郁秀),他會鳥你嗎?這是民主國家的精神嗎?
=====
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 尋找藝術總監
自由時報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兩廳院藝術總監楊其文請辭獲准,目前暫代兩廳院藝術總監的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表示,她積極尋覓藝術總監人選,目前有一些人選,至於是以「藝術總監」的標準還是「執行長」的標準,陳郁秀則是含糊帶過。
兩廳院新任董事會上任即將滿一年,這一年當中,兩廳院「人治」化相當明顯,外界對於兩廳院的種種猜測,陳郁秀說,她已經在前天的董事會上提出兩廳院行政法人設置條例修正案,並開放董事討論,意見熱烈。陳郁秀認為,行政法人的精神應該是合議制,而不是首長制,換句話說,應該是董事會制,而不是藝術總監制。陳郁秀表示,現在的兩廳院行政法人是什麼制「沒有那麼明顯」,為了讓兩廳院運作更順暢,她會在任內提出修法,預計在6月提出。
陳郁秀說,兩廳院以行政法人的形式運作,當然是正確的,因為這樣才可能做到人事鬆綁,脫離公務運作,才可能去談兩到三年之後的節目。不過今年的節目只確認了百分之八十,換句話說,兩成節目並未確認。兩廳院組織大規模重整後,究竟有沒有成效,陳郁秀表示,才剛實施,看不出成效,不過她堅持這樣可以節省人力上的溝通成本,強化管理室功能,希望可以讓行政效能提升。
兩廳院今年上半年將推出「台灣百合藝術系列」,黃春明的兒童劇是第一檔,之後下半年將推出新創歌劇《福爾摩沙信簡─馬偕行腳》,由導演漢伯斯(Luksa Hemleb)執導,作曲家金希文創作,該劇將是台灣第一齣以台語跟英語雙語推出的歌劇。至於國家交響樂團,陳郁秀表示今年沒有音樂總監,她將不會展開評鑑。
對於前任藝術總監也是北社成員的楊其文在媒體民意論壇發表的意見,陳郁秀表示,她不會跟楊其文打筆仗,「因為他寫的都是錯的。」陳郁秀說,一切事情都要按照程序來,要開發兩廳院大小森林,目前計畫已經進入評估報告階段,只要評估報告通過,就可執行,並沒有如楊其文講的「夭折」,陳郁秀說她只能做好自己該做的,請外界信任她。